艾滋病知识培训对基层医务人员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0-07-12

               作者:孙静, 袁艇, 谭晓东, 胡晓云, 桂希恩, 卢祖洵

【关键词】  艾滋病;,,基层医务人员;,,知识;,,态度;,,培训

   【摘要】  目的  评估艾滋病知识培训对基层医务人员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方法  对接受培训的57名基层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前后测试和调查其对艾滋病的态度。结果  经过培训,医务人员的平均测试成绩比培训前提高476%,艾滋病职业暴露的正确回答率提高幅度,最大为172%,医务人员对艾滋病观点的正确应答率也显著提高。结论  基层医务人员需要强化艾滋病职业暴露知识和树立正确的艾滋病防治观,建议合理设置课程和采用以传播知识和改变态度为主旨的新型培训模式。

    【关键词】  艾滋病;  基层医务人员;  知识;  态度;  培训

      The Influence Analysis of Training to HIV/AIDS Knowledge, Attitude and Practice of Elementary Health Care Workers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training to HIV/AIDS knowledge, attitude and practice of elementary health care workers. Methods  57 elementary health care workers were trained and accepted pre and post test and answered a questionnaire named “How do you feel about HIV/AIDS?” Results  After training, the average score of test increased 2193, which is 476% higher than pre test. Item of HIV occupational post exposure prophylaxis had the largest increasing extent of 172%. Correct rate of “How do you feel about HIV/AIDS? ” also increased after training.  Conclusion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knowledge on HIV occupational and build a correct  HIV/AID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viewpoint. Design trainings with suitable content and multiple training methods will not only increase the knowledge and contribute to formation of reasonable attitude and behavior.

    【Key words】  HIV/AIDS;  Elementary health care workers; Knowledge; Attitude; Training

     湖北省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主要分布在,由基层医务人员为其提供诊治。因此,基层医务人员的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将直接影响到他们提供服务的质量和有关政策的落实[1]。以往的大多数培训流于形式和忽视培训效果的评估,因此难以客观评价培训的真实效果。本研究以评估培训对基层医务人员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的效果为主要研究目的,并探索崭新的培训模式。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培训班的57名医务人员主要来自湖北省的浠水、蕲春、大冶和周边艾滋病高发区的地级市和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乡镇定点,均为基层艾滋病防治业务骨干。

    12  方法

  根据培训前对基层医务人员需要了解的知识设置课程内容,自行设计测试问卷。测试问卷经过省、县两级专家共同拟定、审阅、修改后确定(共14题,满分为100分)。用此测试问卷于培训前后分别进行实名测试,共有57份完整答卷。此外医务人员对“你如何看待艾滋病”等观点的态度和行为通过匿名的方式调查。

    调查所得数据录入机,利用EPI DATA 21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115软件中进行数据分析。用t检验、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分析医务人员在培训前后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态度和行为的改变。

  2  结果    

    21  社会人口学特征 

    男性为40人,占7020% ;女性为17人,2980%。平均年龄365±75岁。以中专和大专学历为主,各占4386%和3333%,高中占1053%,大学占1228%。初级职称22人占3960% ,中级职称20人占3509%,高级职称15人占2632% 。14人为疾病预防医师,36人为临床医师,其余为护士,占1228%。

    22  培训前后艾滋病知识回答正确率的比较

     培训前,测试题目的平均正确回答率为678%,对艾滋病的定义、传播途径、关怀措施和控制手段的正确回答率均在900%以上,而儿童艾滋病的诊断、艾滋病的职业暴露、机会性感染的特性的正确回答率不及400%。培训后,平均正确回答率为897%,比培训前上升了476%,其中职业暴露正确回答率上升幅度最大,为1722%。14个题目中,12个题目的正确回答率超过800%。

    23  培训前、后测试成绩的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培训前,平均测试成绩为678分,最低14分,最高93分,按60分及格,及格率为737%。培训后,医务人员的平均测试成绩为897分,最低64分,最高100分,及格率为100%。除不同职称医务人员的测试成绩无统计学差异外,性别、学历、工作单位级别和职业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前后测试成绩均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女性高于男性;学历越高,得分越高;县级高于地级市和乡镇;护士高于预防医师和临床医师。

    24  培训前后测试成绩改善情况的比较

  57名医务人员中,除1人测试成绩的差值为负数外,其余均为正数,差值的波动范围为-7~65分,平均为219分。除高中学历者外,其余亚组内测试成绩的差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但测试成绩的改善情况在不同性别、学历、工作单位级别、职业和职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培训前后医务人员测试成绩改善情况的比较

  25  培训前后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的态度和行为的变化

  结果显示,培训后,认为“所有艾滋病人群应该得到政府资助的免费医疗服务和药物”的医务人员增加了2564%,愿意与HIV感染者共同进餐的医务人员上升了2045%;反对“艾滋病是不道德行为的惩罚”、“所有孕妇都应该强制接受艾滋病检测”和“医务人员有权利不接纳艾滋病感染者入院”的医务人员分别上升了3939%,10526%和1042%。

  3  讨论

  通过分析培训测试成绩和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的态度,得到以下结论。

   (1) 湖北省基层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知识点的正确回答率均提高,培训达到预期目标。建议合理安排培训课程,以满足不同层次医务人员的需求。

  培训前平均测试成绩为678,及格率为737%,培训后,平均测试成绩为897分,比培训前上升了476%,及格率为100%,提示本次培训达到了传授艾滋病基本知识的目的。此外,儿童艾滋病的诊断、艾滋病的职业暴露、机会性感染等薄弱知识点也得到了强化,培训后这些知识点的正确回答率均大幅度上升。所有医务人员的培训前后测试成绩的差值均显著提高。但培训前后测试成绩的差值在不同性别、学历、工作单位的级别、职业和职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一方面说明培训课程内容的设置比较合理,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类别基层医务人员的需求;但另一方面,也说明较高层次的医务人员并没有从此次培训中学习到更深入和复杂的内容。因此合理安排课程的内容,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医务人员的需求是吸引所有医务人员积极参与、提高培训效果的必要条件。

    (2) 测试成绩的影响因素分析。

    结果显示:培训前后测试成绩女性均高于男性;学历越高者,得分越高;县级医务人员得分高于地级市和乡镇,提示在培训中,需要更多关注男性、低学历者、临床医师、地级市和乡镇的医务人员。

    (3) 强化艾滋病职业暴露知识和正确的艾滋病防治观,并推广以传播知识、改变态度和行为为主旨的新型培训模式。

    基层医务人员是否掌握和在实践中应用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直接关系到HIV的医源性传播和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的态度和行为。结果显示,经过培训,艾滋病职业暴露知识的正确回答率从最低的316%上升到860%。与此同时,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的态度和行为均大幅度改观。有研究显示,艾滋病预防并非简单的“知信行”模式,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形成理想的态度和行为[2]。建议新型艾滋病培训模式不仅应以传播知识为主旨,同时需要引导学员树立正确的艾滋病防治观,变被动为主动学习,积极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

    建议合理安排培训课程,除普及艾滋病知识外,还应穿插多种形式的针对艾滋病认知态度和行为的活动,帮助医务人员树立正确的认识和理性的态度和行为,通过医务人员的带动,使全社会形成正确、一致的艾滋病防治观、行为观。

  

    [1]任正洪,牛彦锋 北京部分医务人员的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KAP)[J].健康,1998,10:1215.

    [2]石健,袁曼虹,陈世海,等. 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行为的相关性研究[J].广西预防医学,2005,11:7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