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盘镜技术改良法治疗特殊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配合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黄峰 汪晓玲 周晓兰 时间:2010-07-12

【摘要】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技术(Microendoscopic Disectomy MED)改良方法特殊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配合,以优化手术过程,提高手术效率。方法由于原设备对中央型突出、合并钙化或骨赘增生等处理困难或无法处理,研制了系列特殊辅助器械并对该技术进行了相应的改良和优化。针对这些变化,也对MED的手术配合方法进行了相应的改进和优化。结果共606例患者,其中中央型突出121例,合并钙化或骨赘增生485例。全部病例的手术配合顺利,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未发生椎间隙感染,手术时间30~60 min,平均45 min。结论针对椎间盘镜技术改良方法采取相应的手术配合,能顺利地配合医生完成手术过程,有效地提高手术效率,对进一步优化和推广MED技术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椎间盘镜; 改良方法; 手术配合

  MED技术融合了开放手术的原理和显微内窥镜的微创技术,是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理想的手术方式,但由于原设备主要是针对单纯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设计的,对中央型突出、合并钙化或骨赘增生等特殊病例处理困难或根本无法处理,使该技术的临床应用受到限制。基于以上问题,我院研制了L型打入器、弧形纤维环刀等系列特殊辅助器械及相应的改良方法[1]。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我们也对MED术的手术配合方法进行了相应的改进和优化,并自2001?03~2007?03治疗中央型突出的患者121例、合并钙化或骨赘增生的患者485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606例中,男327例,女279例。年龄21~76岁,平均43.5岁。病程1个月~30年,平均3年2个月。中央型突出121例,合并钙化或骨赘增生485例。突出间隙:L3-4间隙55例,L4-5间隙239例,L5-S1间隙302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腰、腿痛或麻木症状。所有患者术前均作CT或磁共振扫描及腰椎正侧位片。

  1.2  方法

  1.2.1  术前准备术前访视病人,了解病情并进行心理干预以消除病人的紧张、恐惧心理,使病人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
   
  设备器械准备:术前一天进行器械的灭菌,除镜头、电缆、光纤采用熏蒸灭菌外,其它器械(包括自制器械)均可采用高温高压灭菌。手术当日检查椎间盘镜系统及C臂X线机的运行情况。

  1.2.2  手术方法及术中配合
   
  巡回护士配合:协助麻醉师进行麻醉,建立静脉通道。协助摆放手术体位,患者取俯卧位,用两块条形海绵垫使腹部悬空,以减少对呼吸的干扰及术中出血,调节多功能手术床,使腰椎呈“凸”型,以增加椎板间隙的宽度,便于手术操作。消毒、铺巾后用导引针穿刺定位,并用C臂X线机透视确认。协助安装自由臂固定架、连接电缆、光纤等。
   
  器械护士配合:当术者沿导引针切开皮肤及腰背筋膜后,依次传递扩张管及工作通道。未进椎管前用弯电凝止血,准备进椎管时及时更换直电凝及带钩吸引管。分离、咬除黄韧带及部分椎板,显露硬膜脊膜及神经根,暴露突出物,若遇有粘连可用自制的钩刀状粘连分离器套钩粘连组织并切断,打开纤维环,用髓核钳取出髓核,用自制的弧型纤维环刀处理突出的纤维环或钙化组织,若伴有椎体后缘骨赘增生,则用自制的L型打入器(头部底面经防滑处理)打平,对中央型突出可用L型打入器(头部底面光滑)在后纵韧带前间隙处理,对突出物或钙化组织可直接打平或先打入椎间隙再用髓核钳取出。探查、清理神经根通道,冲洗,止血,用自备长针在椎间隙注入庆大霉素8万单位,用可吸收丝线缝闭切口。

  2  结果
   
  本组共606例患者,其中中央型突出121例,合并钙化或骨赘增生485例。全部病例的手术配合顺利,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未发生椎间隙感染,手术时间30~60 min,平均45 min,术中失血量5~120 ml,平均30 ml。疗效评价根据MacNab标准[2]:无痛,活动自如,为优;偶背或腿痛,不影响其正常工作和生活,为良;间断性疼痛功能障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但功能得到改善,为可;疼痛无减轻,功能无明显改善或未改善,需再次手术,为差。依上标准,本组病例优良596例,可6例,差4例。

  3  讨论

  3.1  中央型突出对有单侧根性症状的患者一般采用单入路的方法,在处理突出物时除了使用弧型纤维环刀外还要用头部底面光滑L型打入器处理对侧突出物,传递时要注意打入器的头部底面特征,在传递纤维环刀的同时也要准备好锤子,因为在切割时全部是采用行程短的撞击力,以提高安全性。对有双侧根性症状的患者则采用双入路的方法[3],处理时以维环刀为主。

  3.2  合并钙化或骨赘增生对钙化组织主要用弧型纤维环刀沿边缘处理,切割完后马上传递带齿髓核钳取出。改良方法摒弃了用骨刀啄除(损伤大、易出血)来处理骨赘增生的方法,而采用L型打入器(头部底面经防滑处理)将增生骨赘打平的方法,又快又不出血,简单实用。

  3.3  术中止血MED术的主要难点是椎管内止血,器械护士要随时保持电凝镊头部的清洁,及时清除焦化物,以免烧灼时粘连牵扯引起新的出血。一旦发生椎管内出血,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密切配合止血操作,并及时准备好明胶海绵及填塞器械,吸好冲洗盐水以保持视野清晰。

  3.4  技术要求MED术的技术要求较高,参加手术的巡回、器械护士都必需经过专门的培训,熟悉该技术的相关知识、术者的习惯及自制器械特点和使用方法[4,5]。术后处理器械时应将纤维环刀的头部用胶管套好,以保持刃口的锐利度。
   
  椎间盘镜技术的改良方法较好地解决了中央型突出、合并钙化或骨赘增生等特殊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难题,而针对该方法采取相应的手术配合,能顺利地配合医生完成手术过程,进一步优化了MED术的可操作性,有效地提高了手术效率,扩展了应用范围,进一步提高了其综合效能。

【】
    [1] 廖中东,杨子坤,万 里.MED术中应用自制器械处理后纵韧带钙化及骨赘増生[J].微创外科杂志,2005,5 (5):369.

  [2] Sung WR,Daniel H,Alderto L ,et,al Endoscopic Foraminotomy using MED system in cadaveric specimens. Spine,2000,25:26.

  [3] 廖中东,王 兵,杨子坤.椎间盘镜改良法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J].中国内镜杂志,2004,10(12):73.

  [4] 孙 红.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配合[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3):234.

  [5] 李福宜,胡 平,郭力克.经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手术配合[J].护报,2004,1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