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体会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孟庆杰 时间:2010-07-12

【关键词】  黄疸/中医药疗法;辨证分型;黄疸型肝炎/中医药疗法


    黄疸的发生,多因湿邪为患,医家很多将其归于肝胆病变,认为是肝失疏泄、胆汁外溢所致。《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曰:“寸口脉浮而缓,浮则为风,缓则为痹。痹非中风,四肢苦烦,脾色为黄,疲热以行。”将“脾”与“黄疸”明确地联系在一起[1]。

    1  病案举例

    患者,女,42岁,因厌食无力1周伴皮肤黄染伴发热3 d,于2004年6月8日就诊,患者先就诊西医内科门诊,经肝功化验,结果显示急性黄疸性肝炎,转入我科,患者除上述症状外,另有口粘口苦,不欲饮,时有右胁部隐痛不适,恶心欲呕,小便黄,大便正常,舌质红苔白腻,脉滑数。中医诊断为黄疸(湿热并重),方用茵陈蒿汤合四苓散加味,方药:茵陈30 g,大黄5 g,栀子10 g,牡丹皮10 g,泽泻10 g,茯苓15 g,猪苓10 g,柴胡15 g,枳壳10 g,白芍15 g,鸡内金30 g,五味子10 g,白花蛇舌草15 g,虎杖15 g,金钱草30 g,竹茹10 g,大枣4枚,甘草6 g。上药水煎2次混匀后分早、中、晚3次温服,1 d 1剂,服药3 d后,巩膜,皮肤黄染明显好转,症状也有减轻,原方减白花蛇舌草、虎杖,加党参30 g,茯苓10 g,继服3剂后,黄染及症状消失,抽血化验肝功能正常,患者疾病痊愈,满意而归。

    2  体会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证属急黄范畴,湿热内蕴为其病理基础,瘀热互结是黄疸发生的重要病理因素。名老中医关幼波认为,有黄是湿热入于血,瘀阻血脉,蕴毒生痰,熏蒸肌肤而发黄疸[2]。茵陈蒿汤为专治湿热蕴结肝、脾之方,茵陈为清热利湿退黄之要药,故量大,栀子、大黄清热泻下,牡丹皮、泽泻凉血清利小便,使湿热从大小便而去,湿热久蕴,气机不畅,易致气血凝滞,而大黄、丹皮均有活血化瘀之功,鸡内金、五味子为降低转氨酶的要药,白花蛇舌草、虎杖、金钱草为清热解毒利湿之品,诸药配合使用,可加强茵陈蒿汤清热利湿退黄之功,竹茹为清热除烦止呕之药,苦寒之品,久服必伤脾胃,故2诊时,减少了清热利湿之品,而加用了顾护脾胃的党参和茯苓,这样攻补兼施,相得益彰,故能收到满意效果。

    同时,中医又将急性黄疸型肝炎分为热重于湿、湿重于热和湿热并重3个亚型。

    2.1  热重于湿  主要症状是眼睛与身体皮肤颜色如橘皮色,大便秘结,口干口苦,发热,肋腹胀满,苔黄腻,舌质红,脉滑数。以清热利湿,佐以通下为原则。常用茵陈蒿汤加减治疗,主要有茵陈30 g,栀子10 g,大黄6 g。加减:热盛头昏者加黄连、黄芩、黄柏各10 g;发热重者加生石膏30 g,板蓝根20 g,金银花15 g;食欲不振者加焦三仙30 g,鸡内金6 g,枳实6 g;恶心呕吐严重者加竹茹6 g,半夏10 g,陈皮10 g;肝区痛者加郁金10 g,丹参15 g,香附6 g等。

    2.2  湿重于热  其症状表现为皮肤、眼睛黄染,但不如热重于湿的黄色鲜明,腹胀便溏,口淡不渴,苔白腻或微黄,舌质正常,脉沉缓或滑。治疗以淡渗利湿,佐以健脾为原则。常用茵陈五苓散加鸡内金、金钱草、郁金、海金沙,其中主要有茵陈30 g,白术10 g,泽泻12 g,茯苓15 g,猪苓12 g,桂枝3 g,鸡内金6 g,郁金6 g,金钱草30 g,海金沙10 g。

    2.3  湿热并重  主要表现除有黄疸外,可有发热,口喝但渴水不多,口苦口粘,尿色黄赤,大便时干时稀,舌质红,苔白腻,脉滑数。趺阳脉紧而数,数则为热,热则消谷,紧则为寒,食则为满。风寒相搏,食谷则眩,谷气不消,胃中苦浊,浊气下流,小便不通,阴被其寒,热流膀胱,身体尽黄[3]。治疗以清热利湿为原则。常用茵陈蒿汤合四苓散加减治疗,主要有茵陈30 g,栀子10 g,大黄6 g,白术10 g,泽泻12 g,茯苓15 g,猪苓10 g。  另外,患者除服药治疗外,饮食宜新鲜清淡,不宜过食肥腻甘甜,壅脾生湿之品,忌饮酒和辛辣刺激食物,注意休息,不能劳累,并保持乐观情绪,才能有利于病体的恢复。

【】
  [1]严红梅.健脾利湿法治疗黄疸25例[J].吉林中医药,2007,27(1):59.

[2]周鹤勤.茵陈赤丹汤治疗病毒性肝炎重度黄疸80例[J].吉林中医药,2005,25(5):25.

[3]王 翔.黛矾胶囊治疗黄疸20例临床观察[J].吉林中医药,2005,25(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