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伤寒论》方证看心理失调的中医学诊治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曹峰祥 时间:2010-07-12

【关键词】  中医心; 《伤寒论》

  医学意义上的心理学范畴,在中医药理论体系中是一个重要的认知领域,在《黄帝内经》之中包含了大量的相关理论,无论是从“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对于人体心理状态重要性的阐发,到人体“心、肝、脾、肺、肾”五脏相关“喜、怒、思、悲、恐”的脏属关系,还是从五行生克理论关于不同情志因素间的与调护,到内涵庞大而丰富的“阴阳二十五人”理论对于“心—身”间关系的精辟阐发等等内容,无不反映了古先民对于“心理状态”与人体健康之间纷繁复杂关系的深刻理解与把握。《黄帝内经》对于心身间关系密切性的认识,也从理论基础上充分奠定了人体心理状态在后世中医药学进程中的价值定位,后世医家及相关医学理论中,均不同程度的把心理状态作为分析病因病机,提高辨证论治水平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从而极大地丰富与完善了《内经》理论体系对于“心—身”关系的认知层次。
   
  东汉·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对“心—身”间的密切关系给予了相当的重视,其中不少条文,蕴含了大量关于“心—身”双调内容的辨证论治信息。值得注意的是,《伤寒论》六经辨治体系中所内涵的对于“阴阳”间胜复消长、交济互根关系与“心—身”疾病间相关性的阐发,更为我们提供了一套极具实用价值的临床心理状态调治法则。
   
  笔者认为,对《伤寒论》条文中有关“心理状态”调治的学习与研究,可以从包括“从阴”、“从阳”、“从阴阳”的“三从”原则的角度来把握。

  1  “从阴原则”与心理状态调治
   
  中医学对于“阴阳”这一概念,是建立在应象基础之上的,包括了对时间、空间及时空中各类法象的思辨与推演:其中,从时间角度而言,如“春夏、夜间、下午、后半夜”等相对时段;从空间角度而言,“北方寒水、南方燥金、下位、右位”等相对地域、空间;从物象而言,凡是“静止着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等等相对状态,均属于“阴”的范畴,这就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从阴思辨”法象。在《伤寒论》中,诸如干姜附子汤证、茯苓四逆汤证、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汤证等相关条文均蕴含了“从阴”辨治“心理失调状态”的信息。
   
  其中,干姜附子汤证符合“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患者的调治,综合脉证病机,本条文属于阳气大虚,阴寒内盛所致,这里“烦躁”二字反映了患者不能自我进行调整的心理状态,从现实情况考虑,这里的“烦躁”应须活看,因为基于病机的分析,可以断定,此“烦躁”绝非“烦无宁时,躁动不安”的病理征象,而当属精神极度疲惫、难以自调的心理状态反映,故取生附子一枚、干姜一两,取《内经》“寒淫所胜,平以辛热”治法,以大剂辛热之品逐寒返阳,温煦心志,以收春暖阳回之功。
   
  再如茯苓四逆汤证、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汤证,均在“阴盛”病机的大框架下,从不同的病变程度,不同的认识角度对于这一病型的心理失调状态、身体病变反映及其调治方法进行了补充与完善,限于篇幅,兹不赘述。

  2  “从阳原则”与心理状态的调治
   
  与“阴”相对,中医学中的“阳”范畴,在时间包括了“秋冬、白昼、上午、上半夜”等相对时段;在空间上包括了“东方木、南方火、上位、左位”等相对于地域与空间;从物象而言,又包括了“剧烈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等相对状态,从而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从阳辨证”法象。《伤寒论》中如栀子豉汤类证、白虎汤类证、大黄黄连泻心汤类证均从一定角度反映了这一思辨。
   
  《伤寒论》提出,“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刷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忄农,栀子豉汤主之”。综合脉证病机,本条属于邪热乘虚客于胸中,不得发散,致使患者自觉胸中郁闷。故而,可以断定此证当属阳热偏盛,郁滞于上,以致于患者心烦意乱,不能自已的心理失调状态,故综《内经》“其高者,因而越之”、“热淫于内,寒以胜之”的原则,取栀子十四枚,香豉四合,以成酸苦涌泄之势,发越郁火,清心安神,以收到改善心理失调状态的作用。另外,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大黄黄连泻心汤等汤证,均属于阳热偏亢,“心—身”状态失调,机体不能实现自我平衡所致。根据不同的失调程度、失调状态,分别可适合于按“从阳原则”进行辨治于不同的心理失调患者。

  3  “从阴阳原则”与心理状态的调治
   
  由于“阴、阳”间生克制化,对立互根关系的存在,无论是“从阴原则”,还是“从阳原则”,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形成双方间的相互牵涉,而由于“阴、阳”间既济失调、枢机不利所导致的心理失调状态,《伤寒论》中诸如小柴胡汤证、黄连阿胶汤证等相关条文,均有详解。
   
  小柴胡汤,作为调节少阳枢机不利的主要方剂,其主治证范围颇广,论中提出,小柴胡的主治证为“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其中,“心烦”二字,便是对心理失调状态的准确反映,其病机是由于枢机不利,阳气郁遏于表里内外之间,欲出不达,欲入不能所致,取《内经》“木郁达之,火郁发之”之义,以小柴胡汤和解枢机,以期内外阴阳交相畅通,缓解病情。
   
  与小柴胡汤证形成对应的,是《伤寒论》中对于阴阳上下既济失调所致“心—身”状态失衡进行调节的黄连阿胶汤证,其主治证为“心中烦,不得卧”,综合脉证病机,属于心肾不交,水火既济失调所致,综《内经》“阳有余,苦以泻之,阴不足,甘以补之”大法精神,以黄连阿胶汤泻火补水,上下阴阳,从而达到有效调整 “阴阳”上下不交态势,收到有效缓解心理失调的作用。
   
  总之,《伤寒论》作为开辨证论治之先河的经典名著,其中蕴含了大量极具临床实用价值的、能够完全应用于心理学范畴的“方、证”信息,值得强调的是,整个一部《伤寒论》,其价值不仅仅局限于其书面内容所呈现出的与心理状态失衡相关的知识架构,更为重要的是,是后学者对于其架构中“法外有方,方外有法”特色进行进一步深刻思辨的认知与感悟,倘能于此感知中仔细揣摩,触类旁通,必将有益于对中医心理治疗学的整体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