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的中医药分级治疗构想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张健 时间:2010-07-12

【关键词】  哮喘;中医药疗法

  现在对于哮喘,西医建立了“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的理论体系,并相应的制订了“抗炎,舒张支气管”的分级方案,即GINA方案,这一方案已成为全球防治哮喘的金标准。相比之下,中医治疗哮喘已经有几千年的,对于哮喘有自己的理论体系,有自己独特而行之有效的治疗方药。既然如此,中医为何不能形成自己的核心理论体系,并制订相应的分级治疗方案呢?笔者就此做一些探讨。
    
  1 哮喘夙根的重新认识
    
  传统认为“哮病专主于痰”,哮喘病的夙根在于“痰”,但这一理论不能解释所有的问题,比如患者哮喘发作时或缓解时指趾端、口唇,甚至颜面紫绀,是不能用痰来圆满解释的。笔者认为哮病的夙根为“痰、虚、瘀”,这三者是习习相因、互动的。痰可因虚而生,《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肺、脾、肾三脏任何一脏发生亏虚,均可导致水液代谢障碍,而为痰为饮。痰也可因瘀而生,《金匮要略》云:“血不利则为水。”瘀可因虚而生,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停滞而成瘀;瘀也可因痰而生,痰郁气滞,影响血液运行而出现瘀滞。痰瘀互结,耗损正气而成虚。因“痰、虚、瘀”的存在,哮喘无论发作期或缓解期均可出现虚实夹杂的证候。正所谓“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因此,哮喘的治疗无论发作期或缓解期均应标本兼治,治实不忘虚,顾虚不忘实,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力主扶正祛邪化瘀。

  2 中医药分级疗法
    
  基于“痰、虚、瘀”的夙根,哮喘发作时的标证往往为“咳、痰、喘、绀”,其本往往为气、阴、阳的亏虚,因此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可酌加平喘、化瘀、扶助正气的中药。
   
  针对“喘”,可使用麻黄,麻黄功能发汗利水,尤擅止咳平喘,如与附子合用可治寒性哮喘;与石膏合用治寒热错杂性哮喘;与黄芩合用治热性哮喘;与熟地黄、紫河车合用治肾虚哮喘;与二陈汤合用治痰湿哮喘。正如《幼幼集成》所言:“哮喘为顽痰闭塞,非麻黄不足以开肺窍,放胆用之,百发百中。”[1] 药理研究证实,麻黄所含麻黄碱及伪麻黄碱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解除支气管痉挛,其水或乙醇提取物及挥发油能镇咳,祛痰,抑制过敏介质的释放[2] 。其用量可根据哮喘发作的临床分度而分级使用。急性发作期用量可达15g。哮喘缓解后,可根据非急性发作期的临床分度使用,重度可用12g,中度可用9g,轻度可用6g,间歇可用3g。可3个月评价1次病情,根据病情分级而调整其用量。需要强调的是监测病情的变化,不仅要根据症状、体征,更重要的是要根据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呼气峰流速(PEF)的变化。即使患者的症状、体征尚未发生变化,但FEV1下降15%或PEF的日间变异率>20%,就应该升级治疗,立即加大麻黄的用量。如哮喘由间歇发作即将转为轻度发作时,麻黄的用量可由3g加大为6g。余者以此类推。
   
  针对气虚,可在辨证用药的基础上选用人参。人参可大补元气,补脾益肺。《本草经疏》曰:“人参能回阳气于垂绝,却虚邪于俄顷。其主治也,则补五脏,盖脏虽有五,以言乎生气之流通则一也,益真气,则五脏皆补矣。邪气久留而不去者,无他,真气虚则不能敌,故留连而不解也,兹得补而真元充实,则邪自不能容。”据研究,人参能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提高应激反应能力,有抗休克、抗疲劳、增加机体抵抗力的作用[3] 。哮喘发作期夹气虚者可用人参3g,以扶助正气驱邪外出。非急性发作期仅表现为肺气虚者,可用人参3g;如气虚程度更重,表现为肺脾气虚者,可用人参6g。若属急性发作期真气欲脱者,可用人参10g。根据气虚的程度而加减使用人参的用量,这也是一种分级疗法。气虚明显好转,或出现口干、口疮、鼻衄等上火现象,可改用党参10~15g。


   
  针对血瘀,可酌用化瘀之品。若仅出现甲皱微循环的表现而无紫绀者,仅用川芎即可。若出现指趾端及口唇紫绀而无心脏病变者,可使用丹参、川芎、桃仁。若紫绀伴心脏病变及胁下疒 徵 块者,可使用三棱、莪术等逐瘀之品。根据血瘀的程度,而使用逐瘀效力不同的中药,这同样是一种分级疗法。
   
  对于众多的哮喘患者而言,其证型多有不同,但具体到每一个患者而言,其本虚证是相对固定的,如无特殊情况,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发生变化。如脾阳虚患者不会立刻变成肾阳虚患者。因此,可以针对哮喘的每一个常见证型建立中医的分级疗法,当然中医的分级疗法同样要遵循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的方案。

  3 中医分级疗法的优点
    
  西医分级疗法的优点是方便、快捷,其针对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而分级使用激素和支气管舒张剂,争取以最小的剂量,取得最好的疗效,使患者能正常地工作、生活和学习。但就激素而言,即使是最小的剂量,也有引起口咽部念球菌感染、声音嘶哑或上呼吸道不适等副作用。支气管舒张剂也有导致心律失常之虞。况且对于患者而言,这二者只是一种外力,往往需长期依赖而无法最终摆脱。而中医分级疗法对于哮喘的控制可以达到同等的效果。中医分级疗法除了治标之外,更重要的是治本,即培育自身的正气,扶正以祛邪,随人体正气的充盛,便可逐级减少关键药物的用量,使中药的用量达到最小,而最终完全撤除中药。而且在中医药治疗过程中,只要组方配伍得当,不会出现明显的副作用。
     
  结语
    
  吴鞠通云:“方中所定分量,宜多宜少,不过大概而已,尚须临证者自行斟酌。盖药必中病而后可,病重药轻,见病不愈,反生疑惑。若病轻药重,伤及无辜,又系医者大戒。”[4] 表明应该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而用药,暗含一种分级治疗的思想。这种思想在前人的医案中俯仰可见。如果抢先制订出关于哮喘的中医药分级治疗方案,那同样也可以成为一个便于临床运用的规范性治疗原则。

【】
    [1] 陈复正.幼幼集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204

  [2] 周兆山.支气管哮喘临床新对策[M].北京:中医药出版社,1998:274

  [3] 雷载权.中药学[M].上海:上海技术出版社,1995:278

  [4] 吴鞠通.温病条辨[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