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伤寒论》中桂枝配甘草的意义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张媛媛 马拯华 时间:2010-07-12

【关键词】  《伤寒论》;桂枝;甘草;配伍应用

  桂枝与甘草均是《伤寒论》中应用较多的药,二者单独使用时用途各异,运用之灵,用法之妙,给我辈在临床用药时以指导。现就二者相伍在《伤寒论》中的临床应用,并适当联系《金匮要略》浅析如下。

  1  经方释义
   
  桂枝辛甘温,甘草甘平,桂枝、甘草相配有《内经》“辛甘发散为阳”之义。桂枝、甘草相配既可以温通阳气,又可以温振阳气。桂枝气薄升浮,能温经通脉,配甘草后,以甘草内守之功,使桂枝不致于过于走散;又以甘草益气之效,可以使阳气振作。桂枝、甘草相配温通阳气、温振阳气之功效是多方面的,《伤寒论》中常用此药对组方。

  1.1  宣通卫气,祛散风寒  卫阳被遏是太阳病中风证与太阳病伤寒证的共同病机,所以桂枝汤、麻黄汤中均有桂枝温通卫阳,祛风解肌,甘草补中益气,二者相配辛甘化阳,作用于体表,宣通卫气,祛散风寒,发汗解肌。

  1.2  通阳化气,缓急止痛  如甘草附子汤、桂枝附子汤中桂枝温经通阳化气,祛风散寒,甘草益气补中,缓急止痛,二者相伍作用于肌肉筋骨,化阳气,阳气盛,津得行而风湿除,经络通,风寒湿痹痛自止。

  1.3  益气温中,除寒止痛  如小建中汤中以桂枝温中散寒,甘草温建中州,补脾益肾,二者相伍作用于中焦,温土化阳以除寒凝,则腹痛自止,取其温振脾胃阳气,所以称为建中。茯苓甘草汤中桂枝、甘草作用于胃,《金匮要略》中的苓桂术甘汤中桂枝、甘草作用于脾,温通脾胃阳气,以化痰饮水气。

  1.4  逐水通阳,宣肺平喘  小青龙汤及《金匮要略》泽漆汤中桂枝通阳化气利水,甘草和中益气,二者相伍作用于肺,均是宣通肺气以化肺中之痰饮。

  1.5  温振心阳, 通利血脉  桂枝辛甘温,入心助阳,炙甘草甘平,有补心气、振心阳之功,两药同用,功擅温通心阳。此为张仲景所创温心阳之母方,乃开辛甘化阳法之先河。该药对适用于心气虚寒证。如见心动悸,有空虚感,按之较安,有时气上冲于心,少寐,舌质淡白,苔净,脉小数等。心主脉,藏神,心居上主火,心阳不足,鼓脉之力不及,藏神之能失谧,肾水上凌,而成此证,用此药对甚为合拍。桂枝甘草汤即用此药对成方,不用加味,就桂枝、甘草2味,大量顿服,可以温振心阳,阳气虚、心悸欲按之证。另外炙甘草汤方中以桂枝、甘草辛甘化阳,使心阳盛而血行得畅,心悸得除。心肾不交时,则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及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重用炙甘草以资中焦,而心肾,治心神浮躁。炙甘草汤中加用养血滋阴之药,起养心复脉的作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中龙骨、牡蛎重镇,起宁心安神的作用。桂枝加桂汤中桂枝、甘草振奋心阳,外助阳散寒,内平冲降气,适用于心阳虚奔豚证。

  1.6  宣阳行气,通经活血  桃核承气汤中桂枝、甘草相伍主要作用于血脉,宣通阳气以活血。《金匮要略》温经汤中桂枝、甘草作用与桃核承气汤相近,而其作用部位为胞宫。由此可见,桂枝、甘草相配一是通中有补,宣通而不耗散;二是全身性的,不局限于一脏一腑。

  2  研究
   
  桂枝的有效成分桂皮醛有中枢性及末梢性扩张血管的作用,能增强血液循环;甘草的主要成分是甘草甜素、甘草次酸、各种黄酮及甘草糖苷等,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能提高机体的应激和抗病能力[2]。这些药理作用可能是桂枝甘草汤温振阳气功效的基础。临床侧重于益心气、通心阳之功效的研究,此药对剂量,桂枝以5~10 g为宜,炙甘草以3~5 g为宜。运用心阳虚而见心悸、怔忡时应以桂枝为主,桂枝用量大于甘草;若见心阳心阴俱虚时,每以甘草为主,甘草用量适当加大,方能收到较好疗效。王秋等[1]进行了桂枝、甘草配伍(桂枝甘草汤)抗血栓形成和血小板聚集实验研究。根据中医理论心主血脉,心阳是血液运行的动力,认为桂枝通过配伍甘草,使心阳振奋,从而有助于血脉的通畅,即甘草加强了桂枝温经通脉作用。实验证明,桂枝甘草汤在抑制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和对抗大鼠血栓形成作用方面,确实优于桂枝单味。现代研究证明,桂枝确有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甘草中的甘草黄酮、甘草酸、甘草次酸具有较强的抗心律失常作用[2]。

  3  结语
   
  《伤寒论》为中医辨证之经典,方剂中不止桂枝甘草一个药对,据统计其中药对不下百种,中药药对不同于单味中药,但又是中药学学术的升华;中药药对不同于方剂学,但又是方剂学的基础,是若干方剂的母方,是组成方剂的基本要素。掌握药对,便掌握了处方用药及制定方剂的要领与核心。中药药对又不同于治法学,但有些治法学的内容,由此启悟而得。临床医生若掌握这些内容,无疑能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
    [1] 王秋,王占石.桂枝甘草汤温经通脉的药效学研究[J].中医药研究,2002,18(5):41-42.

  [2] 侯家玉.中药药[M].北京:中医药出版社,2002:30-31,217-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