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治疗化疗耐药的晚期恶性肿瘤15例的近期疗效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0-07-12

                作者:董敏,洪珞珈,谢蕊,赵红丽,赵薇     

【摘要】  目的:评价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rAd?p53)联合化疗化疗耐药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化疗耐药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15例,均为rAd?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化疗. 治疗前后检测p53癌基因蛋白阳性率、肿瘤标记物等,观察不良反应. 卡氏评分评估体力状态的变化,综合评估患者的临床受益. 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临床获益率为73.3%(11/15), 有效率33.3%(5/15). 不良反应多为自限性. p53癌基因蛋白治疗前阳性率为52.4%,治疗后为50.7%,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 卡氏评分平均提高≥10分. 结论: rAd?p53腺病毒联合化疗可能对化疗耐药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有效;患者可耐受该种治疗.

【关键词】  p53腺病毒; 基因疗法; 蛋白质p53; 癌基因蛋白质类

     0引言

    p53基因被称为基因卫士,已证明它的失活在非小细胞肺癌、肝癌、卵巢癌等半数以上的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1-3]. p53基因突变影响肿瘤细胞对化疗和放疗的敏感,可能与肿瘤的耐药性密切相关[4],因而p53基因导入可能是解决肿瘤耐药性的方法之一. 以重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5型为载体的p53基因临床治疗药物今又生(gendicine),是世界上第一个获准上市的肿瘤基因治疗药物. 我们应用今又生联合化疗治疗化疗耐药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初步评价近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2006?04/2007?12我科接受基因联合化疗的患者18(男11,女7)例,平均年龄58. 7(32~81)岁. 入选标准:①入院时肝、肾基本正常,卡氏评分≥60;②病理证实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 手术后复发,化疗后多药耐药病情进展者;③患者了解基因治疗的情况,主动要求进行基因治疗,签署了知情同意书;④患者接受基因治疗时间在4 wk以上,总用量每例不少于4×1012 VP. 对化疗耐药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18例. 其中非小细胞肺癌7例,恶性间皮瘤1例,肝癌4例,直肠癌1例,卵巢癌4例,骨转移瘤1例. 18例均联合化疗治疗,其中2例联合化疗后血管内皮抑制因子序贯治疗. 1例非小细胞肺癌在X线引导下肿瘤局部注射. 今又生由深圳市赛百诺基因技术有限公司生产,主要成分为一种携带p53 cDNA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 rAd?p53).

    1.2方法今又生1.0×1012 VP,iv,1次/wk,4 次为1 疗程. 肿瘤局部注射2×1012 VP,共2次. 联合化疗时间选择在今又生给药24~72 h之间. 化疗方案与患者曾用过的方案相同. 观察指标分为实验室和临床两方面. 实验室一般指标含三大常规、血生化,凝血相,临床方面观察患者症状和体征[3] . 治疗4 wk后,以CT,MRI或B超检查评价病灶变化. 参照WHO《实体肿瘤客观疗效评定标准》评定疗效. 完全缓解(CR) ,部分缓解(PR),稳定(SD) ,进展(PD). 体力状态根据Karnofsky(KPS)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增加≥10分者为改善,减少≥10分者为下降. 按WHO常见毒性分级标准评价毒副反应. 以(CR+PR)率有效率,以(CR+PR+SD)计算临床获益率. 治疗前留取外周血采用流氏细胞仪检测p53癌基因蛋白,治疗1个疗程后留取外周血检测p53癌基因蛋白.

    2结果

    因病情进展停药3例,接受1个疗程5例,2个疗程6例,3个疗程2例,4个疗程1例,5个疗程1例;在可评价的15例患者中, CR 1例,PR 4例,SD 6例,PD 4例,临床获益率73.3%(11/15), 有效率33.3%(5/15). PR和SD患者表现出精神状态好转、从乏力到自觉体力充沛、疼痛缓解,食欲增加,腹胀减轻,体重增加. 卡氏评分增加值≥10分.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发热,其次为畏寒,肌痛等类似上感样症状,发热反应多数发生在第一次注射后8~12 h,少数在翌日发热. 所有注射中Ⅰ度发热(<38℃) 5例;Ⅱ度发热(38~40℃) 2例;3例发生Ⅲ度发热(>40℃). Ⅰ度发热可自退,Ⅱ~Ⅲ度发热在使用退热药后数小时可退,热退后无明显不适. 其他不良反应为III~IV 度骨髓抑制1例,骨痛加剧1 例,一过性低血压1例. 前后肝肾功能、凝血相未见异常. 治疗前p53癌基因蛋白阳性率52.4%,治疗后p53癌基因蛋白阳性率为50.7%.

    3讨论

    p53基因参与细胞周期调控并有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和药物多抗性(MDR)基因表达的作用,体外和动物体内研究证实转导Ad?p53够逆转肿瘤细胞的化疗耐药性,并产生协同的抗肿瘤效应[6-7].  今又生是一种携带p53的E1区缺陷的5型重组腺病毒(Ad?p53). 今又生抗肿瘤作用机制是病毒载体携带治疗基因p53进入靶细胞内发挥作用. p53作为转录调控因子调控核内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启动胞质内的死亡受体凋亡途径及线粒体凋亡途径. 另外今又生还能通过旁观者效应,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提高化疗药物敏感性等作用来杀伤肿瘤. 作为今又生载体的增值缺陷型腺病毒,理化性质稳定、感染效率较高、遗传毒性较低,临床应用比较安全. 基础和临床研究均表明肿瘤细胞内p53基因的状态与rAd?p53制品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无相关性. 我们治疗前后p53癌基因蛋白未见明显变化,与此相同. 应用今又生后观察到1例CR患者,该患为卵巢癌术后,术后化疗5个疗程,颈部彩超可见左颈部直径3CM淋巴结,肿瘤标记物CA199,CA125较治疗前升高,单用今又生3个疗程,CA125较前下降,CA199无变化,今又生治疗2个疗程,联合化疗2个周期后,CA125,CA199均正常,颈部彩超未见淋巴结. 2例联合化疗和血管内皮抑制因子序贯治疗的患者,1例PR,1例SD,接受今又生1个疗程的患者均为PD,我们推测:①由于肿瘤细胞表面介导腺病毒跨膜的受体,如CAR(柯萨奇腺病毒受体)表达率较低,腺病毒感染肿瘤细胞效率较低,因而难以表达p53诱导肿瘤细胞凋亡[5];②接受今又生治疗疗程和剂量不足;③接受今又生治疗的均为化疗耐药,无法手术和放疗的,已有复发或多脏器转移,一般情况较差的晚期肿瘤患者,因而疗效欠佳. 主要不良反应为发热、畏寒,具有自限性,不能耐受者给与退热药可缓解,骨髓抑制考虑与化疗有关,骨痛加剧者为肺癌骨转移的患者,给与地塞米松5mg肌注后缓解,血压降低者减慢滴速后缓解.

    以病毒为载体的p53基因治疗联合化疗时恰当的给药时机目前还没有一致的意见. 现已完成的临床试验中,化疗与p53基因治疗同日或在基因治疗1~3 d前、后进行均有报道. 有动物实验显示,p53腺病毒在给药24~72 h之间外源性p53表达达到最高峰. 我们在rAd?p53给药24~72 h之间进行,有必要在今后的治疗中设计不同给药时机,同时提取病人外周血DNA进行更深一步研究. 我们认为今又生可能让多数的化疗耐药的晚期肿瘤病人获益,显示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并且患者能够耐受,但由于例数较少,,有必要选择合适的病例、搜集足够的样本并设计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确认rAd?p53联合化疗方案的有效性;观察远期安全性.

 

【】
  [1] Juvan R,Hudler P,Gazvoda B,et al. Significance of genetic abnormalities of P53 protein in slovenian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rcinoma[J].Croat Med J,2003,48(2):207-217.

[2] 罗凌青,潘铁成.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KAI1/CD82和P5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医学杂志,2007,17(3):264-267.

[3] 顾宇平,束永前.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cFLIP和P53蛋白的表达[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2006,16(21):3254-3260.

[4] Mathur SP,Landen CP,Datta SM, et al.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II in gynecological cancer: A preliminary study[J].Am J Reprocl Immunol,2003,49(2):113-119.

[5] Alain GZ, Christian M. Why did p53 gene therapy fail in ovarian cancer[J] J Oncol, 2003, 4(7): 415-422.

[6] 彭程,张阳德,李年丰,等. 野生型P53基因诱导人肝癌HepG2/5?Fu耐药细胞株凋亡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20):2441-2448.

[7] Lorne JH, Perwez H, Curtis CH. p53: 25 years after its discovery[J]. Trends Pharmacol Sci, 2004, 25(4): 177-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