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喉切除术后喉狭窄瘢痕组织中TGF-β1和α-SMA的表达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0-07-12

               作者:吴旋, 苏振忠, 蒋爱云 赖英荣, 雷文斌

【摘要】  【目的】 研究喉狭窄瘢痕组织的病理变化, 了解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琢-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在喉狭窄瘢痕组织中表达及意义。【方法】 垂直喉部分切除术后2~3个月出现喉狭窄10例和未狭窄16例喉瘢痕肉芽组织为实验组及10例正常声带组织为对照组,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组织切片中TGF-β1和α-SMA的表达,并在KONTRON IBAS 2.5全自动图像分析系统下进行阳性细胞计数。【结果】 TGF-β1阳性表达主要分布于炎症细胞及成纤维细胞的胞浆,α-SMA阳性表达的主要分布于肌成纤维细胞胞浆。比较非狭窄喉瘢痕组织及正常声带组织,喉狭窄瘢痕组织的TGF-β1和α-SMA的表达均明显增强,阳性细胞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喉狭窄瘢痕组织的TGFβ1及α-SMA高表达,这些改变可能是喉狭窄发生重要内在因素。

【关键词】  垂直喉部分切除; 喉狭窄; 瘢痕/病; 转化生长因子β; 平滑肌动蛋白

手术创伤引起喉内瘢痕过度增生,导致喉狭窄是喉外科手术常见的并发症,虽然发病率不高,但临床处理较困难。对其发生原因,临床上大多数学者认为与喉支架大块缺损、喉腔组织大范围损伤而又修复不良有关。但从喉瘢痕组织形成的病理学角度去探索形成瘢痕的机理,从而明确产生喉瘢痕狭窄个体差异原因的研究不多[1,2]。喉部分切除术后瘢痕性喉狭窄的病理方面研究,国内外有关此方面报道也较少[3]。本文从瘢痕组织形成的病理学角度去探索喉狭窄形成瘢痕的机理,初步探索与创伤愈合和瘢痕形成密切相关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β1)和平滑肌动蛋白α(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在喉切除术后瘢痕性喉狭窄的发病过程中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1   病例入选标准   ①非狭窄组:  声门型喉癌T2期患者行垂直喉部分切除术,单侧胸骨舌骨肌瓣重建喉腔; 术后均成功拔管;随访期间未出现喉狭窄。②喉狭窄组:声门型喉癌T2期患者行垂直喉部分切除术,单侧胸骨舌骨肌瓣重建喉腔; 术后早期能成功拔管,术后2~3个月时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需重新行气管切开,喉狭窄组织病理活检已排除复发。内镜和影像学发现喉腔瘢痕肉芽堵塞,喉腔狭窄。③正常对照组:10例双声带麻痹行声带切除患者。

    1.1.2   临床及病理特征    ①非狭窄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耳鼻咽喉科医院2003年4月~2005年4月间收治的16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喉部分切除术患者,所有患者均为首次手术,术前术后未做过放疗和化疗,无远处转移,年龄46~71岁,平均年龄59岁,病理类型:高分化鳞癌11例,中分化鳞癌5例。按照UICC1997年TNM分类和分期法对本组病例进行分期,T2N0M0 13例,T2N1M0 3例。随访时间为6月~12月,平均10月。②狭窄组: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医院1994年1月~2005年6月期间收治的的喉部分切除术后喉狭窄患者26例,其中符合入选标准10例,入选病例术前术后均未做过放疗、化疗、无远处转移,年龄42~69岁,平均年龄56岁。病理类型:高分化鳞癌7例,中分化鳞癌3例,按照UICC1997年TNM分类和分期对10例进行分期,T2N0M0 8例,T2N1M0 2例。③正常对照组:2003年4月~2005年4月收治甲状腺手术误伤喉返神经麻痹致呼吸困难,须行声带切除术者。

    1.2   标本提取及保存

    ①正常对照组:取自双声带麻痹行声带切除术的10例组织蜡块;②非狭窄组:喉部分切除术后2~3个月,喉镜下钳取喉腔创面瘢痕肉芽组织(创面边缘、中央2-3处钳取), 经40 g/L多聚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储存备用;③狭窄组:喉部分切除术后2~3个月出现瘢痕性喉狭窄,支撑喉镜或电子喉镜送检的瘢痕肉芽组织,经40 g/L多聚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储存备用。

    1.3   免疫组化检测组织中TGF-β1、α-SMA表达

    ①试剂:一抗试剂购自福建迈新生物公司。TGF-β1, 兔抗人多克隆抗体,编号RAB-0238。α-SMA 鼠抗人单克隆抗体,编号MAB-0003。②SP法免疫组化检测试剂盒,产品编号KIT-9710,购于福建迈新生物公司。③SP免疫组化方法:组织石蜡切片,厚5 μm, 60 ℃恒温箱内烤片1 h。二甲苯脱蜡和水化,酒精梯度脱二甲苯,蒸馏水清洗。抗原修复:作α-SMA免疫染色的切片用高温高压修复法处理。作TGF-β1免疫染色的切片不作特别处理,置于30 mL/L H2O2溶液中室温下孵育30 min,以去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活性。PBS液洗。滴加正常山羊血清,37 ℃孵育10 min。滴加一抗,4 ℃过夜,PBS清洗。滴加二抗(生物素化羊抗鼠抗体),37 ℃孵育20 min, PBS清洗。加链霉菌生物素-过氧化物酶溶液,37 ℃孵育20 min,PBS清洗。DAB显色剂显色,苏木素复染,片烤干,封片,光镜下观察。

    1.4   免疫组化检测结果的观察及判断

    细胞计数:取α-SMA免疫组化染色的组织切片,每张切片固有层随机取8幅视野,采用全自动图像分析仪对阳性细胞进行计数,在400倍显微镜下记录每屏幕(10814 μm2)中的阳性细胞数。同样方法于TGF-β1免疫组化染色的组织切片,切片分别取上皮层和固有层各4幅视野进行计数。

    阴性对照由PBS替代一抗,并由已证实的阳性片作对照。连续观察切片中8个高倍视野(×400),以细胞浆呈弥漫棕黄色细小颗粒为阳性细胞,计数总细胞数及其中阳性细胞数,以阳性细胞百分比表示。染色强度分为三级:-,~5%;±,50%;+,~75%; ++, >75 %。

    1.5   统计学处理

    计量数据用x±s表示;多个样本均数比较采用ANOVA和SNK-q检验,取?琢=0.05,统计在SPSS11.0软件下完成。

    2   结   果

    2.1   TGF-β1在喉狭窄组织中表达情况

    TGFβ1阳性细胞胞浆、胞膜中有黄色至棕黄色颗粒。TGFβ1阳性表达的黄色颗粒主要分布于炎症细胞及成纤维细胞的胞浆。正常对照组中TGF-β1弱阳性表达。非狭窄组中可见上皮细胞、炎症细胞、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胞浆、胞膜黄色染色,呈阳性表达(图1A)。喉狭窄组中可见较多的阳性细胞,细胞胞浆棕黄染色,上皮细胞、炎症细胞、成纤维细胞均染色(图1B)。细胞计数及比较见表1。

    2.2   ?琢-SMA在喉狭窄组织中的表达

    α-SMA阳性表达见于血管壁平滑肌和肌成纤维细胞,阳性细胞表现为胞浆、胞膜中有黄色至棕黄色颗粒。正常对照组中α-SMA弱阳性表达。非狭窄组中固有层可见少数阳性表达肌成纤维细胞,胞浆、胞膜呈黄染(图2A)。喉狭窄组中固有层可见较多的胞浆、胞膜棕黄染色阳性细胞,分布密集(图2B)。细胞计数及比较见表1。

    3   讨   论

    3.1   TGF-β1在喉狭窄瘢痕组织表达意义

    TGF-β1是指调节细胞增殖,分化细胞间质的一类多功能细胞生长因子,是目前已知与瘢痕形成关系是最密切,最有代表性的生长因子,可由多种细胞合成。TGF-β1可促进细胞外基质(ECM)效应细胞增殖和聚集,并可直接刺激其产生大量的胶原(尤其是Ⅰ型胶原纤维)、纤维粘连蛋白(Fn)、基质粘多糖蛋白,并抑制ECM的降解等。

    Dillard [4]研究TGF-β1在鼠喉组织表达,发现在正常喉组织中有TGF-β1表达,喉裂开创伤后,术后早期1、2 d,喉腔创面组织TGF-β1表达明显增强,术后21 d,TGF-β1表达恢复正常水平。另外,Dillard应用外源性TGF-β1和TGF-β1中和抗体喉创伤,结果发现外源性TGF-β1导致喉创伤组织炎症反应和纤维化反应明显增强,术后1、7 d喉组织纤维粘连蛋白及Ⅰ型前胶原蛋白呈过度表达趋势,喉腔创面明显狭窄。而应用TGF-β1中和抗体,喉创伤组织炎症反应明显减弱,纤维粘连蛋白,Ⅰ型前胶原表达减弱, 因此认为喉创伤后喉组织TGF-β1过度表达可能导致喉狭窄。

    本研究中,免疫组化结果提示,喉部分切除术后2~3个月,非狭窄喉瘢痕组织中,TGF-β1仍有阳性表达,TGF-β1阳性细胞数多于正常对照组。喉狭窄瘢痕组织中,TGF-β1表达显著强于非狭窄喉瘢痕组织。喉狭窄瘢痕肉芽组织中TGF-β1呈高水平表达,这与既往有关喉狭窄报道相一致。

    3.2   α-SMA在喉狭窄瘢痕组织表达意义

    α-SMA是组织中肌成纤维细胞最常见的标志,可用α-SMA鉴定肌成纤维细胞[5]。肌成纤维细胞是由成纤维细胞分化而来的细胞,具有收缩并有活跃的分泌功能,它参与创面的收缩及组织纤维化过程。Germain等[6]研究发现,来源于肉芽组织的成纤维细胞,其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真皮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而且前者的收缩性也明显高于后者。正常情况下, 肌成纤维细胞通过细胞凋亡而消失, 而在增生性瘢痕和纤维化性疾病中持续存在[7],其机理可能与TGF-β1持续高表达及其他某些细胞生长因子的直接或间接作用有关。

    本研究中,免疫组化结果提示,喉部分切除术后2~3个月,非狭窄喉瘢痕组织中,肌成纤维细胞数明显多于正常对照组。与非狭窄喉瘢痕组织相比,喉狭窄瘢痕组织中肌成纤维细胞数增多,差异有显著意义。喉狭窄瘢痕组织中肌成纤维细胞数过度增多,其原因可能有多种途径:成纤维细胞对高表达TGF-β1的敏感性增加;高表达TGF-β1通过促使成纤维细胞表型向肌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同时通过阻止肌成纤维细胞的凋亡[8],致使喉狭窄瘢痕组织中肌成纤维细胞数量明显增多。

    我们以前的研究结果[3]提示,与非狭窄喉瘢痕组织、正常对照组相比,喉狭窄瘢痕组织中胶原纤维量明显增多,而且主要是I型胶原纤维增多。喉狭窄瘢痕组织中胶原纤维量过度增多,可能原因有如下:高表达TGF-β1可刺激胶原基因和Fn基因的启动子,使转录增加,从而造成胶原合成增加[9]。高表达TGF-β1刺激成纤维细胞中葡萄糖与氨基酸的转运和糖酵解的进行,导致细胞外基质合成显著增加[10]。高表达TGF-β1明显剌激Ⅰ型胶原纤维的合成, 并通过胶原酶选择性地损伤存在于瘢痕组织中的Ⅲ型胶原纤维,使Ⅰ/Ⅲ型胶原比率上升[11]。

    我们以前的研究结果[12]提示,喉狭窄瘢痕肉芽组织中存在明显炎症反应,持续炎症反应可能是导致喉狭窄瘢痕肉芽增生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中,喉狭窄瘢痕组织中TGF-β1高表达的原因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呼吸道感染刺激作用引起的创面慢性炎症有关。设法减少呼吸道感染刺激引起炎症反应的量和程度,可能有助于预防和减轻术后喉瘢痕肉芽增生和管腔狭窄。

【文献】
  DOOLIN E J, TSUNO K, STRANDE L F, et al. Pharmacologic inhibition of collagen in an experimental model of subglottic stenosis[J]. Ann Otol Rhinol Laryngol, 1998, 107 (4):275-279.

蒋爱云, 苏振忠, 赖英荣, 等. 声带创伤性瘢痕的临床和病理研究 [J].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 25 (3): 284-286.

吴 旋, 苏振忠, 蒋爱云,等. 喉部分切除术后瘢痕性喉狭窄瘢痕组织中弹性纤维及胶原纤维分析 [J] .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5,26(3):312-315.

DILLARD D G, GAL A A, ROMAN-RODRIGUEZ J, et al.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s and nentralizing antibodies in subglottic stenosis [J]. Ann Otol Rhind Laryngol, 2001, 110(5 Pt 1):393-400.

BUORO S, FERRARESE P, CHIAVEGATO A, et al. Myofibroblast-derived smooth muscle cells during remodeling of rabbit urinary bladder wall induced by partial outflow obstruction [J]. Lab Invest, 1993, 69(5): 589-594.

GERMAIN L, JEAN A, AUGER F A, et al. Human wound healing fibroblast have greater contractile properties than dermal fibroblasts [J]. J Surg Res, 1994, 57(2):268-269.

DESMOULIERE A, RECHARD M, DARBY I, et al. Apoptosis mediates the decrease in cellularity during the transition between granulation tissue and scar [J]. Am J Pathol, 1995, 146(1):56-59.

ZHANG H Y, PHAN S H. Inhibition of myofibroblast apoptosis by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TGF-β1 [J]. Am J Respir Cell Mol Biol, 1999, 21(6): 658-665.

PIERCE G F, VANDE BERG J, RUDOLPH R, et al. 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 and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selectively modulate glycosa minoglycans collagen, and myofibroblasts in excisional wounds [J]. Am J Pathol, 1991, 138(3):629-646.

SEMPOWSKI G D, BORRELLO M A, BLIEDEN T M, et al. Fibroblast heterogeneity in the healing wound [J]. Wound Repair Regen, 1995, 3(2):120-131.

STEENFOS H H. Growth factors and wound healing [J]. Scand J Plast Reconstr Surg Hand Surg, 1994, 28(2):95-105.

吴 旋, 苏振忠, 蒋爱云,等. 垂直喉部分切除术后喉狭窄瘢痕组织中炎症细胞表达及意义 [J].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6,27(5):545-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