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的研究进展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刘丽华 时间:2010-07-12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疾病传播 垂直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危害我国乃至全球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目前,全球慢性HBV感染者约3.5亿,我国人群中慢性HBV携带者约1.25亿,慢性乙肝患者2000多万,其中30%~50%的HBsAg携带者是由母婴传播造成的[1],而宫内感染则是母婴传播的重要途径。我国HBsAg阳性孕妇中约10%可引起宫内感染[2],据此估算,我国每年约有20万新生儿因宫内感染成为HBV携带者,如果是女婴,将来还可能经宫内感染给第二代子女,可见HBV宫内感染的危害极其严重。
  1  HBV宫内感染的发生情况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HBV宫内感染是母婴传播的主要途径,HBsAg阳性孕妇引产的胎儿宫内感染率血清学诊断约为20%。张平等[3]对天津市传染病498例HBsAg阳性孕妇分娩的498例新生儿调查发现新生儿HBV宫内感染率为28.31%;候玉娜[4]的研究表明,新生儿HBV宫内感染率为47.06%;杨丽娟[5]对120例HBsAg阳性孕妇的胎儿调查发现HBV宫内感染率为32.50%。
  2  HBV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
  闫永平等[6]研究显示,母亲外周血HBsAg高浓度 (≥0.02μg/L)、先兆早产和胎盘绒毛毛细血管内皮HBV感染导致宫内感染发生的危险性比值分别为7.06、13.08和16.15,其他因素如孕期、先兆流产史、胎盘的大小和外观及质量、孕产史、新生儿Apgar评分、体质量和羊水污染情况等因素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刘颖琳等[7]也认为孕妇血HBV-DNA、HBeAg阳性是胎儿感染HBV的高危因素,胎儿感染HBV与孕妇年龄、分娩方式、孕周和新生儿体重均无明显关系。还有学者[8]认为HBV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除了孕妇外周血HBsAg阳性、HBeAg阳性和HBV-DNA阳性外,还与孕期有关,孕早期宫内感染率最低,孕晚期的感染率高于孕中期;宫内感染可能还与孕妇肝功能异常、产程长短和新生儿父亲HBV携带有关。
  3  HBV宫内感染的机理
  3.1  胎盘方面的研究
  胎盘渗漏学说认为,胎盘组织的轻微裂伤,会使母血渗入胎儿的血液,造成宫内感染。先兆流产和先兆早产增加HBV宫内感染有力证明了这一学说。闫永平等[9]研究发现,HBsAg阳性母亲的胎盘HBsAg和(或)HBcAg由蜕膜细胞、滋养层细胞、绒毛间质细胞和绒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自胎盘的母面向胎儿面逐层转移。刘伟等[10]研究表明,HBV感染在胎盘组织中存在一个从母体面向胎儿面“细胞转移”过程,最后使胎儿绒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受感染引起胎儿宫内感染;HBV除通过胎儿胎盘组织血液流动(血源性)来实现母婴垂直传播外,可能还存在一种从母体面向胎儿的细胞转移的方式(细胞源性),提示胎盘感染在母婴传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2  基因方面的研究 
  苏海霞等[11]研究发现,宫内感染组母婴序列相似性达99.2%~100%,非宫内感染组中nt2909、nt399、nt293和nt483突变较多,而在宫内感染组中出现较少;顾绍庆等[12]研究了45例HBV宫内感染组儿童、85例宫内未感染组儿童和126例对照组儿童的TNF-a基因-238位点GIA单核苷酸多态性,发现HBV宫内感染组TNF-a基因-238位点A等位基因的频率显著高于HBV宫内未感染组和对照组,而HBV宫内未感染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这说明该等位基因与HBV宫内感染易感性相关;余蕙等[13]发现HBV宫内感染组分别为67.4%、19.6%和13.0%,未感染组IFN-γ+874AA、AT和TT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45.2%、30.1%和24.7%,宫内感染组IFN-γ+874AA基因型占优,提示IFN-γ+874基因多态性与HBV宫内感染有关。
  3.3  免疫方面的研究 
  王素萍等[14]研究人类白细胞抗原-DR与HBV宫内感染的关系,发现DR3和DR51可能是宫内感染的易感型。孕妇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导致Th1型细胞因子IFN-γ、IL-12水平下降,而Th2型细胞因子IL-6水平上升,IFN-γ、IL-12抗病毒作用减弱,不利于孕妇体内HBV的清除,易导致胎儿宫内感染。
  4  HBV宫内感染对胎儿发育的影响
  孕妇感染HBV是导致新生儿发育不良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妊娠合并乙肝患者可能引起胎盘产生的甾体激素灭活减少,子宫对催产素敏感性增加,早产率增加。重型肝炎可使凝血功能降低,甚至发生胎盘绒毛间隙微血栓形成,使胎盘功能降低,早产率、死胎率和新生儿病死率明显升高。刘伟等[10]对40例HBsAg阳性孕妇流产的死胎进行HBV-DNA检测显示,死胎的大脑、胸腺、肺、肝脏、脾脏、肾脏、脐带、胎盘实质细胞、多脏器血管中均有HBV-DNA存在。赵孟陶等[15]研究了137例HBsAg阳性孕妇的新生儿发育情况,发现HBV宫内感染儿发育指标降低特点表现为3项指标同时降低或身长、头围降低,HBV标志物阳性的新生儿发育指标降低率为33%,HBV-DNA阳性的新生儿发育指标降低率为32%。
  5  HBV宫内感染的阻断
  5.1  乙肝免疫球蛋白对宫内感染的阻断 
  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与HBsAg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促使免疫系统清除HBV,有效降低胎儿HBV感染率,因此不少学者主张对HBsAg阳性的孕妇应用HBIG进行被动免疫。胡毅文等[16]于孕6个月起每月给予孕妇HBIG 1次,预产前5~7天再加强1次,母婴传播的阻断率可达96.9%。刘颖等[17]发现,用HBIG预防组孕妇血HbsAg、HBV-DNA含量明显下降,新生儿HBsAg阳性率低于对照组,但HBV-DNA阳性率在两组中差异无显著性。刘海英等[18]发现HBIG 对机体HBV 感染引起的免疫缺陷状态有调节作用,HBIG通过增加Th1型细胞的活化,促进体内IFN-γ、IL-12的分泌,有利于孕妇体内HBV的清除,可有效降低胎儿HBV感染率。
  5.2  新生儿主—被动免疫联合阻断 
  应用HBIG和(或)乙肝疫苗阻断母婴间传播效果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可因疫苗的种类、接种的时间和剂量的不同而免疫效果不同。有学者采用主—被动联合免疫[19],对HBsAg单项阳性者孕妇所产新生儿应用HBIG与HBV疫苗联合进行母婴阻断,保护率可达94%以上,但对母亲为HBsAg与HBeAg双阳性的新生儿进行主—被动联合阻断后,仍有10%~25%的HBV感染率。用HBIG和乙肝疫苗联合免疫组新生儿宫内感染率(5.7%)较仅接种乙肝疫苗组的新生儿(14.3%)低(P<0.05)。提示HBIG联合乙肝疫苗可明显提高产时感染的阻断效果,同时对宫内感染也有一定的阻断作用。
  5.3  抗病毒药物与被动免疫的联合阻断 
  妊娠末期胎儿各组织器官发育已趋完成,抗病毒药物对其已无明显的影响作用,为了减少母血中高HBV含量,减少宫内感染及免疫失败的发生,有不少学者采用抗病毒药物与被动免疫联合进行阻断。王丽等[20]对HBsAg阳性且准备怀孕的妇女,予以拉米夫定100mg/d口服3个月,停药3个月后妊娠成功者在孕中、晚期予以HBIG;对照组未服用拉米夫定,仅在孕中、晚期予以HBIG。结果,拉米夫定组新生儿股静脉血中仅有7例抗-HBe(+)、抗-HBc(+),而对照组有1例新生儿HBsAg(+)、HBeAg(+),有12例新生儿抗-HBc(+)、抗-HBe(+)。证明应用拉米夫定联合HBIG乙肝患者孕妇能取得良好效果,因为拉米夫定是一种对HBV具有很强抗病毒活性的核苷类似物,通过竞争性压抑HBV-DNA聚合酶及参与到新的HBV-DNA链合成过程中,终止新链合成,携带HBV的孕妇产前服用拉米夫定可有效降低HBV宫内感染发生率。有学者[21]曾对8名经检测血清HBV含量较高的孕妇于妊娠最后4周每日口服拉米夫定150mg,所产婴儿及时应用HBIG进行被动免疫,结果发现7名婴儿均产生抗-HBs,提示抗病毒药物与HBIG联合阻断虽不能阻止HBV的感染,但能够明显提高新生儿HBsAg转换率。
【】
    [1]王建设,朱启钅容.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研究进展[J].中华肝病杂志,202,10(4):308-310.

  [2]方益荣.HBV宫内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D].合肥:安徽医科大学硕士学位,2005.

  [3]张平,朱理氓,张玉荣,等.孕期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的临床观察[J].天津医药,2004,32(4):217-218.

  [4]侯玉娜.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情况分析[J].职业与健康,2003,19(1):138.

  [5]杨丽娟.孕妇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抗原抗体检测与胎儿宫内感染的关系[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2,42(2):58-59.

  [6]闫永平,徐德忠,王福生,等.HBV宫内传播与胎盘感染的关系[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98,13(2):191-195.

  [7]刘颖琳,邝健全,张睿,等.胎儿感染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37(8):465-468.

  [8]梁浩,邹质彬,郭湘碧,等.广西孕妇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及其危险因素的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1996,16(3):251-253.

  [9]闫永平,李端,徐德忠,等.不同孕期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率差别的荟萃分析[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2,23(9):854-856.

  [10]刘伟,赵伟,刘蝉,等.HBV感染孕妇死胎组织中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的检测[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37(12):740-742.

  [11]苏海霞,闰永平,徐德忠,等.宫内传播中乙型肝炎病毒前SIS区基因序列分析[J].公共卫生,2003,19(7):770-772.

  [12]顾绍庆,朱启榕,余蕙,等.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易感性的关系[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4,12(9):538-539.

  [13]余蕙,朱启铭,顾绍庆,等.IFN-γ+874基因单核普酸多态性与宫内HBV感染易感性关系的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04,42(6):421-423.

  [14]王素萍,孔宪毅,薛淑莲,等.HLA-DR抗原与HBV宫内感染的关系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03,19(7):772-774.

  [15]赵孟陶,孟素芹,何丹那,等.宫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新生儿发育指标的观察[J].中华儿科杂志,1998,36(4):224-225.

  [16]胡毅文,刘惠明,袁静,等.国产及进口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阻断乙型肝炎母婴垂直传播效果的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02,40(12):733-735.

  [17]刘颖,庄依亮.产前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阻断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1999,18(2):156-158.

  [18]刘海英,单瑞芹,李晓梅,等.乙型肝炎病毒母婴垂直传播与Th1/Th2型细胞因子相关性研究[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3,19(4):230-232.

  [19]周秀莲,周媛婷.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与干预研究的进展[J].医药产业资讯,2006,3(20):149-150.

  [20]王丽,曾仪岚,胡蓉.拉米夫定配合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宫内感染观察[J].四川医学,2002,23(12):1295-1296.

  [21]Van Zonneveld M, Van Naned AB, Niester HG, et al. Lamivudine treatment during pregnacy to prevent perinatal transmiss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J]. Viral Hapat,2003,10(4):294-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