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条辨》药物特殊煎服法探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未知 时间:2010-07-12

  《温病条辨》被誉为“温病之津梁”,是清代温 病大家吴鞠通在继承叶天士学术成就的基础上参 古博今,结合临证经验所著。全书共收录208方, 皆药味精炼,配伍严谨,至今仍为临床广泛应用。 药量、煎服法是否得当,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 吴氏亦非常重视药物煎煮及服用方法,每首方后 均对药物的煎煮、服法等都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其中蕴含的性和实用性,对临床都有很大的 指导意义。综述吴氏所注,《温病条辨》中对药物的 煎煮及服用有特殊要求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 面。代写
       煎药方法 1.1特殊的溶媒一般煎服药均以普通洁净水 为溶媒,《温病条辨》大部分方亦是如此,但亦有例 外。一为甘澜水,“饮家阴吹,脉弦而迟,不得固执 《金匮》法,当反用之,橘半桂芩枳姜汤主之”(下焦 篇51)。并注“以甘澜水十碗,煮成四碗,分四次, 日三夜一服,以愈为度”。吴氏遣方用药深受仲景 影响,其煎服药法亦是如此,张仲景在“茯苓桂枝 甘草大枣汤”中也以甘澜水来煎药。并注甘澜水 法:取水二升,置大盆内,以杓扬之,水上有珠子五 六千颗相逐,取用之。李时珍[1]396认为:“甘澜水即 流水,甘,平,无毒。其外动而性静,其质柔而气刚, 与湖泽陂塘之止水不同。主治病后虚弱,扬之万 遍,煮药最验。”此处用甘澜水取其性行不滞,不助 水邪,以助利水之功。在三仁汤方中针对湿性氤氲 粘腻难解之性,亦以甘澜水煎药,取其走而不守, 达到宣中通下的目的。 二为急流水,虞抟[2]认为“急流水者,湍上峻 急之流水也,以其性速急而达下”。
        吴氏在椒桂汤 方中用急流水煎药,自注为“水用急流,驱浊阴使 无留滞也。”寒湿在表,浊阴与肝气郁结于里,表里 俱急,故以急流水煮以增强驱除浊阴的功效。对于 阳明暑温水结在胸之小陷胸加枳实汤证亦用急流 水煎服,正是取其下行之性。 三为百沸汤,百沸汤又称麻沸汤,即滚开的沸 水。《伤寒论》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俱以麻 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作其煎药法。李时珍 [1]407 曰:“张仲景治心下痞,按之濡,关上脉浮,大 黄黄连泻心汤,用麻沸汤煎之,取其气薄而泻虚热 也。”尤在泾[3]对附子泻心汤煎以麻沸汤分析道: “其渍寒药,别煮附子取汁合和与服,则寒热异其 气,生熟异其性,药虽同行,而功则各奏,乃先圣之 妙用也。”吴氏在五苓散方煎服法中,指出“共为细 末,以百沸汤和,每服五钱,日三服。”五苓散加防 己桂枝薏仁方也以百沸汤和服,不用煎煮而取滚 开的沸水和之,正如陈修园[4]在评析五苓散用百 沸汤时所说“最妙在不用煮而用渍,仅得其无行之 气,不重其有形之昧,使气味俱薄”,以利于其发挥 通利三焦而行膀胱之气。
        四为苦酒,苦酒即米醋,“温病入少阴,呕而咽 中伤,生疮不能语,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下焦篇 26)。”吴氏在温病少阴病咽中生疮中的方药和煎 服法来源于《伤寒论》原方,苦酒可敛疮消肿,正如 吴氏自注云:“然半夏之功能,全赖苦酒,摄入阴 分,劫敛疮,即阴火沸腾,亦可因苦酒而降矣,故以 为名。” 五为蜂蜜,蜜剂具有解毒、缓和药性的作用, 对于一些毒性较大、峻猛之品,吴氏通常以蜜为 丸,如在九痛丸方中为缓生狼牙、巴豆毒烈之性, 选择以蜜为丸。 六为米汤,亦称白饮,米汤和粥本为同源,皆 具益胃之性,张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 均有以米汤或稀粥和服药物。刘渡舟[5]在《伤寒挈 要》中对半夏散中白饮注为“白饮即米汤,性甘温, 和药内服,可健脾胃,益津气,扶正以祛邪,且可制,主要从事温病学的研究。半夏、桂枝之辛燥,以防劫阴。”吴氏分别在桃花粥 方(下焦篇24)和加味参苓白朮散方(下焦篇76) 予粥和米汤服之,亦取益胃之意,如吴氏所说:“引 以香粳米,亦以其芳香悦土,以胃所喜为补也。上 下斡旋,无非冀胃气渐醒,可以转危为安也。” 七为酒剂,酒不仅是良好的溶剂,可使药物有 效成分更易溶解,而且本身就具有温经通络、调和 气血之药效。吴氏在天台乌药散方中取黄酒和服, 可增强其暖肝散寒,行气止痛之效。鳖甲煎丸方源 于《金匮要略》(下焦篇59),吴鞠通采用原方,以 清酒浸之取其活血通经之意。 八为姜汤,姜汤具发散风寒、温中止呕之效, 吴氏在天台乌药散方指出“不能饮者,姜汤代之”, 姜汤在此既有散寒之效,又有缓和巴豆烈性之功。 在椒桂汤方提到“不汗服第二碗,接饮生姜汤促 之”则是发汗之意。
         特殊的煎药方法徐大椿[6]189云:“煎药之 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并言“须将 古人所定煎法,细细推究,而各当其宜,则取效尤 捷。”吴鞠通对煎药方法亦十分讲究,其煎药法主 要有以下几种。 一为煎煮时间,吴氏对解表药物均强调不宜 久煎,因此类药物含挥发油成分,久煎必疗效降 低。活人败毒散方“煎至七分,顿服之。”银翘散煎 服“待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煎”。并指出“肺气取 轻清,过煎则味厚而入中焦矣”。“香气大出,即取 服,勿过煮”已成为为解表剂煎煮火候的通则。 二为煎药顺序,当涉及到某些特殊药物或需 要增强、减弱某种药物的功效时,吴氏对于药物煎 煮的先后顺序很讲究。小定风珠“先煮龟板、淡菜 得二杯,去滓,入阿胶,上火烊化,纳鸡子黄,搅令 相得,再冲童便,顿服之。”竹叶玉女煎“先煮石膏、 地黄得五杯,再入余四味”。龟板、淡菜、石膏、地黄 都属质重难煎之品,宜当先煎。阿胶若与药同煎会 增加汤剂的粘稠度而容易导致药与锅粘在一起或 或糊锅而影响药效,因此应“上火烊化

        茵陈蒿汤 “先煎茵陈减水之半,再入二味”,以增强茵陈清 热、利湿退黄作用。此法当仿仲景,其在茵陈蒿汤 煎服法中亦强调先煮茵陈,并在后注云“小便当 利,尿如皂角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病从小便去 也”。徐大椿[6]284说“先煮茵陈,则大黄从小便出, 此秘法也”,此言甚是。麻杏石膏汤、小青龙汤煎服 时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此主药先煎之 法。亦有认为麻黄先煎可减少其副作用,研究 亦证实,麻黄煎煮时所溶出的蛋白类凝析成的泡 沫中所含植物蛋白有引起心烦呕吐的副作用。 三为煎汤代水,吴氏对于一些清轻而用量大、 体积大、吸水量大之品常常以其煎汤代水,再去煎 其它药物。如银翘散、普济消毒饮去升麻柴胡黄芩 黄连方均先煎鲜苇根,再以苇根汤煎其他药物,此 两方均为轻清之剂,不宜久煎,然煎煮时间过短, 苇根药性未尽出,故宜先煎苇根。
2服药方法 服药之法亦与疗效关系密切,徐大椿[6]189认 为“病之愈不愈,不但方必中病,方虽中病,而服之 不得其法,则非特无功,而反有害,此不可不知也” 吴氏对于药物服法的列举也是非常详尽,强调服 法应依病情临证灵活应用。其特殊服法主要体现 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因人因体质而异。年龄不同,服药剂量不 同,安宫牛黄丸方“大人病重体实者,日再服,甚者 日三服,小儿服半丸,不知,再服半丸。”即使成人, 因体质强弱不同,体质强壮者用量可重,体质虚弱 者用量宜轻,控涎丹“壮者加之,羸者减之,以知为 度。”
       九痛丸“强人初服三丸,日三服,弱者二丸”莫 不如此。 二是攻伐或峻猛之剂得效减后服或中病即 止,即所谓多备少服之法。如五承气汤“先服一杯, 不知再服”,桃仁承气汤、抵挡汤等“得下利,止后 服”,茵陈蒿汤、冬地三黄汤“以小便得利为度”。白 虎汤“病退,减后服”,白虎加桂枝汤方“中病即已” 等均是为防耗伤正气,中病即止之意。 三是顿服。顿服之法本为急证、重证而设,张 仲景在危急病证的,多采用大剂顿服以抑制 病势,如干姜附子汤、瓜蒂散等。正如李东垣[7]所 谓“病在上不厌频而少,在下不厌顿而多,少服则 滋荣于上,多服则峻补于下”。而吴鞠通对顿服之 法却有新解,如桑杏汤“顿服之,重者再作服”。为 何要用顿服,正如吴氏自注所言:“轻药不得重用, 重用必过病所,再一次煮成三杯,其二三次之气味 必变,药之气味俱轻故也。”此外在牛乳饮、桃花粥 方中也用顿服之法,盖有急而用之之意,而在小定 风珠中以“水五杯,先煮龟板、淡菜得二杯,去滓, 入阿胶,上火烊化,纳鸡子黄,搅令相得,再冲童 便,顿服之。”可能考虑到药物让人有不适感,患者 不如一次服用。 四为服用次数增加或频服。温病条辨中药物 服用大多为日二服或三服,然而亦有例外,对于病 情较急、病势较重或病在卫分可望速解者均增加 服用次数,即为急追多服之法。如银翘散“病重者, 第4期鲁玉辉:《温病条辨》药物特殊煎服法探析53约二时一服,日三服,夜一服;轻者三时一服,
日二 服,夜一服。”普济消毒饮去升麻柴胡黄芩黄连方 “约二时一服,重者一时许一服”。减味竹叶石膏汤 方“一时服一杯,约三时令尽”,因其势甚急,故以 辛凉透表重剂,逐邪外出则愈。临床实践证明急追 多服之法在外感急症的治疗中是能明显增加疗效 的。 五为凉服。一般中药均用温服之法,在温病条 辨中有两方吴氏注明凉服,分别是五汁饮和椒附 白通汤,五汁饮为甘寒养阴之剂,其凉服取其甘寒 救液之意。椒附白通汤为寒湿困遏脾阳,浊阴凝聚 之证而设,因其方中却有大辛大热之品,故凉服可 减附子、川椒、干姜之热。 六为露服。汪昂[8]谓“露能解暑,故白露降則 处暑矣。疟必由于暑,故治疟药,露一宿服”。露姜 饮为太阴脾疟虚寒轻证之方,其露一宿服作用正 如吴氏所言:“其退邪之妙,全在用露,清肃能清邪 热,甘润不伤正阴,又得气化之妙谛。”

:
[1]李时珍.本草纲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2]虞抟.医学正传[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2:14.
[3]尤怡.伤寒贯珠集[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7:49.
[4]陈修园.长沙方歌括[M].上海:上海技术出版社,1963: 61.
[5]刘渡舟.伤寒挈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269.
[6]徐大椿.徐大椿医书全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
[7]张瑞贤.本草名著集成[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15.
[8]汪昂.本草备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16-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