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脉灵注射液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0-07-12

              作者:李琳玲,许玲,周霞,王志斌
[关键词]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蝶脉灵;注射液;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发病原因尚不明确,缺乏有效的针对性治疗。近年来,我院应用蝶脉灵注射液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自1999年3月~2004年12月在我科经眼底荧光造影确诊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患者101例,不合并其他疾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3例(53只眼),右眼35例,左眼18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37岁(20~48)岁;对照组48例(48只眼),右眼26例,左眼22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13例,平均39岁(19~45岁)。

  1.2  方法

  治疗组:采用蝶脉灵注射液(吉林通化长白山药业公司生产)20 ml,加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注射,每日一次,14 d为1疗程。对照组采用维脑路通0.4 g加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注射,每日一次,14 d为一疗程。两组均配合常规治疗:能量合剂一组静脉注射,每天一次。

  1.3  疗效判定

  疗效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四类。判定标准:①痊愈:视力或矫正视力恢复至1.0以上或恢复至发病前的视力,眼底黄斑区水肿消退,中心凹反光恢复,渗出全部吸收,临床症状基本消失。②显效:视力或矫正视力恢复至0.7~0.9或较发病前的视力提高3行以上,眼底黄斑区水肿明显减轻,中心凹反光轻微弥散,渗出部分吸收,临床症状明显改善。③有效:视力或矫正视力恢复至0.5~0.6或较发病前视力提高不足3行,眼底黄斑区水肿有所减轻,中心凹反光比较弥散,渗出部分吸收,临床症状有所改善。④无效:视力或矫正视力仍低于0.5或视力无提高,眼底黄斑仍然水肿,中心凹反光消失,渗出未吸收,临床症状无改善。治疗前、治疗中(治疗1周)和治疗后均作视力和眼底检查。将治疗前、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和检查结果作比较。

  1.4统计方法
 
  采用χ2检验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痊愈加有效/总人数)的差异,采用秩和检验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中痊愈病例疗程的差异。

  2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

  蝶脉灵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见表1。两组间总有效率经χ2检验,χ2=5.17,p<0.05,有显著性差异,即认为蝶脉灵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2.2两组痊愈病例疗程的比较

  蝶脉灵治疗组与对照组痊愈病例疗程的比较见表2。两组间痊愈病例疗程经秩和检验,u=3.32,P<0.05,有显著性差异,即认为蝶脉灵治疗组疗程缩短。

  表1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效果比较(略)

  表2  治疗组和对照组痊愈病例疗程比较(略)

  3  讨论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病因尚不明确,最新的观点认为其初发病理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屏障的破坏,含有较多蛋白质的液体由脉络膜毛细血管渗漏,积聚到黄斑区,使神经感觉层脱离,视功能产生障碍[1]。由于该病确切的发病原因不明,临床上无特效药物治疗,且病程长,对患者工作生活影响较大。蝶脉灵注射液是以天然草本植物苦碟子为原料提取的静脉注射液。其主要有效成分为腺苷和异黄酮,其药理作用有扩张滋养神经血管、减轻血管痉挛、增加血管的血流量,保证充分的滋养作用,为神经上皮层细胞的修复提供一个基础的条件。有研究表明[2],腺苷和腺苷A3受体的作用增加抗氧化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等的活性,清除再给氧时产生的氧自由基,发挥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从而有效的降低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的缺氧状态造成的组织损害,实验还表明[3]组织缺血缺氧时兴奋性氨基酸(EAA)释放,可刺激NO的产生。从而使神经细胞死亡,腺苷可以通过抑制EAA的释放在调节NO的产生上起一定的作用。蝶脉灵注射液可通过上述作用机制减轻因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屏障的破坏所造成的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的损害,促进视功能的恢复。同时蝶脉灵注射液还可改善组织局部微循环,促进视网膜水肿的吸收。经蝶脉灵注射液治疗的53例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视功能恢复和黄斑水肿,渗出吸收较对照组明显增快。因此使用蝶脉灵注射液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有一定疗效,但本组例数有限,有待临床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理及副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李风鸣,主编.眼科全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2 267-2 271.    

  [2]     徐  艳,张晓琴,章军建.腺苷及其受体与缺血性脑血管病[J].卒中与神经疾病.2000;7(3):190.    

  [3]     郑  悦,辛世萌,聂志余.蝶脉灵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J].临床药和治疗学.2001;6(3):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