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例心律失常患者长程心电图检查结果的分类分析和临床意义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胡新枝 曾祥生 时间:2010-07-12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种类﹑不同数量﹑不同年龄发生的心律失常的特点及,为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心律失常患者96例,根据年龄分2组,40岁以下组33例;40岁以上(含40岁)组63例。结果 年龄层次不同,其心律失常的临床意义也显著不同。40岁是明显的分水岭。结论 种类相同但发病年龄不同的心律失常患者,其发病原因不同,治疗方案及预后也不同。长程心电图检查对于心律失常可作出准确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确定心律失常与日常生活及自觉症状之间的关系,还可了解不同的心脏病引起的心律失常的发作特点。 
[关键词] 心律失常 长程心电图 临床意义 

[Abstract] Object To evaluat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regularity of arrhythmia occurred in different kinds and in different quantity and in different age, providing the reliable basis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hysician. Methods 96 patients with arrhythmia a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in according to age (<40y n=33, ≥40y n=63). Result In different ag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arrhythmia is different obviously. 40 year old is the demarcation line. Conclusion Holter can make exact analysis for arrhythmia in quality and quantity. The same kind arrhythmia occurred in different age, its causes and management and consequence is different. 
[Key words] Arrhythmia Holter Clinical significance. 
2004年6月~2005年12月,长程心电图检查心律失常患者96例。根据发病年龄及心律失常的种类进行分类分析,探索其发生的规律及临床意义。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1. 对象 心律失常患者96例,根据年龄分2组,40岁以下组33例(男20例女13例);40岁以上组(含40岁)63例(男37例女26例)。 
2. 方法 使用Century C 3000 Holter System (version 2.00)。 
3. 诊断标准 窦性心动过缓:长时间内心率在45~55次/分[1];频发室性心律失常:室性期前收缩>30次/分;频发房性心律失常:房性期前收缩>30次/分;心脏停搏:R&not;-R>2000ms[2] 
结果 
1. 40岁以下组33例(见表1),其中窦行心动过缓11例(33.3%);频发室性心律失常18例(54.5%);频发房性心律失常4例(12.2%)。窦缓者和室性心律失常者既无自觉症状,也无任何合并症,一般经健康体检发现。.房性心律失常者皆因胸闷﹑心悸不适等就诊,有病毒感染病史。 
2. 40岁以上组(含40岁)63例(见表2),其中窦性心动过缓9例(14.3%);频发室性心律失常24例(38.1%);频发房性心律失常18例(28.6%);心房颤动12例(19.0%)。63.6%的窦性心动过缓患者是因有其他合并症使用β受体阻滞剂所致;83.3%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72.2%的房性心律失常患者和75.0%的心房颤动患者合并有高血压﹑ 高血脂﹑ 高血糖。 

40岁以下心律失常患者综合信息表1 
例 % 早搏数量 症状 合并症 随访 
窦性心动过缓 11 33.3 无 无 无治疗 
室性心律失常 18 54.5 8033 ~ 38500 无 无 7例行射频消融术 
房性心律失常 4 12.2 2000 ~ 5000 胸闷、心悸 病毒感染 抗病毒、消炎、营养心肌 

40岁以上心律失常患者综合信息表2 
例 % 早搏数量 症状 合并症 随访 
例 % 
窦性心动过缓 9 14.3 无 7 63.6 调整或更换原来使用的药物 

室性心律失常 24 37.3 1000 ~ 5000 胸闷、心悸 20 83.3 1.治疗原发病 
2.抗心律失常 
3.行冠脉支架术搭桥术(3例) 
4.安装永久起搏器(3例) 

房性心律失常 18 28.6 1000 ~ 5000 胸闷、心悸 13 72.2 1.治疗原发病 
2.抗心律失常 
3.行冠脉支架术搭桥术(2例) 

心房颤动 12 19.0 6例心脏停搏 胸闷、心悸 9 75.0 1.治疗原发病 
2.安装永久起搏器(6例) 


 

讨论 
1. 窦性心动过缓 无症状窦性心动过缓者,无论其年龄大小,检查均未发现心脏停搏现象。因此无需。但对因使用各种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胺碘酮﹑钙通道阻滞剂或洋地黄等药物)所致的窦性心动过缓者,需及时调整用药,避免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3]。现实生活中许多无任何症状的窦性心动过缓的年轻人在求职时常被聘用单位以“体检不合格”拒之门外,这显然是不的。 
2. 频发室性心律失常 小于40岁患者18例(男11例女7例),室性期前收缩数量在8033~38500次/全程。其中13例(72.2%)室性期前收缩起源于右是流出道,属功能性心律失常[4]。患者平时无症状,多因健康体检发现,其发生频率与活动﹑休息无关,发生原因可能与先天性异位起博点的存在有关。药物疗效差,选择射频消融术疗效在80%以上[5]。7例已行射频消融术,除1例失败外,其他6例疗效显著。大于40岁(含40)患者24例(男15例女9例),室性期前收缩数量在1000~5000次/全程。室性期前收缩表现为多源﹑多形,其发生频率与活动﹑休息有明显关系。其中20例(83.3%)患者合并有高血压﹑高血脂或糖尿病。这类患者一般有器质性心脏病。3例安装了永久起搏器,3例行冠脉支架术或搭桥术。临床工作中如碰到有导致心脏病的危险因素存在,同时出现频发室性期前收缩,要引起高度重视,给予积极安全有效的治疗。当然,治疗的目的是减轻症状,控制原发病,而不是消除室性期前收缩。 
3. 频发房性心律失常 小于40岁患者4例(男2 例女2例)房性期前收缩数量在1000 ~ 5000次/全程,其发生频率与活动﹑休息有明显关系,皆因心慌﹑胸闷等不适就诊,询问病史,一月内有病毒感染史。显然,频发房性心律失常与病毒感染有关。应及时给予抗病毒﹑消炎﹑改善心肌营养代谢等综合治疗,预后良好。大于40岁(含40)患者18例(男9例女9例),房性期前收缩数量在1000~5000次/全程,其中13例(72.1%)患者合并有高血压﹑高血脂或糖尿病。患者无自觉症状时,仅需去除诱因和治疗原发病,如有明显症状时,再给予抗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有3例病人因冠脉堵塞行冠脉支架术,心肌供血得到改善后,房性期前收缩数量显著减少。所以,治疗原发病才是治疗频发房性心律失常的首选。 
4. 心房颤动 12例(男10例女2例),年龄均在40岁以上。因心房颤动伴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致多次心脏停搏6例(50%),均已安装永久起搏器。另有3例(20%)已死亡。心房颤动是心脏病进展的指征,其预后更依赖于基础心脏病的进展。 
经分析发现,种类相同但发病年龄不同的心律失常患者,其发病原因不同,治疗方案及预后也不同。长程心电图检查对于心律失常可作出准确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确定心律失常与日常生活及自觉症状之间的关系,还可了解不同的心脏病引起的心律失常的特点。 

[1] 李仁立.王琳.心律失常临床诊治.第一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24.29. 
[2] 李仁立.王琳.心律失常临床诊治.第一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21.11—19. 
[3] 叶任高.内科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78.20. 
[4] 张文博.张晓梅.心电图诊断手册.第二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386.2. 
[5] 李仁立.王琳.心律失常临床诊治.第一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8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