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例AIDS患者死因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0-07-12

                 作者:成骢,姚文虎,魏洪霞,池云

[摘要]目的: 艾滋病(AIDS)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其感染的认识。方法: 分析7例临床AIDS晚期病人的资料。结果:7例中经输血感染3例,性接触感染2例,吸毒1例,感染途径不详1例。7例患者在发病后出现发热7例,消瘦7例,腹泻2例,皮疹2例,全身淋巴结肿大1例。所有患者均出现机会性感染症状。7例患者以严重肺部及全身感染最常见,其次为卡氏肺夹虫肺炎和口腔及消化道念珠菌感染。死于感染性休克3例,呼吸衰竭1例,多发性脑脓肿1例,全身衰竭1例,自缢1例。结论:艾滋病患者机会性感染较为常见,也是其主要致死原因之一,应及时进行高效抗逆转录病毒(HARRT),必要时要进行心理疏导。

  [关键词]艾滋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机会性感染

  我国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已超过60万人[1]。目前,我国已进入HIV/艾滋病(AIDS)快速增长期。AIDS是由HIV感染引起,临床以免疫缺陷和机会感染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患者均在一定病程(一般2~10年)经过急性期、无症状期、AIDS期,最终因各种机会感染或肿瘤而死亡。我院感染科自2001年1月~2006年1月共收治住院AIDS患者39例,现将7例AIDS死亡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所有住院AIDS患者诊断均符合HIV/AIDS国家诊断标准[2],7例死亡患者均处于临床AIDS晚期。该7例患者经输血感染3例,性接触感染2例,吸毒1例,感染途径不详1例;其中男2例,女5例;年龄12~67岁,平均374岁;职业医生1例,护士1例,学生1例,农民1例,个体经营户2例,机关干部1例。住院日为1~72 d,平均住院日267 d。2例患者仅在手术中输血1次,其病程分别为6年和8年,其余因有反复输血史、吸毒史、冶游史,感染时间不明而难以确定病程。自临床发病到死亡的时间为1~16个月,平均时间为6个月。

  12  临床特征7例患者在发病后出现发热7例,消瘦7例,腹泻2例,皮疹2例,全身淋巴结肿大1例。所有患者均出现机会性感染。3例卡氏肺囊虫肺炎(PCP)中,死亡1例,好转1例,治愈1例;2例念珠菌感染均治愈;死于多发性脑脓肿、胰周脓肿、消化道出血各1例;1例神经网膜炎(CMV感染)好转;4例严重感染中,死亡3例,治愈1例。7例患者以严重肺部及全身感染最常见,其次PCP和口腔及消化道念珠菌感染。念珠菌感染及PCP、CMV感染治疗效果较好,一般不引起死亡,而严重感染、局灶的脓肿、消化道出血预后极差,往往成为临床死亡原因。

  13  辅助检查7例AIDS死亡患者白细胞均减少。其中3例患者入院不足12h即死亡,未进行肝功能及淋巴细胞亚群检测;1例患者转氨酶曾一度升高,经治疗后转氨酶降至正常;余3例肝功正常。4例患者CD4+T淋巴细胞分别为149、112、4l、12μl-1,平均792μl-1,CD8+T淋巴细胞分别为183、115、149、338μl-1,平均196μl-1,结果显示,患者免疫功能水平极低。

  14  死亡原因死于感染性休克3例,呼吸衰竭1例,多发性脑脓肿1例,全身衰竭1例,自缢1例。

  2  讨论

  近年来,我国HIV感染率与AIDS发病率明显上升,目前对AIDS尚无根治方法,降低病毒量、提高机体免疫力是艾滋病成功的关键。AIDS 患者通常并非因为HIV感染直接致死,而是因为并发其他疾病而致死,其中机会性感染是主要致死原因之一。因此,早期诊断和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RRT)是提高HIV/AIDS患者存活率的关键。临床医师在工作中对长期发热、消瘦、免疫力低下的患者一定要注意检测HIV抗体。本组多发性脑脓肿患者半年来因发热、消瘦,辗转于各大内科,诊断为免疫系统疾病、败血症、全血细胞减少待查,给予激素及大量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后出现头痛、肢体麻木,行头颅CT检查发现多发性脑脓肿,准备手术治疗,术前检查发现HIV抗体阳性,转入我院时已神志不清,频繁抽搐,抢救11h无效死亡。若能及早发现,及时进行HARRT治疗,此患者是有生还希望的。另外,AIDS患者同时还并发其它传染性疾病,如丙肝等[3],这使得AIDS的治疗更为复杂。HIV感染人体后,主要侵犯CD4+T淋巴细胞,造成CD4+T淋巴细胞功能受损及大量破坏,致使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因此,CD4+T淋巴细胞计数是预示病情进展的最好标志。本组患者CD4+T淋巴细胞记数最高149μl-1,最低41μl-1,平均792μl-1。可见CD4+T淋巴细胞水平低下与病情恶化密切相关,是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近年发现CD4+T淋巴细胞<200μl-1者,严重机会感染发生率明显增加。本组中7例患者均有机会性感染,因机体抵抗力极差,虽经积极抗感染治疗,仍有3例死于感染性休克,1例因严重PCP引起呼吸衰竭死亡,1例有血友病史患者反复消化道出血,严重肺部感染,高热,进食少,最终死于全身衰竭。1例患者因与丈夫吵架后自缢于卫生间。由于来自社会、家庭的压力及方面原因,许多患者都曾有过轻生的念头。加大AIDS知识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AIDS认识水平,对建立关爱、不歧视AIDS感染者的社会环境有十分重要的作用[4]。因而,真正做到关爱病患,加强心理疏导,对于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强对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提高存活率,延长生存时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1]李兴旺,程荷荷,何云,等 艾滋病482例临床分析[J].  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1, 1 (3): 129132

  [2]白雪帆,张树林艾滋病的诊断与治疗[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6

  [3]姚文虎,赵伟,赵红,等艾滋病合并丙型肝炎的临床与治疗[J].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25(2):107109.

  [4]石健,袁曼虹,陈世海,等. 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行为的相关性研究[J]. 广西预防医学,2005,11(2):77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