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频彩色多普勒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秦绍容 时间:2010-07-12

  关键词:高频彩超;乳腺肿块;超声诊断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CDFI)超声显像(高频彩超)在乳腺肿块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对在我院住院85例98个进行高频彩超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肿块。结果:高频彩超检查的85例乳腺肿块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5.9%,特异性92.2%,敏感性55.3%。结论:高频彩超在乳腺肿块的检查中,能直接或间接显示病变的结构,对肿块的良恶性提出初步诊断。是诊断乳腺肿块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随着高频彩超的应用,乳腺肿块的检出率越来越高,很多地方乳腺检查已列为健康体检的项目.而区分肿块的良恶性又是摆在超声医生面前一个严峻问题。笔者现将85例乳腺肿块患者彩超检查结果回颐性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收集2001年1月至2006年1月,在本院住院的乳腺肿块患者85例,年龄19~64岁,平均42岁,全部为女性患者,均行高频彩超检查。所有病例均于超声检查后3~7d经手术治疗并行病理细胞学检查,其中良性肿瘤55例,恶性肿瘤30例,肿块最大58mm×47mm,最小8mm×7mm,共计98个结节。
  
  1.2 方法
  所用仪器为日立EUB-6000型彩色超声诊断仪,采用频率为7.5~10MHz的宽频高频探头。患者均取仰卧位,充分暴露双侧乳房,以乳头为中心,按顺序从1~12点呈放射状多切面扫查乳腺。首先用B超模式对双侧乳腺进行检查,观察乳腺的厚度、内部回声、边界、肿块大小形状、性质、活动度等.然后再启用彩色多普勒,观察乳腺及肿块的血流情况、阻力指数、血流速度等,最后常规扫查双侧腋窝淋巴结情况。检查的同时,启用超声工作站,对可疑病灶进行采图、以及分析诊断。
  
  1.3 超声对乳腺肿块检查
  主要包括肿块的形状、边界,内部回声及钙化情况,肿块的后方回声、侧方声影,纵横比,腋窝淋巴结,肿块的活动度,血液供应及动脉频谱情况。区别肿块的良恶性,其鉴别要点如下:
  恶性的二维超声学特点:肿块边界不清晰或毛刺,外形不规则或分叶状、蟹足状,内部回声不均匀,部分肿块内部可见针尖样簇状钙化斑,肿块有组织粘连而活动度差,前后径大于横径,后方回声衰减明显。彩色多普勒:肿块内部血流丰富,呈Ⅲ级血流信号,肿块内部血流呈高速高阻型样血流信号。
  良性的二维超声学特点:肿块边界清晰可见包膜回声,形态规则呈椭圆形,横径大于前后径,内部回声尚均匀,肿块活动度大,与浅表组织及深部结构分界清。彩色多普勒:肿块内部可见条状血流信号,走向,为低速低阻型血流信号。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手术病理结果为诊断金标准,分别计算高频彩超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
  
  2 结果
  
  2.1 病理检查
  85例98个肿块结节全部经高频超声检出,检出率100%,其中呈单发性55例,多发性30例。98个乳腺肿块全部手术治疗,病理检查结果:良性组55例68个肿块,其中乳腺囊肿17个结节,乳腺纤维腺瘤40个结节,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6个结节,纤维囊性乳腺病3个结节,乳腺炎2个结节。恶性组30例共30个结节性肿块,其中浸润性导管癌19个结节,导管原位癌5个结节,髓样癌4个结节,粘液性腺癌2个结节。


  2.2 乳腺癌高频彩超影像主要表现
  乳腺肿块内有典型的二维超声学特点、肿块内血管增多、血流呈高速高阻型血流频谱及肿块内部针尖样簇状钙化斑。肿块的血流情况:恶性组肿瘤供血:0级血管2例占6.7%,I级血管4例占13.3%,Ⅱ级血管8例占26.7%,噩级血管16例占53.3%;良性组肿块中供血:0级血管20例占36.4%,I级血管34例占61.8%,I级血管1例占1.8%,没有I级血管患者。利用脉冲多普勒(Pw)测量肿块血流:恶性组肿瘤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PSV)>20cm/s者24例占80.0%,良性组肿块动脉PSV均小于15cm/s;恶性组肿瘤中血管阻力指数(RI)>0.7者27例占90.0%,良性组肿块RI均小于0.7。
  二维超声声像图:①恶性组肿块中针尖样簇状钙化斑者23例占76.7%,良性组肿块仅有6例斑片状钙化斑,未见针尖样簇状钙化斑。②腋窝淋巴结肿大,良性组除2例乳腺炎患者有腋窝淋巴结肿大,其他病例未见腋窝淋巴结肿大。而恶性组有23例腋窝淋巴结肿大占76.7%。③肿块的活动性,恶性组中26例活动性较差,而良性组中仅有8例活动性较差。
  
  2.3 高频彩超定性诊断情况
  良性组超声诊断为良性47例,误诊为恶性8例;恶性组超声诊断为恶性26例,误诊为良性4例。本组病例超声诊断的敏感性55.3%(26/47)、特异性92.2%(47/51)、准确率85.9%(73/85)。
  
  3 讨论
  
  3.1 乳腺疾病的诊断方法
  触诊、X线、红外线、造影、MRI等检查都有一定局限性,唯有高频彩超检查图像清晰、准确度高、费用低、无创伤无副作用,可以重复检查。
  
  3.2 肿瘤的生长、及转移都依赖于动脉的供血
  血管的生成存在生理和病理的过程,其形态及分布有一定的,受新生血管诱生剂及抑制剂的调节,生理状态下两者处于动态平衡,肿瘤血管生成是受多种血管因子调控_1]。由于恶性肿瘤分泌的血管生成剂增多,肿瘤内血管增多,形态多样,扭结成网,呈现不规则分布,血管阻力指数明显高于良性肿瘤。有报道,以阻力指数(R1)≥0.70为临界值鉴定乳腺肿瘤的性质。本组病例中恶性组30例中有27例患者呈高速高阻型血流信号,RI值大于0.70。应用CDFI检测肿块的血流情况,可作为诊断肿瘤良恶性的重要依据。一般将病变内血管的丰富程度分为四级:0级,病灶内未见血流信号;I级,少量血流,可见1~2处点状血流;I级,中量血流,可见1条主要血管,其长度超过肿块的半径或见几条小血管;I级,血管丰富,可见4条以上血管,或血管相交成网状。良性肿瘤一般为I级血流,恶性肿瘤多为I级血流。
  
  3.3 肿瘤钙化灶是鉴别良恶性肿瘤的另一重要指标
  在高频声像图上钙化可分为三种类型:①微钙化斑,小于1mm的针尖样呈簇状强回声点,后方无声影。②粗钙化斑,大于1mm的强回声点后方伴声影。③弧形钙化,肿块表面或内部的弧形或环状强回声,后方伴声影。乳腺癌的钙化灶检出率较高,且较有特征性,典型的乳腺癌钙化呈簇状分布,数目较多且相对集中,呈砂砾样钙化。乳腺纤维腺瘤典型的钙化数目较少,直径多大于1mm,呈粗钙化或环状钙化为主。
  
  3.4 淋巴结
  淋巴结转移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恶性乳腺瘤出现淋巴结转移时,主要表现为腋窝淋巴结肿大,以短径增大较显著,淋巴结长径/短径<2,肿大的淋巴结近似球形,髓质的强回声消失,结构破坏,整个淋巴结内部呈低回声,内部和周边可出现丰富血流信号。根据有关文献报道,肿瘤直径大于2cm发生淋巴转移的机率较高。淋巴结转移是影响乳腺癌预后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淋巴结数目越多,预后越差,因此,及早发现淋巴结肿大,对临床的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高频彩超应用于乳腺疾病的诊断,为临床提供了许多客观可靠的诊断依据,不仅无损伤、无痛苦、无副作用,可重复检查,而且图像清晰,可以明确肿块的大小、性质、内部情况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并能预测肿块的良恶性。因此高频彩超已成为乳腺肿块的首选检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