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治中主任医师治疗肝病经验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0-07-12

                        作者:李景华,蔡丽威,李想,董治中

【关键词】  肝病 法当柔润 疏肝理脾 @董治中 老中医经验

  董治中主任医师,是吉林省名老中医,董老勤学不倦,熟读经书,尤对仲景学说的研究颇有心得,今仅就董老肝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1  肝非刚脏,法当柔润为要
       
  董老在肝病的诊治中疗效显著,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提出“肝非刚脏,法当柔润”的理论。

  1.1  肝喜条达而恶抑郁  肝为风木之脏,其气升发,喜条达而恶抑郁,肝气宜保持柔和舒畅、生发条达的特性,才能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肝气升发、柔和、舒畅,既抑郁不发,也不能亢奋过极,应以条达为顺。若肝气升发不及,郁结不舒,就会出现胸闷、胁肋胀痛、抑郁不舒等症状。如肝气升发太过,则可见急躁易怒、头晕目眩、头痛头胀等症状。

  1.2  肝为刚脏  肝具有刚强之性,其气主升主动,易亢易逆,被称为“将军之官”。肝主藏血,血属阴,其体阴柔;肝主疏泄,主升主动,其用阳刚,刚柔相济,阴阳和调,则肝的功能正常。

  1.3  肝体阴而用阳  肝为刚脏,以血为本,以气为用。肝为藏血之脏,血属阴,故肝体为阴;肝主疏泄,性喜条达,内寄相火,主升主动,故肝用为阳。

  2  肝病用药,酸苦甘辛为主
      
  《素问·脏气法时论》篇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补之,酸泻之。”仲景在《金匮要略》中亦指出:“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董老在治疗各种肝病中始终遵循这一原则。

  董老治疗肝病须首先选用甘味药,甘得阴阳中和之气,和调于四气五味之中,随补则补,随泻则泻,从温则温,从凉则凉,能补能和,能缓能润,可升可降,可浮可沉。有人认为湿阻中满者,不宜用甘味,因为甘能缓和补中,可助湿邪。殊不知甘有甘寒、甘温之别,甘辛、甘酸之分。若苓、术、薏苡甘温淡渗之剂,历来被视为湿家之要药。“辛甘发散为阳”,《内经》旨意甚明,润泽刚燥之用,故可缓和络脉之拘急,疏通气血,有益肝体而调肝用之效。肝以酸为泻,以辛为补。董老在治疗肝病过程中,应用酸味之药,应视其燥热是否伤阴,辛散是否太过,肝血是否耗伤,于甘寒、辛凉之中,酌加芍药、枣仁等酸收之品,敛阴保津,以达柔润肝体之目的。辛甘发散为阳,然而,辛有辛温、辛凉、辛热、辛寒之别,因为肝具少阳升发之性,辛温有助阳气之发散,辛凉可制少火之妄动。董老主张,条达肝用以辛温或辛凉为治,切忌辛温燥烈之品。辛燥之剂,妄用不仅耗散肝气,而又灼伤肝血,不可不慎。此外在辛甘之中,应佐以苦降,由于胆得凉则安,得热则溢,苦降可泄少阳胆腑之热,多数肝病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烦、口苦见证,此乃因少火妄动,胆气上溢,辛开之中佐以苦降,即发散疏泄之机,又清降妄动之火,一升一降,相辅相成。

  3  大法,疏肝理脾为上
      
  在药物处方的选用上,董老根据多年的实践认为,攻伐之法,不可妄用。尤其对一些慢性肝病的治疗,应以调养为主,三棱、莪术、枳实、枳壳之辈,皆能损伤肝脏之气血,犯虚虚之戒,在调理治疗肝病的过程中,加减逍遥散当为首选,因为逍遥散是调和肝脏阴阳气血的有效方剂,方中之当归、白芍甘酸化阴而养血柔肝;茯苓、白术甘温以和阳益气;柴胡、薄荷苦辛而凉,具有清热疏肝祛邪之用;甘草甘平,缓急和中。故可使肝脏之阴阳和谐,气血通畅,疏泄条达,故有逍遥之称。董老多年来,用之治疗肝病,只要临床上出现肝血不足,阴虚火旺,枢机不利,气失条达之见证,皆可加减应用,每多效验。
      
  肝病日久,每多瘀积之证,肝脏是贮藏血液之体,又有调节血量之用。久病气虚无力以帅血之运行,以致血液瘀积;即使是气滞血瘀,也必先有肝用不足的病理改变,因虚致滞,因滞致瘀的病理变化。故肝脏有瘀积之人在临床上,多出现形体消瘦,气短乏力,精神疲倦,胁下痞块等气虚血瘀之候。肝病瘀血则木衰土壅,可直接影响脾脏对血液的调节和统摄,因此血瘀成积即可单独发生在肝,又可同时发生在脾,或者肝瘀先后成积。在治疗法则上,宜以益气化瘀为主,软坚养血为佐。益气主以人参、白术,酌加山药、黄芪。化瘀主以丹参,酌加延胡索、郁金。软坚主以生牡蛎,酌加鳖甲、急性子。养血宜用当归,酌加芍药、何首乌。其它如三棱、莪术、青皮等,行气破瘀之品,当属禁用。董老主张,疏泄不可太过,太过则耗伤肝阴;补益切忌壅滞,以防阻滞气机;祛湿不可辛燥,辛燥则灼伤肝血;化瘀不可攻破,攻破则正气先衰;养阴不可滞腻,太腻则阻遏阳气而伤脾。

  4  臌胀治疗,气血阴阳为辨
      
  对于臌胀病,董老把本病分成气滞湿阻、肝脾失调、肝脾血瘀、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等证型。(1)气滞湿阻:症见乏力,腹胀,按之不坚,胁下胀满或疼痛,饮食减少,食后作胀,嗳气不适,小便短少,舌苔白腻,脉弦。治宜行气除胀,运脾利湿。方用胃苓汤加减。(2)肝脾失调:腹大胀满,叩之如鼓,胁下痞胀或疼痛,食少、纳呆、食后胀甚,嗳气或排气后腹胀减轻,小便量少,舌苔白腻,脉弦。治宜疏肝理气,运脾化湿。方用逍遥散加减。(3)肝脾血瘀:腹大坚满,脉络怒张,胁下痞块,面色黯黑,蜘蛛肝掌,神疲乏力,便溏或黑便,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脉弦细。治宜化瘀消积,健脾利水,方用大黄?虫丸加减。(4)肝肾阴虚:腹大如鼓,腹壁青筋明显,形体消瘦,下肢浮肿,尿少,口干咽燥,心烦急躁,舌质红降,少苔或光亮无苔,脉细数。治宜滋养肝肾,化瘀利水,方用一贯煎加减。(5)脾肾阳虚:腹大如鼓,脘腹撑胀,下肢肿甚,纳食少,神疲怕冷,腰膝酸软,尿少,舌质淡胖,有齿痕,苔白滑,脉沉细。治宜健脾温肾,化气行水,方用防己黄芪汤加减。
      
  臌胀的病情是由黄疸到黑疸,最后成为女劳疸,女劳疸除有身黄额上黑的症状外,尚有腹胀满如水状,大便黑而溏的症候。身黄、腹胀满等症,乃湿热蕴阻肝脾,输传运化之机失节所致,而额上黑、大便下血,乃肝脾之血络损伤、阴络伤故大便黑,这种肝脾气血两伤,正虚邪实的错杂证候,是血瘀为患,故用硝石矾石散之咸寒软坚,酸敛止涩之剂,意在软坚散结,以养肝体,酸敛固脱,以止后下之血,常用麦粥以调养脾胃而复液。董老根据此理,运用四君子汤,佐以甘温养血之当归,清热柔肝之板蓝根,软坚散结之急性子、生牡蛎治疗臌胀,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2]。

【】
    [1]陶小萍,夏 正.拉米夫丁联合丹参阻断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作用的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3):33.

  [2]樊冬梅,任宝琦,刘凤斌.中西医结合方案对慢性乙肝抗肝纤维化的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3):388?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