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的现代研究概况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陈凯佳 刘小斌 肖莹 时间:2010-07-12

【摘要】    名老中医邓铁涛教授将五行学说与脏腑学说相结合,提出了“五脏相关学说”。近年来,对五脏相关的研究在理论探讨、临床研究及实验探索方面均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关键词】  五脏相关;研究

  Abstract:The theory of correlation of five viscera was introduced by famous veteran teran doctors of TCM named Deng tie-tao,who succeeded and developed  the theory of five elements and entrails. Recently, many results were obtained on theory about correlation of Five Viscera, such as the discussion on Chinese medical science theory, clinical research and experiment.

  Key words:Theory of correlation of five;  Recent research;  Review
   
  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由我国名老中医邓铁涛教授提出[1]。五脏相关既保持中医五行学说与脏腑学说的合理内容,又借鉴了现代的方法论为指导,是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创新。本文就近年来对五脏相关的研究作一综述。

  1  理论探讨

  1.1 五脏相关源流探讨刘小斌[2]

  通过对《内经》“五脏相通”、汉代张仲景“五脏病”论、金元时期刘完素“五运主病”,以及明清医家提出的“五脏旁通”“五脏穿凿”、药性归经、五行相生子母相应之义、“五脏互相关涉”等理论学说比较研究,认为邓铁涛教授提出的“五脏相关”与上述理论有学术渊源。

  1.2  五脏相关的基本内容与特点郑洪等[3]

  认为,五脏相关的内容可包括:①中医五行学说落实于五脏:②以五脏为核心,同样保持五脏统属六腑、五体、九窍、五华等内容,其特点是整体、平衡和恒动;以系统和结构的观点认识五脏的相关性;以气血阴阳为五脏相关的信息单元和控制因子;以“症状-病机”的逻辑认识五脏关系。邱仕君等[4]认为,中医五脏相关学说是基于对中医五行学说的继承和的一种理论学说。五脏相关是指人体可分为心、肝、脾、肺、肾五大系统,其系统内部、系统与系统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相互关联。

  1.3 五脏相关的学科定位

  邱仕君等[5]指出五脏相关学说其学科意义在于横跨了理论层次和实践层次,介乎于基础理论与临床医学之间。五脏相关学说研究以相关性、多元性、开放性为主要表征,具有跨学科、综合性的特点。为中医基础理论的构建与研究方法从认识上提供了一种开放的眼光、辨证的思路和宽容的气度。

  1.4 五脏相关的理论内涵阐释

  赵益业等[6]认为五脏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物质基础是神经内分泌免疫,五脏相关的实质是该网络内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以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能阐明五脏相关理论在证的实质研究、病证关系、中医疗效机制等研究中的作用。陈坚雄等[7]从功能系统观、脏象联系观和天人整体观3个方面解读五脏相关学说的理论内涵,认为五脏相关学说以中医五行学说和脏象学说为基础,以中医学的功能观和整体观为指导,引入现代系统观,整理提高历代医家对脏腑相关性的零散认识,明确提出了联系的观点,突出强调了相关性。

  2 临床研究

    五脏相关临床研究是目前研究的重点,主要有两个层次,一是面上临床研究,二是深入到子系统如两脏相关的研究。

  2.1 面上临床研究刘小斌等[8,9]

  通过随机抽样方法调研1200例住院病案资料,探讨五脏相关理论学说临床基础。结果中医病名证型涉及二至四个脏腑所占的比例为1108例,占92.33%。此外,刘氏等整理邓教授运用五脏相关学说解决临床难题的经验,如以心为本,五脏相关辨治冠心病;从肝论治,五脏相关辨治高血压病;脾胃虚损,五脏相关辨治重症肌无力;肝病实脾,脏腑相关辨治慢性肝炎、肝硬化。
   
  许多国内学者也运用脏腑相关理论进行临床各个系统疾病的诊治,包括内科疾病、妇科疾病、外科疾病,甚至用于诊治疑难病及治未病。

  2.1.1 内科疾病

    心血管系统:李南夷[10]认为心力衰竭虽是心脏之病变,但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无不与肺、脾、肾、肝等脏腑密切关联,相互影响。因此,五脏相关学说对心力衰竭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谢雨君[11]介绍陈镜合教授治疗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经验。认为该病病位在心,与五脏相关。黄学阳等[12]认为肢体动脉缺血性疾病与五脏相关,但与肝脏关系最为密切。
   
  消化系统:尹宗强[13]运用五脏相关理论诊治病毒性肝炎。如肝病治心:清热解毒,凉营开窍法;清营凉血,直泻心火法;养心安神法。肝病治脾:包括温中健脾法平调寒热法。韩立国等[14]用脏腑相关论胃脘痛的治法,在辨治胃脘痛时,可使用如疏肝和胃法,温通心肾法,达胆和胃法,益气健脾法,清肠和胃法。
   
  泌尿系统:谢桂权[15]从五脏相关角度探讨尿毒症的治疗。立足中医整体观,从肾、脾、肺、肝、心五脏相关及通腑泄浊、活血化淤等角度探讨了尿毒症的传变及治疗。

    内分泌系统:魏华等[16]和介绍了路志正教授论治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的临床经验。路教授认为甲亢的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以肝郁为中心,与五脏失调相关”。宋述财等[17]从“五脏相关”理论角度看,失眠病位在心,但与肝脾肺密切相关。

  2.1.2 妇科疾病谭抗美[18]

  以五脏相关理论指导女性更年期综合征61例诊治,以补肾为主,兼疏肝调脾宁心理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4%。

  2.1.3 外科疾病李古松[19]

  运用五脏相关诊治外疡,认为疮疡是“心系与他脏系”内在功能失调之外在表现,“有诸内,必形诸外”也,必须先重视心系,是“五脏之大主”的基础,且必须结合他脏系(肺、肝、脾、肾)的相关性。

  2.1.4 疑难病周正华[20]

  依据《内经》“五脏相关,移皆有次”,运用五脏相关辨治疑难病,取得良好效果;王文奎[21]运用五脏相关理论指导治疗爱滋病;李培武等[22]认为肝肾综合征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无不与肝、心、脾、肺、肾等脏腑系统密切关联,相互影响。

  2.1.5 治未病边玉麟[23]

  将五脏相关道理运用在临床上“治未病”,指出除了传统的“见肝之病,当先实脾”之外,利用其他脏腑之间的相关来防止未病脏腑的传变。

  2.2 子系统的研究目前,以两两相关的研究较多。如脾(胃)肾相关,心脾(胃)相关,肝脾(胃)相关,胆胃相关,肺脾(胃)相关,心肺相关,心胆相关,肝肾相关,肝肺相关等。

  2.2.1  脾(胃)肾相关

  陶庆文等[24]认为脾肾相关理论在尪痹的形成、治疗和预后中具有重要意义,补肾祛邪是其治疗总则,而健脾利湿是重要的辅助方法。也报道了胃肾相关,如唐光富[25]认为临床各种疾病,尤其是慢性病、老年病及虚损疾病,辨证之时不可不察胃肾,治疗之时不可忘却顾护胃气。

  2.2.2 心脾(胃)相关

  吴焕林等[26]以心脾相关理论指导冠心病及心脏手术围手术期的中医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张庆宏等[27]认为情志为胃肠功能性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调整心神可达到治愈大多数胃肠功能性疾病的目的。

  2.2.3 肝(胆)脾(胃)相关

  徐升等[28]运用“肝脾相关”理论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疗效显著;肖会泉等[29]运用肝病实脾理论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范廷校[30]认为,肝与胃在生理上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以及在病理情况下的相互影响,体现了“土得木而达”和“木得土而荣”的深刻内涵;张筱文[31]认为胆病(结石,炎症)和胃病(溃疡病,慢性胃炎等)无论在生理、病理及治疗诸方面,彼此相关,病在胃,而源出于胆;或病在胆,而源于胃,互为因果,且亦常同病。

  2.2.4  肺脾(胃)相关

  张挹芳[32]强调肺脾在气的生成、血的循环、津液的代谢等方面存在着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多种关系,指出肺脾相关理论在过敏性疾病的病机分析及诊治预防中具有重要作用;林沁臻[33]认为肺脾相关理论对肺系疾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肺系疾病从脾论治尤其重要;段延萍等[34]认为肺胃相关是咳嗽、痿证、胃痛的主要病机,在疾病治疗上要重视肺胃同治。

  2.2.5 心肺相关

  刘学法[35]认为心肺相关理论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辨治冠心病时应以气血为纲,心肺同治。
  
  2.2.6 心胆相关

  王宗柱[36]认为心与胆在经脉络属上有直接关系,生理上相互影响,病理上相互联系;其中胆心在生理上都是司降的,心火的司降与胆气的疏泄通降相辅相成;临床应该重视胆心同病的中西结合诊治。

  2.2.7  肝肾相关

  付修文[37]介绍钱英教授治疗慢性乙肝的经验,认为慢性肝炎、肝硬化的病因病理及临床表现与肝肾相关,采用“滋补肝肾、化痰软坚”之功的“软肝煎”治疗效果良好。

  2.2.8 肝肺相关

  武维屏[38]认为肝肺生理相关,病理相因。根据中医学“肝肺相关”理论,从肝辨治支气管哮喘,治法独特,疗效显著。
   
  三脏相关的报道罕见,如刘友章等[39]运用肺脾肾相关理论诊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3 实验探索

    目前对五脏相关的实验研究报道不多,日本通过制造实验性肝硬变模型,发现肝损害、肾损害及空肠绒毛萎缩的程度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同时揭示了五脏中的肝、脾(这里指空肠绒毛)、肾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40]。两两相关的实验研究以脾肾相关为主。吕爱平[41,42]采用经典方法分别复制了脾阳虚证和肾阳虚证动物模型,认为脂质过氧化、甘油磷酯减少、神经磷脂增加是脾、肾阳虚证形成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高守泉等[43]等研究认为血浆睾酮这类性激素物质可能是脾肾相关的重要生化物质基础之一,免疫功能则可能是脾肾相关的一种重要生理机制。陈芝喜等[44~46]发现脾虚模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 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IL-2),T3,T4含量均比正常显著降低,血浆cAMP含量及cAMP/cGMP比值均比正常升高。补脾补肾方药能明显升高脾虚证大鼠体内TNF,IL-6,IL-2,T3,T4含量, 降低cAMP含量及cAMP/cGMP比值,认为脾虚证的发生与调节cAMP,cGMP及甲状腺激素水平有关。此外,脾虚证的发生与DNA合成减少有关,脾肾相关理论有助于指导临床辨证施治。其他两两相关的研究较少,如郑爱华等[47]发现脾虚时PKC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肝郁时PKC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认为肝脾两脏在T细胞尤其是THO的活化中具有相关性,PKC参与了肝脾这种相关的发生。王淑玲[48]进行肺肾相关实验研究,认为肾可通过雄性激素及其受体对肺进行调节,雄性激素及其受体可能是“肺肾相关”的物质基础。陈洁文等[49]发现T和E2水平与心脏功能具有相关性,提示性激素水平的降低可能是肾虚动物心功能低下的关键因素。进一步揭示中医“心肾相关”理论的内涵。

  4 评述与展望

    邓铁涛教授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五行学说,历经30年,逐步提出“五脏相关学说”,引起中西医学界关注。近年来,对五脏相关的研究日渐增多。综上所述,五脏相关的研究已经从理论、临床和实验等三大板块全面展开,成果显著。如理论方面,从五脏相关的源流、基本内容、学科定位、理论内涵及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五脏相关的理论框架初步建立;临床方面,已从面上临床研究深入到子系统,内容之丰富,显示了五脏相关理论对临床实践的指导作用,包括内外妇科及疑难病等。但子系统的研究多局限于两两相关,三脏及以上相关的报道罕见,这也是今后研究的方向之一;实验方面尚处于探索阶段,有关五脏相关的实验模型及研究方法有待建立,子系统的研究中,脾肾相关的客观化研究有从激素、内分泌甚至分子水平等多角度探讨,但以复制“证”的模型进行研究为主,对相关性的探讨不足,而其他两两相关的研究报道均较少,可以说实验方面是五脏相关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因此有必要对两脏之间、多脏之间相互调节的物质基础进行深入的阐明与研究。

【文献】
    [1]邓铁涛.邓铁涛医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56.

  [2]刘小斌.邓铁涛教授“五脏相关”学术源流探讨[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3(5): 424.

  [3]郑洪:“邓铁涛教授五脏相关学说内涵探讨”,邓铁涛学术思想研究[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103.

  [4]邱仕君,陈坚雄,程 宾.对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的理论探讨[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07,24(1): 1.

  [5]邱仕君,吴玉生.在基础理论与临床医学之间—对邓铁涛教授五脏相关学说的理论思考[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05,22(2): 36.

  [6]赵益业, 邹旭, 吴焕林,等.从神经内分泌免疫理论试论中医学五脏相关理论[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 23(5): 433.

  [7]陈坚雄,邱仕君,肖莹.试论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的理论内涵[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24(2): 87.

  [8]刘小斌,刘友章,王清海,等.五脏相关理论学说临床基础调研--附1200例病案资料分析[J].中医药学刊,2004,22(2):211.

  [9]刘小斌.邓铁涛教授对五脏相关理论的临床应用[J].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11):73.

  [10]李南夷.论心力衰竭与五脏相关学说[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05,22(2): 40.

  [11]谢雨君.陈镜合教授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经验介绍[J].新中医,2002,34(11): 9.

  [12]黄学阳,谭志健,陆广莘.中医学探讨肝与动脉缺血性疾病的关系[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4): 658.

  [13]尹宗强.浅谈五脏相关理论在病毒性肝炎治疗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8,8(S1):17.

  [14]韩立国,邢召君.从脏腑相关论胃脘痛的治法[J].时珍国医国药,2004,15(10): 712.

  [15]谢桂权.尿毒症中医治疗整体观探析[J].新中医,2002,34(10):3.

  [16]魏华,路 洁.路志正教授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用药经验[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 21(5):407.

  [17]宋述财,刘小斌,许 华.失眠与五脏相关刍议[J].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3:367,364.

  [18]谭抗美.脏腑相关理论诊治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临床应用研究(附61例分析)[J].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3,91:7.

  [19]李古松.外疡从五脏相关论治[J].中医文献杂志,2006,24(2): 28.

  [20]周正华.从“五脏相关”论治疑难病二则[J].中医杂志,2007,48(4): 335.

  [21]王文奎.中医论治艾滋病[J].中国工程科学,2004,6(1):44.

  [22]李培武, 林木灿.从五脏相关学说认识肝肾综合征[J].新中医,2007,39(4): 3.

  [23]边玉麟.五脏相关治未病临床浅探[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2,14(2):145.

  [24]陶庆文,阎小萍.脾肾相关理论在尪痹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医生,2002,30(8):57.

  [25]唐光富. 胃肾相关理论价值新识[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0,17(3):15.

  [26]吴焕林,阮新民,张敏州,等.冠心病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的中医证候分析[J].广州中医药大学大学学报,2000,17(3):228.

  [27]张庆宏,周福生.析“心胃相关”[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1,24(2): 39.

  [28]徐升,刘友章,宋雅芳.运用肝脾相关理论治疗慢性胃炎浅析[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 27.

  [29]肖会泉,罗日永,吴婉芬.肝脾相关理论在慢性肝炎治疗中的运用—邓铁涛学术思想研究(Ⅱ)[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169.

  [30]范廷校.肝胃相关理论浅识[J].福建中医药,2003,34(1): 48.

  [31]张筱文.论胆胃相关与同治[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4,17(2): 238

  [32]张挹芳.肺脾理论与过敏性疾病[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7,9:16.

  [33]林沁臻.浅谈肺系疾病从脾论治[J].湖北中医杂志,2004,26(2): 21.

  [34]段延萍,周 杰,高连印.肺胃相关论探析[J].陕西中医,2003,24(12): 1104.

  [35]刘学法.从心肺相关论冠心病的证治[J].光明中医,1999,14(4): 12.

  [36]王宗柱.略论“胆气通于心” [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9,22(6): 1.

  [37]付修文.肝肾相关与慢性肝病[J].北京中医,1995,2: 48.

  [38]武维屏,崔红生.试论支气管哮喘从肝论治的生理病基础[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 8(10): 7.

  [39]刘友章, 徐升, 宋雅芳.肺脾肾相关理论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J].中医药学刊,2006, 24(7): 1195.

  [40]张丽娟.有关实验性肝硬变脏腑相关性的探讨[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7, 19(6): 32.

  [41]吕爱平,李德新,崔家鹏,等.脾肾相关的分子生物学基础—脾肾阳虚证模型大鼠自由基损伤的比较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01,28(3):189.

  [42]吕爱平,林庶茹,李德新,等. 脾肾阳虚模型大鼠肝细胞线粒体磷脂组分变化的比较研究[J].中医药学刊,2003,21(1):78,83.

  [43]高守泉,王勇庆.脾肾相关性进行的实验研究[J].湖南中医药导报,1998,4(12):26.

  [44]陈芝喜,刘小斌,周名璐,等.补脾补肾药对脾虚大鼠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4,8(24): 5186.

  [45]陈芝喜,刘小斌,周名璐,等.补脾补肾药对脾虚大鼠环核苷酸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J].放射免疫杂志,2003,16(5):278.

  [46]陈芝喜,徐志伟,刘小斌,等.强肌健力口服液对脾虚小鼠DNA合成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5):141.

  [47]郑爱华,李家邦,蔡光先,等.柴胡疏肝散、四君子汤对肝郁、脾虚病人Th细胞分化信号蛋白PKC表达的影响[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3,25(4): 14.

  [48]王淑玲.肺肾相关的物质基础[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4):9.

  [49]陈洁文,罗荣敬,胡维安.中医“心肾相关”理论的实验研究[J].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91,8(2/3):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