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进展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陆青 时间:2010-07-12

【摘要】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是指与饮酒、嗜肝病毒感染等明确的病因无关的肝脏实质细胞脂肪变性的一类肝病。中医认为该病病因多为肝郁脾虚、湿热内蕴、气滞血瘀、痰瘀互结所致。目前临床上采用西药虽有一定的降脂效果,但实践证实,大多数化学合成的降血脂药对脂肪肝短期疗效并不理想,长期服用因其副作用的毒性。会加重肝细胞脂肪变性,使肝功能损害加重。中医药通过从整体调控入手,运用辨证论治理论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取得良好的疗效,本文根据近来报道进行综述。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中医药  辨证论治  进展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与饮酒、嗜肝病毒感染等明确的病因无关的肝脏实质细胞脂肪变性的一类肝病,近年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FLD)的发生率逐渐上升,并以其低龄化趋势、慢性进展性成为隐源性肝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国内范建高等学者报道;许多小样本的临床病理研究中发现相当多的NASH患者呈进展性肝病改变,其中15%~50%可见重度肝纤维化,7%~16%并发肝硬化[1] 。目前,在临床上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西医尚无疗效显著的药物,只是运用调节血脂的药物作为辅助治疗,由于该病属于一种慢性病,如长期服用西药因其药物的副作用会加重肝细胞脂肪变性,使肝功能损害加重。随着中医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在理论研究和临床研究方面的不断深入,辨证论治理念和具有调脂、降脂中药活用,已展示出了中医药在治疗该病的优势。本文就近年的中医药治疗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现状进行综述如下。
        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病因与诊断
        脂肪肝在临床上分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两大类[2]。非酒精性脂肪肝是医学病名, 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现代医学认为NAFLD是一种病变主体在肝小叶,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病理特征但无过量饮酒史的临床综合征[1]。且是导致肝功能异常的最常见原因之一,与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心脑血管因素密切相关,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3]。中医将非酒精性脂肪肝归属于“肝痞”范畴,腹中气血凝滞,积之日久结聚成块,偏在脘腹正中或略偏右者,曰痞[4]。最早记载见于《难经》:“肝之积,名曰肥气。”故也称之肥气病,是指体内肥脂之气过多地蓄积于肝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济生拔粹》也有“风寒暑湿得以外袭,喜怒忧思得以内伤,食啖生冷,过饮寒浆,扰动冲和,如是阳气当升不升,阴气当降不降,中焦痞塞,必成胀满”等记载,认为本病与“浊阴之气”有关。”因此,中医认为本病病机多是肝郁脾虚、湿热内蕴、气滞血瘀、痰瘀互结,最终痹阻肝脏脉络导致。痰、湿、瘀等为本病病因病机之关键。
        中医针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不同表现进行辨证分型治疗,丁氏[5]分为3型:痰湿内阻型,治以化痰祛浊,;脾气虚弱型和痰瘀阻络型,阎氏[6]分为5型:肝郁气滞型;湿热蕴结型;脾虚痰湿型;气滞血瘀型和阴虚肝郁型。陈氏[7]则将其分为肝气郁结型;湿热内蕴型;痰瘀互结型和痰浊壅阻型。在治疗上应在基本证型的基础上,根据患者个体差异进行调整治则、治疗方案和方药,有学者认为,非酒精性脂肪肝早期以肝郁脾虚为主要病机,治疗宜疏肝健脾为主,同时要注意祛除致病因素、治疗原发疾病[8]。
         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基本方剂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病位主要在肝,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以脾肾为主,标实主要与气滞、痰湿、血瘀有关,而痰浊、瘀血在本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治疗上应以扶脾益气,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散结为主。由于辨证论治能体现出中医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特色,国内中医工作者通过临床探索,针对临床上的不同分型进行辨证论治,筛选出出不少中医方剂,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如王亚平等[9]运用益肝降脂方(组成:瓜蒌30g,姜黄15g,郁金10g,水蛭9g,白芥子12g,茵陈30g,制大黄20g,柴胡9g。加减:合并气虚加生黄芪、党参,肝肾阴虚加首乌、黄精,脾胃虚弱加焦白术、白茯苓,大便秘结加生大黄或芦荟,转氨酶异常升高加垂盆草、龙胆草、六月雪,肝脾肿大加生牡蛎、莪术等)治疗痰瘀互结型非酒精性脂肪肝64例,结果临床治愈18例,显效23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89.06%,严付红[10]运用清肝降脂汤(组成:虎杖20g,垂盆草20g,丹参20g,赤芍20g,山楂30g,泽泻20g,郁金10g,青皮10g,甘草10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湿热蕴结型50例,并与口服护肝片的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0%,在改善临床症状、肝功能、降血脂等均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4.0%)。辛伟等[11]用自拟清热化痰降脂汤(茵陈、瓜蒌、绞股蓝、丹参、泽泻、茯苓、何首乌、柴胡、郁金、夏枯草、生山楂)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对照组口服凯西莱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ALT、AST及血脂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张加军等[12]运用散瘀化浊汤(组成:柴胡、郁金、茵陈、莱菔子、黄连、泽泻、草决明、夏枯草、丹参、生山楂、泽兰、白术、白蔻仁、制首乌、桑椹子、青皮、党参、黄精、当归、白芍等)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60例,另设对照组60例服肝得健胶囊,3个月为1疗程,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53.3%,治疗组肝功明显改善,血脂含量下降,肥胖者体重得到有效控制与减轻,张玮等[13]运用强肝胶囊(由茵陈、郁金、白芍药、秦艽、山楂、神曲、板蓝根、当归、丹参、黄精、黄芪、党参、甘草、生地、泽泻、山药等组成)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湿热蕴结证60例,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为75.00%。刘文全等[14]用消脂化浊、舒肝通络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组采用海桃肝脂宁胶囊(海藻、桃仁、决明子、熊胆粉、丹参、山楂、泽泻等)口服,对照组给服东宝肝泰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0%,高于对照组之73.68%;且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及各项生化指标方面优于对照组。
        唐方荣[15]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脂肪肝62例,结果发现,该方通过降低甘油三酯、胆固醇、血浆及全血黏度,抑制体内脂质合成,调整肝脏脂质代谢、吸收,促进排泄,减轻肝脏脂肪沉积,从而改善症状,恢复肝功能。韩树颖运用柴胡茵陈汤治疗脂肪肝,并与东宝肝泰片对照,取得了明显疗效,且对患者的肝功能、血脂有一定改善作用[16]。
        虽然不少中药方剂都有较好的活血化瘀,降脂之功,但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主要是病因治疗,其次为减轻体重、控制饮食、适量运动等,这才是最基本、最主要的甚至可以讲这是受益终身的治疗方法。
        3  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前景与展望
        近年来,由于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改变,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发生率迅速上升,美国、西欧、日本普通人群NAFLD患病率为10%~24%,而肥胖症患者NAFLD患病率则高达57.5%~74%[17]。国内有报导说:广州30岁左右人群脂肪肝发病率为20%~30%,上海某高校脂肪肝发病率为8.8%,北京某高校脂肪肝发病率为11%[18]。尽管肝脏脂肪变性很少进展为严重肝病,但还是会导致部分患者发生肝硬化甚至肝癌[19]。所以治疗NAFLD将是今后数十年肝病科医生的挑战。目前尚无明确有效治疗脂肪肝的药物[20] 而中医药通过从整体调控入手,多途径、多靶点治疗高血脂症性脂肪肝,具有调脂、抗脂肪肝等多重功效,显示出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21]。

        药理研究表明,不少中药具有明显的护肝降脂作用,如柴胡可降低肝脏中三酰甘油含量,具有抑制纤维增生和促进纤维吸收的作用;白芍能降低谷丙转氨酶,使肝细胞变性坏死得到改善和恢复,并促进肝细胞的再生[22]。何首乌能抑制肠道吸收胆固醇,并促进血浆中胆固醇的运输和清除,决明子、山楂、泽泻均有降低血胆固醇的作用[23]。
        中药药源广泛,配伍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诸药合用,加强单味中药的作用,使之能迅速调整肝脏脂质代谢、吸收和排泄,从而改善症状。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变化、老龄化人口增加及新的检测手段不断问世,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病率日益增多,其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并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肝病之一。中医采用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疏肝健脾、清胆和胃,扶正固本、逐水利湿的原则,将理气活血贯穿于始终,攻补兼施,照顾兼症,并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酌加补气、温阳、滋阴之品,切中了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病机,疗效较为显著,并避免长期服用西药的副作用,目前在临床上已展示出良好的前景。

参 考 文 献
[1]范建高,曾民德.脂肪性肝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200-2012.
[2]胡义扬.加强脂肪肝的中医药治疗研究[J]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7(4):293-294.
[3]杨丽,陈东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疗现状[J].重庆医学,2007,36(8):715-718.
[4]焦树德.用药心得十讲[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209.
[5]丁怡敏。中医辨证治疗脂肪肝疗效观察。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6,6(8):231-233.
[6]阎蔚,刘敏。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脂肪肝对患者体重指数、腰臀围比及血糖血脂水平影响的临床研究。新中医,2006,38(6):42-43.
[7]陈妹娴,应爱兰。辨证分型治疗脂肪肝探识。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6,20(4):384.
[8]杨钦河,凌家生,平换换,等.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药防治思路与对策[J].中医杂志,2007,48(8):746.
[9]王亚平,要全保,张志银,等.益肝降脂方治疗痰瘀互结型非酒精性脂肪肝64例[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40(2):21.
[10]严付红.清肝降脂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50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6,14(1):60.
[11]辛 伟,李晓东,廖远芬.清热化痰活血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30例[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5,15(5):303-304.
[12]张加军,张广业.散瘀化浊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1):176.
[13]张 玮,邢练军,王奕,等.强肝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湿热蕴结证的临床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4):26.
[14]刘文全,赵 强.消脂化浊、舒肝通络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7,16(2):163.
[15]唐方荣.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脂肪肝62例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08,26(4):82-84.
[16]韩树颖.柴胡茵陈汤治疗脂肪肝65例[J].山西中医,2007,23(5):20.
[17] 姚光弼.临床肝脏病学[M].上海: 上海技术出版社,2004:550?  580.
[18]范建高.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02,22:106-107.
[19]H.Reynaert,A.Geerts,J.Henrion.The treatment of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with thiazolidinediones[J].Aliment Pharmacol Ther,2005,22(10):897.
[20]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008,2010.
[21]崔 璨,闫永彬,彭 勃.高血脂症性脂肪肝的研究近况[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19):2770.
[22]郭晓萍,程宇甫,袁勤钊,等.加味四逆散治疗酒精性肝病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13(6):14.
[23]王抒.中药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07,23(2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