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肿块的超声形态学表现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刘朝阳 陈薇 时间:2010-07-12
  关键词 乳腺肿块 超声检查 临床病 诊断 

  论文摘要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乳腺肿块术前诊断良、恶性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高频超声对70例乳腺肿块的二维图像及血流形态学进行观察,并进行术后随访与病理进行对照。结果:70例患者共83个乳腺肿块中52个超声诊断为乳腺癌与病理结果相符,有3个误诊为良性肿块,诊断符合率为94.5%;另28个超声诊断为良性肿块的与病理结果相符,有3例误诊为恶性肿块,诊断符合率为90.3%。结论: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超声形态学表现与病理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可根据其超声表现对肿块的生物学行为评估。 
    
   
  资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2001年1月~2007年3月我院外科住院患者70例,年龄21~63岁,平均43岁。其中50例自己触及肿块,余20例在体检时发现。35例有胀痛感,8例有单侧乳头溢液。所有病例均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经手术及病理结果证实。 
  仪器及方法:采用GE LOGIQ3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10MHz变频线阵探头。患者取仰卧位,双臂上举,充分暴露双侧乳房,采用直接接触法,对乳房各区域依次进行连续性对比扫查。发现肿块后先行二维超声,了解病灶大小、形态、内部回声、纵横径之比、有无包膜、有无微小钙化点、后方回声有无衰减,常规检查双侧腋窝淋巴结有无肿大。然后行彩色多普勒检查,仔细观察病灶周边及内部血流情况,根据肿块内血流信号的丰富程度,分成4个等级[1]:0级,肿块内未见血流信号;Ⅰ级,少量血流,可见1~2处点状血流;Ⅱ级,中等血流,可见3~4处点状血流或一条管壁清晰的血管,其长度接近或超过肿块的半径;Ⅲ级,丰富血流,可见4处以上点状血流,或两条管壁清晰的血管。脉冲多普勒血流流速曲线图上测及收缩期血流峰值(Vmax)和阻力指数(RI)。 
   
  结 果 
   
  乳腺良性肿块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外上象限18例,外下象限2例,内上象限3例,内下象限1例。肿块形态规则,包膜完整,内部回声均匀,未见钙化。肿块较大时后方多有增强及侧壁声影,无皮肤及组织浸润。未发现腋下淋巴结肿大。有血流显示者共13例(54.1%)。肿块内血流数目Alders分级:0级10例、Ⅰ级12例、Ⅱ级2例、Ⅲ级0例;RI<0.7。24例纤维腺瘤术前超声与术后病理对照,符合诊断者22例(91.6%);误诊2例(8.3%),病理结果为浸润性导管癌1例,小叶癌1例。 
  7个乳腺增生性肿块6个表现为腺体增厚,回声不均,可见圆形或条索状低回声,边界较清。另1个肿块表现为形态不规则的低回声,后方回声较低,边界不清,误诊为恶性肿块。 
  55个恶性肿块中44个为低回声,余为中强回声,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其中8个肿块向周边蟹足样浸润,6个肿块内部可见针尖样钙化,肿块后壁回声减低,后方衰减,另 3个肿块形态较规则,似见包膜,内见少量血流信号,超声误诊为良性肿块。10个较大纤维腺瘤可探及Ⅱ级以下血流信号,且多位于病灶的偏中心区或包膜上,占总数的35.7%。47个恶性肿块内可探及Ⅰ~Ⅲ级血流信号,血流常位于病灶的中心区,占总数的85.4%。 
  乳腺癌的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特征:外上象限30例,外下象限4例,内上象限8例,内下象限2例,乳晕后方8例。肿块形态不规则,无包膜,呈毛刺样18例(34.6%),分叶状31例(59.6%),形态尚规则有5例(9.6%)。边界回声,周边见恶晕征41例(78.8%),边界较光滑有侧壁声影者10例(19.2%)。内部回声不均匀,部分内部见泥沙样、团簇样或短棒样钙化18例(25%)。后方回声增强2例(3.84%),后方回声衰减38例(73.1%),后方回声无明显变化1例(1.92%)。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32例(61.5%)。有血流显示者共47例,显示率为76.9%。肿块内血流数目Alders分级:0级5例、Ⅰ级11例、Ⅱ级24例、Ⅲ级12例;RI>0.7。 
  讨 论 
   
  乳腺实性肿块中以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癌最为常见。乳腺纤维腺瘤是乳腺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本组发病率最高年龄段为20~40岁,多位于乳腺上方及外侧,由上皮和结缔组织两种成分混合组成。可单发或多发,并可累及双侧乳腺[2],由于其绝大多数具有典型的良性肿块特征而较易诊断。乳腺纤维瘤典型表现:肿块境界分明,推之可活动,形态呈规则圆形或椭圆形,多数能见包膜回声及其侧后声影,内部回声均匀,后方回声增强。彩色多普勒显示肿块周边及内部未见血流或见少许血流,阻力指数多<0.70。 
  乳腺癌的典型超声声像图特征为:实质性低回声包块,形态不规则,呈毛刺状、蟹足状或分叶状改变,无明显的边界和包膜,周边可见强回声晕,内部回声不均,或有细微钙化,大多后方回声衰减。彩色多普勒显示肿块周边及内部血流丰富,血流色彩混乱,瘤内血管走形迂曲,阻力指数多>0.70。 
  乳腺癌肿块的声像图表现与病理解剖有着密切的联系[3],其病理基础与癌肿细胞大小、形态、分布状态以及弹力纤维含量和增生血管多少有关。①由于癌组织的生长特性,大部分乳腺癌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楚,超声表现符合其病理特点。②内部回声反映了肿瘤的组织物理特性。大部分乳癌为不均匀实性低回声,若伴有出血、坏死可出现无回声区,呈囊实性反射。③报道,微小钙化灶的检出率约为68.5%[4],本组病例钙化灶的检出率为32.7%(18/55),明显低于文献报道,其原因可能与选用探头的频率、仪器设备的分辨力、条件设置有关外,另外操作者的手法和经验等因素也很重要。④本文中,乳腺癌出现后方回声衰减达73.1%,反映了恶性肿瘤组织内部结缔组织增生,超声波穿透力差,从而产生衰减。⑤本组55例乳腺癌中,有血流显示者共47例。肿块内血流信号丰富程度以Ⅱ~Ⅲ级为主,2~4cm和4cm以上的乳腺肿块内血流信号多而乱,且血流速度快,阻力指数增高。⑥对于误诊的3例,分析原因,笔者认为可能因肿块较小,因此超声特点不是很典型,表现为境界清楚,边缘规整,内部回声均匀,后方回声不衰减,与良性病变相似,这给正确诊断带来困难。 
  纤维瘤中分叶状或不规则形者并不少见,很容易误诊为恶性肿瘤。本组误诊2例中,纤维腺瘤图像表现不典型,其声像图显示形态不规则,有角状小突起或分叶状,边缘欠规整,内部回声不均匀,内可见散在条索状或点状强回声而误诊为乳腺癌。 
  随着乳腺超声普查的增多,许多早期较小的乳腺癌在患者中所占的比例将会越来越高,通过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结果对照分析,能对乳腺肿块的良恶性超声特点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对一些超声诊断未明确或甚至误诊的乳腺肿块能经验吸取教训,提高超声诊断符合率,使乳腺肿瘤能早期诊断早期,为临床提供更可靠的诊断依据。 
   
  文献 
  1 朱雪萍,王纯杰,王汝香.彩色多普勒超声与X线钼靶联合应用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超声医学杂志,2002,18(10):790-792. 
  2 王俊丽,郑颖娟,宛霞.女大学生乳腺纤维腺瘤患者的血清激素水平研究.肿瘤,2002,22(4):311-312. 
  3 刘君,黄红梅,刘吉风,等.乳腺肿块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诊断与病理基础分析.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1,17(12):929. 
  4 李树玲.乳腺肿瘤学.北京: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271-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