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校干部健康体检结果分析及干预策略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0-07-12
                         作者:陈晓秀 童庆伟 董亚平

【关键词】  高校  干部  健康体检  常见病  干预
        为了解学校干部职工健康状态,每年对教职工进行分期分批健康体检,今年对在我院体检的471名副处、副教授及以上干部体检结果进行分析、讨论,从中找出性,提出针对性防治对策,做到有病早治、无病早防,提高干部、教职工整体健康水平。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高校副处、副教授及以上干部(包括离退休人员)471名,年龄32~89岁(分成六个年龄组:32-39、40-49、50-59、60-69、70-79、70-89),女性158名,男性313名,男:女之比1.98:1。
        1.2 方法 
        1.2.1 第一阶段  辅助检查  血液生化检查(空腹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乙肝五项、甲胎蛋白)、血尿常规、腹部B超(肝、胆、脾、双肾)、心电图、胸部X片。
        1.2.2 第二个阶段  请上级医院专家及校医院有经验的医务人员参加体检,对上述受检者询问病史及专科检查,包括:内科、外科、耳鼻喉科、眼科,测量:身高、体重、视力、血压、脉搏,结合临辅助检查作出诊断,部分受检者还需经上级医院加作相应检查以确诊。
        1.3 诊断标准  按照全国疾病调查统一诊断标准进行疾病分类。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常见疾病检出率情况
        471名受检者中检出病症44种,异常发现者408人,占受检人数86.62%。有二项及以上异常者362人,占检出异常人数88.73%。前10位异常发现顺位是:高脂血症(54.78%)、眼底动脉硬化(46.92%)、牙结石(21.66%)、前列腺增生(21.66%)、脂肪肝(20.59%)、肾结石(12.53%)、高血压(10.40%)、高尿酸血症(10.19%)、糖尿病(8.70%)、胆囊结石(8.07%)。检出脂肪肝及高脂血症最小年龄34岁,高脂血症各年龄组发病没有显著性但男女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2)即男性高于女性;脂肪肝各年龄组男女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7);血尿酸升高最小年龄32岁,男女差异不明显(P=0.483);眼底动脉硬化、前列腺肥大检出率阳性者全部在40岁以上并随年龄增加阳性率递增,各年龄组发病有明显差异(P<0.05);高血压、胆囊结石各年龄组发病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次检出率较高的有:肝囊肿、肾囊肿、肝功能异常、痔疮、心电图改变、胆囊息肉、肝内胆管结石、过敏性鼻炎等。
        2.2 不同年龄组患病情况比较
        3  讨论
        3.1 本组资料显示,高脂血症、眼底动脉硬化、牙结石、前列腺增生、脂肪肝、肾结石、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糖尿病、胆囊结石检出率较高,这些病症中大多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而且除主要随着年龄而出现生理变化(如:前列腺肥大、眼底动脉硬化)外主要以高脂血症、脂肪肝等生活方式性疾病为主,且呈年轻化趋势。六个年龄组高脂血症检出无明显差异,但男女差异有显著性,应该与受检者工作分工不同和生活习惯有关,常态下男性工作应酬多于女性,并且吸烟、饮酒绝大部分是男性,加上饮食方面因应酬难以节制关系密切;高血压、胆囊结石各年龄组发病差异有显著性(P<0.05),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症状,是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男、女患病率差别不大,高血压患病率、发病率及血压水平随年龄增加而升高,高血压在老年人较为常见[4]。胆囊结石也是我国的一种常见病,随年龄增长,发病率也升高,且其发生与环境因素也不无关系。
        3.2 根据体检结果,分析其原因主要有 
        3.2.1 本组受检者均为脑力劳动者,其中副教授、正教授、院士约占70%;行政干部(副处及以上)约占30%且有部分承担行政、专业双肩挑重任,因忙于科研、教学、工作应酬,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复杂的人际关系,精神长期高度紧张、身心俱疲而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有关。
        3.2.2  饮食结构不合理、缺乏运动  受检者在岗工作或离退休前参加各项社会活动多,饮食难以控制,高脂肪、高热量、高盐、高糖饮食多,维生素、纤维素的食用少,营养过剩,加上活动少而致超重、肥胖,造成过多的脂肪沉积在血管壁上,肝内脂肪含量也大量增加,从而导致血脂升高、脂肪肝等。另外,随着年龄增长,机体处理糖的能力下降,因此高能量食物加速糖耐量降低,加重胰岛素功能负荷,促使胰腺衰老,最终发生糖尿病[1]。         3.2.3 不良嗜好、行为的影响  本组受检者中吸烟和饮酒者较多,大量饮酒也是导致脂肪肝发病率增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乙醇的代谢使得正常的肝脏氧化还原失调,使脂肪酸的氧化减少,合成增多,促进了甘油三脂的形成,并堆积在肝细胞内形成脂肪肝[2]。经常酗酒或长期饮酒,嗜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也会刺激前列腺增生。本次体检发现每个年龄组都存在牙结石,无组间差异(P =0.136),应与刷牙方式不当密切相关。
        3.2.4 离退休受检者不同年龄组异常率高,除生理原因外可能与离退休之后,社会活动减少,压力加大,不能很好调整角色行为,心理负担过重、精神抑郁、加上很多老人的子女不在身边、寂寞孤独有关,促使各种疾病发病率上升,严重威胁到离退休干部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
        3.2.5 部分干部缺乏必要的保健常识,对自身健康不够重视,忙于工作、应酬而疏于保健,小病不管大病拖,延误时机[3]。上述有些病症互为因果,互相影响,加上随着年龄的增加和机体的老化人体各器官的功能逐渐减退,更进一步促使了各种疾病的发生。因此分析、探讨这些常见病症的原因和防治策略,从而最大限度降低这些病症的患病率,促进群体健康,维护高校人文环境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3 干预策略
        3.3.1 健康  利用校园网、广播等开展多形式健教,定期请医学专家进校园进行专题讲座,解读干部职工常见病、多发病发病机制、危害性等相关知识及防治策略,帮助教职工掌握健康知识、督促其主动建立健康行为。
        3.3.2 不良生活行为、习惯干预
        合理膳食:改变不良饮食习惯,讲究平衡膳食,少吃高脂、高热量、高盐、辛辣食物,进食适量蛋白、丰富维生素、多纤维素食物,细嚼慢咽,不暴饮暴食和忍饥挨饿,科学生活,健康长寿;适量运动:运动是人类通往健康道路上为自己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运动项目的选择、运动强度应因人而异、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增强体质、控制体重;调整应酬方式,把落实科学观、创建和谐社会与自身健康紧密联系起来,改变吃喝交际,倡导健康应酬,生活与工作化、戒烟限酒、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平衡心态: 情绪稳定,善于自我调控,保持心情愉快。
        3.3.3 建立教职工健康体检长效保障机制,完善高校教职工动态健康档案,建立良好的个人与医疗专家的信息互动;与学校各院系协作对离退休干部职工提供更细致的关怀与照顾; 24小时提供教职工常见病、多发病相关知识专业咨询,并与校园110联动配合,方便教职工急诊及时就医;建立与上级双向转诊绿色通道,确保教职工生命安全。
        4  小结
        把高校中老年干部职工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控工作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但要提高人群整体体质还需从年轻一代抓起。十七大指出:健康是人一生发展的基础。从年轻开始要合理膳食,坚持适量运动,始终保持乐观向上人生态度,戒烟限酒,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及交际应酬,建立良好的遵医行为,增强自我保健意识,真正做到有病早治、无病早防,保障高校正常教学秩序,维护与稳定健康的高校环境。 
参 考 文 献
[1] 卢宜芳.573名人员健康体检的结果分析及健康干预.当代护士.2008(7):91.
[2] 刘家全,牛玲,郝希春等.淮南市保健干部健康体检结果分析[J].临床保健杂志,2005,8(6):494.
[3] 胥庆华,郭文海,刘海峰.4368名干部健康体检结果分析[J].预防医学.2003,30(2):289.
[4] 叶任高等主编.内科学.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