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医学生利他行为弱化的道德心理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周湘梅 俞林伟 时间:2010-07-12
  关键词:医学生  利他行为  道德  心理
  论文摘要:首先从理论上对利他行为的概念做系统梳理,进而探讨我国医学生应当具有什么样的利他行为:其次,揭示当前我国医学生的利他行为弱化问题;再次,对其问题产生的根源从心伦和心理学角度,按个体层面、学校、家庭和层面、社会层面来进行系统的分析,以期培养不仅要掌握渊博的知识、精湛的医术,还要具有高尚的医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医学生。
  医学生未来承担的是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神圣使命。他们不仅要掌握渊博的知识、精湛的医术,还要具有高尚的医德医风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而利他行为的培养就是医德修养和心理健康的坚强支点。在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时期,部分医学生利他行为弱化的程度令人担忧。因此,探讨我国医学生应当具有什么样的利他行为,从伦理学和心理学角度对其利他行为弱化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医学生利他行为的界定
  关于利他行为,社会生物学家、社会学家都对其作了多方面的研究,并且给予了众多的定义。社会学家Trivers将利他行为定义为一种“对履行这种行为的有机体明显不利,而对另一个与自己没什么关联的有机体却有利的行为”。生物学家Wilson把利他行为界定为“对他人有利而自损的行为”。这些定义都强调了利他行为的代价,忽略利他行为的道德动机和心理动因,而社会心理学与伦理学家则认为单一的因素并不能很好地界定利他行为,利他行为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利他主义与利己主义是伦理学和心理学均关注的主题,包尔生从伦理学角度是这样界定的“凡动机是个人利益的行为被称为利己主义的;动机是他人的行为被称为利他主义的。
  弗里德曼从心理学角度界定:“利他行为就是在任何形式下,不指望得到报答也要做的一种帮助别人的行动。川的传统观念中“利他”大多指无私奉献,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为了他人利益牺牲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这样的利他在道德上是无比高尚的,价值上也是值得倡导的,但真正的利他是既在行为上有助于他人与社会,又能保障自己的合理合法利益。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只注重前者,而忽略了后者。
  在综合中外利他行为含义主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把利他行为的内涵概括为:利他行为是有利于他人的行为,其基础是人们的同情心和爱心,它由社会的伦理道德准则来评定和规范。利他行为从道德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它是我们每个人的社会性的需要一爱、友谊、社会赞誉、尊敬等,在自我实现层次上,人们有着助人的需要,体现着一个人的价值,他人和社会的认同是人生价值的最高体现。利他行为是个体根本性的道德品质,是社会良性的道德基础。医学生未来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医学生肩负着与人的生命和健康攸关的神圣职责,加强医学生利他行为的培养是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我国医学事业,创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医学生应具有的利他行为包括对病人、对国家和社会所应具有的利他行为。具体来讲就是:对国家、社会的利他行为是指要热爱医学事业,热衷公益事业,关爱弱势群体,尽力回报社会,具有国际人道施援情怀;对病人的利他行为是指珍视生命,守护健康,精于医术,解除病痛,诚实守信,仁爱同情,关怀尊重,知情同意,保护隐私。
  需要强调的是,医学生的利他行为是建立在利己行为基础上的,自我的合理利益的满足及主体的生存与发展是利他行为的坚强后盾,否则利他只能是短暂、转瞬即逝的。
  2医学生利他行为弱化的现状
  2.1学医目的功利化
  有少数医学生人生目标不明确,随波逐流,学医是因为医学专业好,社会实用性强,就业相对容易,将来做一名医生,受人尊重,收入稳定,即使这个专业不是自己喜欢的也铆足了劲学。有些学生为了及格或是获得高分,考试作弊已不是新鲜事。医学生更多侧重于专业知识、和机的学习,而将其他的人文社科类的知识抛诸脑后,组织、沟通与协调能力差,这种学习目的使得学生异化为学习的机器,忽视学做人、育美德。
  2.2职业道德缺失化
  有部分医学生不知道医学誓言、职业道德规范是什么,面对道德困境不知道如何选择,没有医学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缺乏健康意识和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对少数医务人员出现了诸如见利忘义,甚至见死不救等医德医风不正现象,并没有表现出强烈不满。
  2.3责任心淡薄化
  有少数医学生希望自己成为医学大家,名利双收,出人头地,但有的仅仅局限于实现个人理想的梦幻里,而没有将个人理想与社会责任紧密联系起来;少数医学生重自由轻纪律,自我约束力较差,公共意识也较弱,学校组织的社区医疗服务及偏远的义务医疗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也不积极参加;过于强调自我、利己主义,不能很好地处理利己与利他的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差;缺乏全局观念,对集体、班级荣誉漠不关心;试验中虐待动物,缺乏同情心;实习中逃岗、脱岗现象严重,漠视病人的痛苦,不懂得关心和尊重病人。
  2.4心理脆弱化
  由于未来职业的特点使得医学生承载着社会、家长高期望值,自我定位也高,成才的欲望强烈,但心理发展尚未完全成熟、稳定,而面临的竞争压力、学习压力、压力、就业压力、情感压力等普遍加大,少部分医学生缺乏应对失败和挫折的心理体验,调适能力差,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增多,特别是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理想现实、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反映出来的心理困惑和问题日益突出。   3医学生利他行为弱化的原因分析
  3.1伦分析
  一是不良社会道德环境的影响。当前,由于我国的各种体制、还不健全,或者执行不力,导致损人利己、腐败堕落等现象屡禁不止;部分领域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假冒伪劣、欺诈活动成为社会公害;封建迷信活动和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沉渣泛起;奖罚不明,好人得不到好报;信息化带来的大量反动、迷信、淫秽的东西,对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产生诸多消极影响,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弱化了医学生的道德观和责任意识;古今中外各种不同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和道德水准交融涤荡强烈冲击着医学生,部分医学生分不清是非、善恶、利己与利他的对立统一,不能全面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二是家庭、学校和道德的不。孩子人生的第一课堂来自于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对于孩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从当前家庭教育的状况来看,在培养孩子利他行为方面存在诸多欠妥之处,其功能导向有偏误之嫌,家长自身道德修养也欠缺。许多家长追求分数第一,把升入大学,找份好工作作为子女的唯一出路。他们不恤“智力投资”,甚至不择手段,至于孩子的品行、道德素养等方面的问题都忽略不计。久而久之,导致孩子形成冷漠、自私、不负责任的消极品行:权利意识强而义务感、责任感弱。以自我为中心,对父母、他人、社会的要求高而多,对自我的要求低而少;考虑更多的是别人应该为我做些什么,而很少考虑到我应该为父母、为家庭、为社会做些什么。
  从小学到中学国家虽然一直强调学生的素质教育,并取得一些成果。但长期形成的“重智轻德”的教育体系并未发生根本变化,对教师工作业绩以及学校优劣的评判标准主要还是依据学生的成绩与升学率,并和教师的职称评定、升迁、福利奖金等挂钩,致使学校和教师都无法摆脱原有模式的束缚。医学生利他行为弱化的原因不能全部归结到中学教育阶段,医学院校本身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很大程度上没有很好地重视德育的本体功能,不懂得学生的生理心理,教育内容僵化,导致教育效果不佳。课程体系不尽合理,重专业轻人文,重知识轻伦理,造成一些学生专业技能很高而思想道德状况却不尽人意,缺乏人文素养和对病人的人道关怀和仁爱同情。卫生部、教育部联合颁发的《医学教育临床实践管理暂行规定》将医学教育临床实践活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规范,并特别突出了对患者的隐私权、知情同意权的保护。作为学生的实习和教学医院,其行风深深地影响着医学生的道德责任水准。一些医务工作者有意开大处方,做不必要的检查,重诊疗数量,轻诊疗质量,巧立名目分解收费;对待患者“生、冷、硬、推、拖”,服务态度恶劣,缺少人道关怀;因责任心不强、工作马虎造成诸多医疗事故和医疗差错等等,虽然为医学生接受正面教育提供了反面教材,但也为部分医学生提供了弱化职业道德和利他行为的效仿素材。
  三是医学生个体道德修养的缺失。虽然家庭、学校和医院对学生利他行为的培养有很重要的影响,但医学生本身的道德修养也很重要。社会上一部分人和医学生本人把其利他行为的弱化归因于外界因素,而“人性自私论”也为“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找到了理论依据,甚至奉为至宝,把利己与利他对立起来,也就不承认他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把社会和他人作为实现个人利益的工具与手段。
  3.2心理学分析
  一是社会心理氛围不和谐。和谐社会需要加深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沟通、尊重和关爱,需要培育健康积极的社会心态,良好的社会心态是巩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基础。如果人与人之间相互隔膜、猜疑,做好事遭人误解,正义得不到声张,怨愤找不到合理的发泄渠道和解决办法,见死不救等,久而久之,就会导致整个社会的信任危机和冷漠心理。人人处于竞争的环境之中,使人的自我防范的意识得到强化。人们更多地关注自我而无暇去关心别人的疾苦。这些不和谐的心理氛围和强烈的就业竞争的压力会影响到当代医学生,导致医学生人生目标功利化,利他行为弱化。
  二是学校、家庭和医院心理健康教育不合理。传统教育观念认为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学校的责任,家庭和社会更多地体现为“旁观者”的角色。有部分家庭自身的功能结构不完整,家长自身的心理素质不佳,缺乏民主和谐的家庭气氛;还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化、人口流动、文化程度等因素,导致一些家长无暇照顾子女,对他们放任自流;有的家长对教育存在偏见或白以为是,有些学校与家庭及相关社会机构沟通不畅,未能建立合作关系等等。实践证明,这些均不利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提高。今天大多数医学院校学科背景较为单一,专业学习任务较重,学生中普遍存在着重专业课、轻人文科学,重医技训练、轻人格培养等问题。心理健康工作大多停留于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层面,轻视学生的个体,蔑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关公正与和谐的规律,忽视学生的真正需要。更有甚者伤害学生自尊、损害学生权益,如给学生乱贴标签、强迫性的宣传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呆板及机械性的形式主义的制度等等。
  三是医学生心理调试能力差。医学生在生理方面基本发育成熟,其心理发展未完全成熟,相对滞后的阶段,处于“心理断乳期”、“感情风暴期”,其心理发展过程充满着复杂的矛盾和冲突。从调查问卷中发现医学生有心理压力的已超过25%。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阻碍医学生学习、生活、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之一。部分医学生自我意识水平较低,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与社会的关系,不能正确地认识医学生的社会地位和角色,也不能正确认识社会赋予他们的使命。即使他们能熟知道德规范和社会准则,但还不能把它升华为一种内在自觉的道德意识。进入大学后,对从以考取大学为目标到以社会需要为目标的转变缺乏明确的认识,曾经长期为之艰苦奋斗的核心目标失去了意义,新的科学理想信念没有树立起来,心理上会产生一种空虚,行为目标也就不明确。看不到人与人之问及人与社会之间的互利合作的一面,也就更加无法培养利他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