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医思维与中国文艺思维的相似性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赵力 时间:2010-07-12
  摘要:在儒、释、道等传统文化的大背景影响下,中国古代文艺思维特征与中医思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二者在诗性特征、整体思维、直觉思维都有着较多的契合点,对二者相似性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借鉴其他学科门类,深入理解文论自身的特征,从而寻求一条更为完善的中国古代文论性转换之路。
  关键词:诗性智慧 整体思维 直觉思维
  
  中医兼具与人文科学的双重性质,因此,其带有的自然科学的实践特色成为二者区别的根本所在。但中医的人文学科特性使其与中国文艺有了可比的基础。
  在人类的远古时代,巫术与医学是紧密相连的,占卜与巫术来源于治病与驱走病魔的需要。而巫在古代称能以舞降神的人,巫后来分化为两支,一支为巫蛊,一支为治病救人,中医源于此。由此可见,中医与文学有着天然的联系。在古代的中国,文学与中医的联系自古有之,自《诗经》开始,与中医药有关的文学创作连绵不断,许多文坛巨匠既是文学家也是医家;中医的许多经典著作如《内经》都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在文艺方面,中医学的许多术语都融入文学艺术批评范畴之中。
  另一方面,在中国古代、儒、释、道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影响下,中国文艺思维与中医思维呈现出众多的相似之处。
  
  1 诗性智慧
  
  维柯说:最早的诗在某种意义上都是实物的诗。用姿势或实物来表情达意,是象形符号和象形文字的原则,是自然语言的原则。“诗性的智慧,这种世界的最初的智慧,一开始就要用的玄学就不是现在学者们所用的那种理性的抽象的玄学就不是现在学者们所用的那种理性的抽象的学学,而是一种感觉到的想象出的玄学。像这些原始人所用的。这些原始人没有推理的能力,却浑身是旺盛的感觉力和生动的想象力。这种玄学就是他们的诗”。王弼在《周易略论.明象》中提到“尽意莫若象”。“象是鲜明可感的,能够给人直观的印象,它的内涵又是宽泛的,具有难以穷尽的特点,这就是它拥有的直观的鲜明性和抽象内涵的模糊性和可塑性。”《周易.系辞上》中说道:“圣人有以见天下之颐,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
  中医理论中大量的把表感性事物的名词直接当作抽象概念使用,以字、形、义为抽象概念提供了切实可感性。此外,中医经典论述中常常言之则喻,不喻则言不达。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对生理、病理和现象的论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素问.逆调论篇》中说道“阳气少、阴气多,故身寒如从水中出”,《素问.疟论篇》说道:“至病之发也,如火之热,如风雨不可当也”,《灵柩.九针十二原》中说“今天五脏之有疾也,譬犹刺也,犹污也,犹结也,犹闭也。”刺、污、结、闭即是以具体可感之形象比喻那些具有普遍共性的病理改变。刺代表损伤、污代表变性、、结代表增生、闭代表阻塞,形象生动地比喻代表着非凡的想象力。
  人化性隐喻在中国文艺的概念术语中可以找到大量的例子,关于头脑:主脑、首联;关于人眼:诗眼、眉目;关于皮毛的:皮相、肤根、肌肤;关于骨架:风骨、筋骨、气骨、骨髓等。颜之推在《颜氏家训.文章》云:“文章当以理致为心贤,气调为筋骨,事义为皮肤、华丽为冠冕”;《文心雕龙.附会篇》中说“夫才童学文,宜正体制。必以情志为神明,事义为骨髓、辞采为肌肤,宫商为声气”;杨载在《诗法家数》中说:“句中要有字眼、或腰、或膝、或足、无一定之处”。
  中医经典在表述上的具象化特征与中国文论在概念上的拟人化倾向都带有人类远古时期的思维特征。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中认为万物有灵观是原始人的哲学基础,我们看来没有生命的物象,蒙昧人却认为是活生生有理智的生物,他们跟它们谈话,崇拜他们,甚至由于它们所作的恶而惩罚它们。”“在原始宗教里,物品被看作是赋有像人一样的生命的,”。维柯在探讨各民族的共同个性时,发现“把自己当作权衡一切的标准”是人类的共有本性。诗性思维就是“赋予感觉和情欲与本无感觉的事物。儿童的特点就在把无生命的事物拿到手里,戏与它们交谈,仿佛它们就是些有生命的人”。
  
  2 整体思维
  
  中医的整体观念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提出心身相关的思想和理论。它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它们以经络为联系通道,相互传递各种信息,在气、血、津液环周于全身的情况下,形成一个非常 协调和统一的整体。同时也认识到人体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有密切关系,人类在适应自然、社会环境中,维持着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素问.宝命全形论》中指出:“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内经》提出四时阴阳是万物的根本,“从之则生,逆之则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人体皮肉脉筋骨、经络与脏腑息息相关,而以脏腑为中心,以经络通连内外,身体一旦发生疾病,局部的可以影响全身,全身的也可以显现在某一局部;内部的可以牵连及外,外部的也可以传变入里。精神刺激可以影响脏腑功能,脏腑病变也可以造成精神活动的改变,人体每一病症的产生,无不体现整体的失调。中医诊断的四诊(望、闻、问、切);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辩证(包括病因、气血津液、脏腑、经络),都反映了中医的整体思维。
  中国古代的文艺理论家同样运用整体思维审视把握文学,构建一套富有诗性特征的思维方式。他们在把握、观照、评价作品时,总是将其看作一个有血有肉、血肉丰满的生命整体,并从整体上进行把握,以气,结构论文,讲求“圆通”“圆融”。
  曹丕在《典论.论文》里说“文以气为主”,展示文学作品的内在特质为“气”,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写道“生气远处,不著死灰。妙造自然,伊谁与裁?”气作为文学作品的内在生命力,历经时代,演变为“气韵”、“韵味”、“生气”等等概念,气说体现的是作家精神世界的整体上去把握和理解作品的方式。
  《文心雕龙.附会》里说“何谓“附会”?谓总文理,统首尾,定与夺,合涯际,弥纶一篇,使杂而不越者也。若筑室之须基构,裁衣之待缝缉矣....是以附辞会义,务总纲领....首尾周密”,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提出了“结构第一”的概念,提出作品不论是在作品的结构布局还是在材料安排时,都要虚实相应、疏密相间。
  《文心雕龙.论说篇》中写道:“故其义贵圆通,辞忌枝碎,必使心与理合,弥缝莫见其隙;辞共心密,敌人不知所乘;斯其要也。”圆通、圆融思维,其思维方式即为整体思维。
  由此可见无论是中医还是艺术,都深受中国古代传统哲学天人合一这一整体思维思想的影响,概括起来,天人合一主要是讲天人的一致性、统一性,天人可以统一于道,也可统一于气,统一于高尚的道德,从而使天与人具有了同原、同道乃至包括时间、空间结构相同的关系。天人合一也讲天人感应。因此,天人合一既包含神秘的神学目的论的内容,也包含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意思,其中也有人应该顺应自然界的养身之道。
  
  3 直觉思维
  
  中医学非常重视直觉思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推崇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它以人为轴心,以宇宙为背景,研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形体与精神不可分离的关系。每一个人都在宇宙中占有自己的时空位置,每一个人的生长壮老病死受自身的先天、后天的各种因素影响,也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制约。因此,每一个人的性别、年龄、性格、心理、情感、气质等都体现着不同于他人的特点。这种不同的特点作为一种因素,在疾病的情况下,会影响着疾病的发生、、变化以及预后。中医学看来,没有任何两种病证是完全相同的,任何一个病证都是因人而异的,或因时而变的。这就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立论根据。所以,中医临床对每一个病人的辨证与,都不是简单的重复过程,而是对一个个崭新对象的初次辨识和探索。因此,正确的辨证论治,是一个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人认为天地万物相互感应运化而生,人处于天地之间,因情感物,感物生情,以主观上的感悟顿悟通天下之理。钟嵘在《诗品》里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陆机在《文赋》里说“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中写道“物色之动,心亦摇焉”,“物色相召,人谁获安”,“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中国文艺思维相对于西方偏于逻辑理性的批评模式,更强调个人感觉,所以品评多为感悟式、经验式和印象式的。严羽在《沧浪诗话》里说“诗有别才,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尽其致。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荃着,上也。诗者,吟咏性情也,盛唐诸人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
  总之,对二者思维相似性的把握,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找到二者可比的基础,从而在求同的基础上发掘二者之“异”,在“异”处找到相互间可借鉴之处,从而更好的促进各自学科的。
  
  
  [1] 蒲震元.《“人化"“泛宇宙批评与生命化" 批评中国传统批评模式中的两种重要批评形态》.文学评论,2006年第5期.
  [2] 张家梅.人化批评的民族特色与审美价值[J].佛山技术学院学报(科学版), 1997,(01).
  [3] 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M].北京:商务印书馆,l986.
  [4] 郭守运.中国诗性智慧啊的早期生成[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23卷 2007年).
  [5] 桑大鹏.解读诗性智慧[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9月.
  [6] 徐菊.论中国古代文论中“以象譬喻”的批评方法[D].扬州大学,2006.
  [7] 韩湖初.略论《文心雕龙》的生命美学思想[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01) .
  [8] 李建中.原始思维与中国古代文论的诗性特征[J].文艺研究,2002,(04).
  [9] 维柯.新科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杜,1987.
  [10]吴中胜.《原始思维与中国文论的诗性智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P162-163.
  [11]刘绍谨.《复古与复元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P149.
  [12]《原始思维与中国文论的诗性智慧》.P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