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境旅游发展浅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柳迪 时间:2014-01-05

  2、边境游
  我国的边境旅游,1987年开始于辽宁省的丹东市。国家旅游局和对外经济贸易部于1987年11月批准了丹东市对朝鲜新义州的一日游。随后,国家相继批准了在黑龙江、内蒙古、辽宁、吉林、新疆、云南、广西等省、自治区与俄罗斯、蒙古、朝鲜、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缅甸、老挝、越南等国家开展边境旅游。不过,此时的边境游多为探亲访友和商务游。1997年,随着边境旅游的蓬勃发展,国家对边境旅游管理逐步完善,规定凡是我国公民均可进行边境游。实际上,一些边境旅游活动已经与出国旅游融合为一体。
  3、出国旅游
  1988年,为了满足归侨、侨眷及相关人员的探亲需要,经国务院批准,规定由海外亲友付费、担保,允许公民赴泰国探亲旅游,成为中国公民出国游的起点。1990年10月率先开放中国公民自费赴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等三国旅游。自1997年起,在试办港澳游、边境游的基础上,正式开展中国公民自费出境旅游业务。之后,出境旅游目的地的数量逐步增加,截至2008年底,除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外,已有136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我国公民出境旅游的目的地。2009年,我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又新增了包括加纳共和国、厄瓜多尔、多米尼克、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在内的九个国家。出境旅游目的地的增加是出国游不断发展的必然产物。
  三、对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几点分析
  1、因私出境比例增大
  在出境旅游市场规模稳定增长的同时,市场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私出境旅游人数骤增,成为我国出境旅游市场的绝对主体。1997年以前,因公出境旅游人数与因私出境旅游人数大致平衡,因公出境旅游人数在比例上略高于因私出境旅游人数。以1995年为例,因公出境旅游人数占整个出境旅游市场的59%。1997年以后,这一情况发生了明显改变。国家对出境旅游政策的放宽,使得因私出境旅游人数在2000年超越因公出境旅游人数,达到54%。至2009年,因私出境旅游人数已经达到了4220.97万人次,占整个出境旅游市场的88.6%。
  2、出境旅游目的地的变化
  旅游目的地的分布状况表明了一国公民的出游流向,反映了游客对目的地的偏好程度。2002年以前,由于我国开放的旅游目的地较少,出境旅游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和大洋洲地区。但是近年来,随着旅游目的地的骤增,中国出境旅游目的地呈现稳中有变的趋势,空间分布日趋分散,旅游目的地多元化趋势初显,特别是在2004年全面开放欧洲市场之后。不过,香港和澳门一直是我国大陆居民出境旅游的热门选择。香港与澳门是中央政府同意最早开放内地公民“自由行”的旅游目的地,这一特殊安排使内地居民到这两个特区的旅游活动变得非常方便。这些年来,到这两个特区“自由行”的内地区域不断扩大,需求一直保持旺盛。香港和澳门旅游秩序与产品质量的相对稳定和价格的竞争优势也大大提高了对内地居民的吸引力。另外,2008年,新增的美国游和台湾游也吸引了不少中国游客的注目。其中,增长速度最快的是台湾,至2009年底,我国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人数达98.57万人次,增长253.4%。
  3、出境旅游者消费水平虚高
  1997年中国正式开放出境旅游之初,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高消费行为就引起了世人的关注。而2000年之后,中国公民的出境旅游消费开支更是一路攀升、大幅增长,2004年中国成为世界上出境旅游消费最高的国家之一。目前,中国人出境消费属于非理性消费,境外旅游消费行为已经发展到消费主义的极端形式,消费的目的不再是仅仅购买商品的使用价值和满足自身正常的物质和精神需要,而是通过消费商品与旅游服务的符号价值,炫耀自己的富有、身份和地位。因此,中国游客境外消费已经具有了炫耀消费的特质。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公民在境外的消费并不完全反映中国公民的实际收入水平,出境旅游者消费水平虚高。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