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县档案馆口述史资料征集“四要”“四不要”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付永革 时间:2014-04-25
  草根一说,始于19世纪美国,彼时美国正浸于淘金狂潮,当时盛传,山脉土壤表层草根生长茂盛的地方,下面就蕴藏着黄金。后来“草根”一说引入社会学领域,“草根”就被赋予了“基层民众”的内涵。“精英”在现代汉语词典字典中的解释为“精华”或“出类拔萃的人”。口述史资料精英化征集即对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的口述材料的征集,这对于撰修历史确实很重要。但重大事件及重要人物官方文字记载较多,回忆录、口述自传也很多。现在多个机构做口述史大多在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上,也形成了很多有价值的口述史资料。因此区县档案馆在做口述史资料征集的时候,不能一味地注重这方面的征集,应更多关注社会生活和普通百姓的口述史即“草根化征集”。我们在进行口述史资料征集工作中,特别注意发掘民间社会及老百姓日常生活方面的资料,寻找他们的声音。征集大量来自于地方和民间,小人物的命运也可以反映大历史的变迁,所以,它反映的是一种大众文化和大众记忆内容,能充分地展示出社会各阶层人士的不同经历、个人观点,使历史更具个性化和更为真实,只有记录下来,我们的民族文化才不会丢。而且这样的口述史资料使读者更能贴近并领会活生生的历史及其活生生的社会内容。如大家都认为建国初期的社会风气非常好,究竟怎么好?为什么好?其主要表现是什么?如果让老百姓讲讲他们所看到的、所听到的事情,对构建那段历史的生活场景和真实图像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也为后人研究社会文化史提供了很好的资料。故此,笔者认为,口述史资料征集作为弥补馆藏空白的有效途径,其征集的素材不能只着眼伟大人物及其伟大事迹,不能只着眼于少数人的丰功伟绩,了解芸芸众生的困难与欢欣,才可能理解历史的真实面貌。如:平谷那些土的掉渣的语言、那些生活在深山老区老百姓生活经历的真实写照,最底层婚丧嫁娶的讲究、普通百姓对大公社、大跃进、大食堂的真切感受,这些用语言记录下来的东西,是不是对那段的历史起到很好的理解和诠释?让普通人的历史活在我们的笔下,留给后人永久的记忆,这是区县档案馆征集的必然。
  
  四、要口述史征集“无禁区”,不要仅围“正史”转
  
  区县档案馆做口述史征集是为留存史料,留存史料应该没有禁区的。中华口述历史研究会秘书长左玉河说:“有一些领域涉及国家的机密(如核工业),这是不能写、不能动的,这是禁区。但是我们从材料的保存角度去做,应该是没有问题,我们的目的是保留和收集资料,把你的资料很完整地记录下来,根据这些的资料,根据我的判断,进行学术研究,也是允许的,并没有什么禁区。但这些口述资料及成果的发表,却是有规定的,就是说你这个东西现在不适合出版,目前可以不出版,或许二三十年以后条件成熟了,那时候就不是什么机密了,已经解密了,再出版也未尝不可。如果现在就设定禁区,不去做这项资料保留工作,将来或许会遗憾的。应该毫不顾忌地将这些东西讲出来,整理出来留给后人,为后人留下一段口述历史资料,为民族留下一份历史记忆。”
  传统史料中留给我们的只是事物事件的一部分,或颂或贬,或捧或伐,都只是其中的一面,我们很难窥见全豹。例如,我们可以查阅到影响过历史进程的某次重要会议的决议或相关文献,但却无法从这些可查阅到的资料中知道围绕这次会议的派系角逐、权力纷争、人际纠葛。通常,这些隐藏于事件背后的“信息”,非当局者无以知晓,我们能见到的只是冠冕堂皇的“外交辞令”。但是,当时过境迁之后,当那些事关江山社稷、动辄地覆天翻的重大事件成为“渔樵夜话”之后,我们通过“口述史”的办法再去采访当年的亲历、亲见、亲闻者,听他们娓娓道来,听他们将那些台后的、背面的、隐藏的、甚至见不得人的历史信息和盘托出,我们据此才得以了解一部真实的历史。正如同我们熟悉地上的林木,却很少知道深埋地下的根须。口述史为我们暴露了历史事件的“根须”和“细节”,从此我们能够认识作为一棵完整植株的全部。有时候,影响历史进程的要素,不是昂然飘扬的地上枝叶,而是日渐腐朽的地下根须;不是台前的鸿篇大论,而是台后悄然而来的小动作。因此,口述史征集既要关注地上的和台前的,也要关注地下的和台后的。因此,区县档案馆口述征集不能仅围绕正史转,因为,历史是当事人的历史,而不是后人评价的结论。不论是光明的还是黑暗的,光彩的还是肮脏的,都是历史,是历史的立体而不是历史的平面。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