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书《周易》考释三则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周 波 时间:2010-08-12
 一

5-6云:“上九:或赐 (以下用A表示)  (带),冬(终)朝晶(三) 之。”

A,整理者释文作“ ”。注释云:“ ”,字从糸、从田,半声。“ ”读为“鞶带”,“ ”、“鞶”音通,《说文·革部》:“鞶,大带也。《易》曰:‘或锡之鞶带。’男子带鞶,妇人带丝。从革般声。”

按:A,今本作“鞶”,帛书本作“般”。A当分析为从糸畔声1,可能是“鞶”之异体,而非通假关系。信阳简有“反(从糸)”字。简2-012云:“緅与素锦之反(从糸)襄二十又一,緅与青锦之反(从糸)襄七。”朱德熙、裘锡圭先生认为“反(从糸)襄”当读为“縏囊”,縏或用丝制,或用革制,所以字亦作鞶2。二位先生所言极是。A从糸畔声,“反(从糸)”从糸反声,二字形符相同,声符相近,很可能就是一个字。畔”、“ 縏(鞶)”皆并纽元部字,故A有可能是“縏(鞶)”之异体。

 

38云:“九四: (以下用B表示)亡肤(膚),丌(其)行緀疋。”

     B,整理者释文作“誫”。简38下注释云:“誫”,动。《列子·黄帝》:“罪乎不誫不止。”,张湛注:“罪或作萌,向秀曰:‘萌然不动,亦不自止,与枯木同。’” 40下注释云:誫,详第38简注。臀无膚,受振而觉坐立不安。

按:B,又见简40,其辞云:“九晶(三):B亡(无)肤(膚), 丌(其)行緀疋, (厲)亡(无)大咎。” B,今本皆作“臀”,帛书本皆作“脤”。“脤”与今本“臀”同(详参下)。今本“臀无膚”指臀部失去皮膚。而“誫”实同“震3”,“震无膚”似不辞。整理者释“誫”,不论从词性还是从字意上皆与今本和帛书本差别甚大,这种差异是其所无法解释的,故此说仍有未安。我们认为B当释为“唇”,读为“臀”。“唇”又见于上博《容成氏》简52,形作 。其辞云:“纣不知其未有成政,而得失行于民之唇也,或亦起师以逆之。” “唇”当读为唇齿之“唇4”,同于《说文·肉部》“脣,口端也”之“脣”,而与《说文·口部》“唇,惊也”之“唇”实为两字。B从言辰声,与从口辰声同。“言”“口”皆为形符,其表意功能相同,故B可释为“唇”。帛书本“脤”即“脣”,字又作“唇”。脣)”,船母文部;“臀”,定母文部;船定准双声,又为文部叠韵,可以相通。《说文·口部》朱骏声《通训定声》:“唇,假借为脤,今俗用为唇齿字。”《庄子·德充符》“闉跂支离无脤”,成玄英疏:“脤,脣也。”《释文》引崔说:“脤、脣同。”又引简文帝说:“脤,臀也。”又《周礼·考工记·栗氏》:“其臀一寸”,郑玄注:“故书臀作唇,杜子春云:当为臀。”由郑注可知“唇”用为“臀”,古已有之,今出土简文亦为明证。

 

40云:“九二: (以下用C表示)又(有)鱼,亡(无)咎,不利宾。”

C,整理者释“ ”。注释云:“ ”《说文·木部》:“囊张大貌。从省,缶声(周按《说文》原文作匋省声)”……囊中之物,不更及外人,故不利宾。

按:C,又见于简41,皆属《姤》卦。其辞云:“九四:C亡(无)鱼,己(起)凶。九五以芑(杞)C瓜,含章,又(有)忧自天。” C,今本皆作“包”,帛书本皆作“枹”。《易·姤》 “包有鱼”,《释文》:“包本亦作庖。下同,荀作胞。”唐石经作“包”,孔疏作“庖”。《易·姤》“包瓜”,《释文》:“包,子夏作苞。”

从上引整理者注释看,整理者实际上是将“ ”训为“囊”的,而这一释读似值得商榷。“ ”字在战国文字中可以用作“苞(包)”。上博《容成氏》简9曰:“会在天地之间,而 在四海之内,毕能其事,而立为天子。” 形作 ,整理者原注:“ 即包,与上会字俱有囊括无疑之意。”字又见《石鼓文·汧殹》,辞曰:“其鱼隹(惟)可(何)?隹(惟)鱮隹(惟)鲤。可(何)以 之?隹(惟)杨及柳。”《说文》“ ”字下段注:“ 读如苞苴之苞。”《礼记·曲礼上》:“凡以弓剑苞苴箪笥问人者”,郑注:“苞苴,裹鱼肉,或以苇,或以茅。”《仪礼·少仪》:“苞苴”,郑注:“苞苴,谓编束萑苇以裹鱼肉也。” 帛书本作“枹”,“枹”与“苞”同。《尔雅·释木》:“如竹箭曰苞。”《释文》:“苞,本或作枹。”从上引诸本看,“ 有鱼”,“ 无鱼”之“ ”可如今本读为“庖厨”之“庖”。而“以芑(杞) 瓜”之“ ”似当同《子夏传》,应读为“苞”。《说文》“苞”字下段注:“苞,假借为包裹。凡《诗》言‘白茅苞之’,《书》言‘厥苞橘柚’,《礼》言‘苞苴’,《易》言‘苞蒙’、‘苞荒’,……皆用此字。近时经典凡训包裹者,皆径改为包字。”

 

1其右所从实为“畔”字。“畔”字见郭店《老子甲》简25、简30,上博《容成氏》简45,读为“判”或“叛”。

2朱德熙、裘锡圭:《信阳楚简考释(五篇)》文,原载《考古学报》19731期,又收入《朱德熙文集》第五卷,商务印书馆,1999年。

3 俞樾《诸子平议•列子平议》:“誫即震之异文。不誫不止者,不动不止也。”字又作“唇”。《说文•口部》“唇,惊也。” 又桂馥《义证》:“唇,经典借震字。”段注:“唇,后人以震字为之。”

4该字李零先生原释文作 “唇”,读为“朕”。杨泽生先生《上海博物馆所藏竹书札记》释作“震”。同学何有祖《读上博简<容成氏>偶得》疑“唇”读如唇齿之唇。后两篇文章均载《简帛研究》网站,可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