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分权中软预算约束问题探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未知 时间:2013-02-17
 四、软预算约束的后果

科尔奈(1980)把短缺现象看作是社会主义经济中软预算约束导致的最重要后果,钱颖一(1994)则认为社会主义政府把短缺当作一种手段,通过有意识地制造经济中的短缺来减少坏项目再融资的收益,从而达到消除或缓解经济中广为存在的软预算约束现象。钱颖一在德瓦特里庞——马斯金(Dewatripont-Maskin)模型的基础上,用一个相似的模型解释了它的起因。考察一个存在软预算约束的中央计划经济,假定消费者和厂商(生产需要)对某些商品都有需求,而卖方没有(或不能)将厂商、企业家与居民区分开来这样,将商品价格定在市场出清水平以下以造成短缺,是克服部分软预算约束问题的手段:如果不能用借款买到所需商品,则项目上马对企业家没有任何好处,因此,企业家一开始就不愿意让差项目上马。这意味着虽然消费者会因短缺而遭到损失,但软预算约束将会消失。黄海洲和许成钢(1999)在预算约束的制度框架内研究了金融危机的成因。他们认为,亚洲金融危机从根本上说是由于当地金融机构对企业贷款的软预算约束所造成的,这种软预算约束不仅影响了金融市场的效率,更扭曲了市场信息,不可避免地造成了银行间贷款市场的逆向选择问题,最终可能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长期来看,软预算约束将导致经济增长放慢。对于软预算约束的后果,钱颖一和许成钢(1998)还基于软预算约束理论分析了社会主义中央计划经济下普遍缺乏创新的问题。他们认为市场能够在事后作到有效率地挑选项目,而中央计划经济由于软预算约束的存在不能做到在事后对项目进行有效率地挑选。

参考文献

[1]杨灿明,赵福军.关于财政分权后果的理论述评[J].财贸经济,2004,(7):51-57.

[2]叶满城.软预算约束理论概述[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8(3):22-25.

[3]杨灿明,赵福军.财政分权理论及其发展述评[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4):3-11.

[4]方晓利,周业安.财政分权理论述评[J].教学与研究,2001,(3):53-57.

[5]平新乔.当代财政学前沿若干问题[J].经济学动态.2000,(4):32-36.

[6]姚洋.制度失衡和中国财政分权的后果[J].战略与管理,2003,(3):34-37.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