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正规金融信贷/财政支农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黎文飞 时间:2013-03-22

  (三)脉冲响应函数
  脉冲响应函数(IRF)用于衡量来自随机扰动项的一个标准差冲击对内生变量当前和未来取值的影响。在下面的图1、图2中,横轴表示冲击作用的滞后期间数,本文选取15(单位:年)。纵轴表示农业经济增长,实线表示脉冲响应函数,代表了农业经济增长对相应的LNLOAN和LNEXP冲击的反应,虚线表示正负两倍标准差偏离带。
从图1可以看出,当在本期给LNLOAN一个正的冲击后,农业经济的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上升,从第9期后趋于稳定增长。这表明LNLOAN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和较长的持续效应。
  而从图2来看,当在本期给LNEXP一个正的冲击后,农业经济的增长几乎为零。这表明LNEXP对农业的经济增长几乎没有影响。

  (四)方差分解技术
  方差分解技术是通过分析每一个结构冲击对内生变量(通常用方差来度量)的贡献度,进一步评价不同结构冲击的重要性。因此,方差分解给出对VAR模型中变量产生影响的每个随机扰动的相对重要性的信息。下页图3、图4中横轴表示滞后期间数(本文选取15),纵轴表示LNLOAN,LNEXP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单位:%)。
  从图3、图4中可以看出,不考虑农业经济自身的贡献率,正规金融的信贷对农业经济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7.8%,而财政支农对农业经济的增长的贡献率只有0.04%,几乎为零。
  分析总结及政策建议
  目前,中国农民来自非正规金融市场的贷款大约是来自正规金融市场的4倍(IFAD,2001)。但是,这一结论并不是否定正规金融信贷和财政支农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它所揭示的恰恰不是政府现行相关政策的错误,而是证实了由于中国缺乏稳定的农业资本形成机制而导致的资金配置效率低下这一事实:发放到农业的资金转化为农业投资资金的效率非常低下。这种现象背后的经济学解释就是,国家试图通过资金支持农业经济增长,但考虑到农业的“弱质性”和资金的“逐利性”,因此目前中国的农业对信贷资金也好,财政资金也好,都缺乏足够的吸引力——这些资金很可能在支持农业发展的幌子下挪作他用。针对中国农业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提高资金的配置效率。由于缺乏有效的监控机制,正规金融的农业信贷资金和财政支农资金配置不尽合理,被非法占用、挪用了的比例比较大,导致从农业流入到其他行业或者被挥霍浪费掉,从而出现“漏损效应”。因此,一定要重视资金配置效率的提高,投放到农业的资金不能挪作他用。不能出现一边不断有资金的投入,另一边大量资金通过更多的渠道流失,还有许多资金沉淀在一些低效的项目上。
  2.建立引导资金回流农村的有效机制。据调查,很大一部分投放到农村的资金通过隐蔽的方式倒回流到了城市。因此,要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邮政储蓄机构,建立回流农村的市场化机制;通过财政杠杆引导金融资金回流农村,使农村资金流动纳入良性循环的轨道。政策性金融业务也应在财政核定补贴的前提下,通过市场化招标方式,允许各类机构参与,以提高政策性金融的效率。
  3.健全农村财政支农体系。通过农村财政支农直接投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改善农村的生产环境、提高农村的技术水平和对一些经济行为给予补助。
  4.成立有效的农村金融监管体制。建立多样化、有序分层的金融监管体系,对正规金融的农业贷款和财政支农的资金进行跟踪调查,确保资金真正投入到农业生产当中,达到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温涛,王煜宇.政府主导的农业信贷、财政支农模式的经济效应[J].中国农村经济,2005,(10).
  [2]杨庆祥,赵杉.陕西省信贷增速和经济增长的计量分析[J].西安金融,2006,(7).
  [3]姚耀军,和丕禅.中国农业信贷与农业GDP(1978—2001):一个协整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4,(8).
  [4]李正辉.中国农村居民信贷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统计观察,2007,(6).
  [5]谢平,徐忠.公共财政、金融支农与农村金融改革[J].经济研究,2006,(4).
  [6]杨栋,郭玉清.中国农业贷款效率——基于双方程误差修正模型[J].金融研究,2007,(9).
  [7]易丹辉.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8]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摸——Eviews应用及实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9]纪森,李宏珑.中国农村正规金融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南方金融,2007,(8).
  [10]E.Jensen.The farm credit system as a government - sponsored enterprise.[J].Review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2000,(22):1.
  [11]Koester,Ulrich:CA P is Something ng We Can be Pround of,Working Paper,University of Kiel,2000.
  [12]Townsend,Robert M.and Jacob,Yaron:The Credit Risk - contingency System of an Asian Development Bank,Federal ReserveBank of Chicago,Economic Perspectives,2001.
  [13]OECD.DACGui delines on Poverty Reduction,working paper,2001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