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赵敬 时间:2013-07-20

 摘要:近年来,中国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流动性过剩问题凸显。流动性过剩不仅导致资产价格激增和银行间过度竞争,而且影响着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效果。通过对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现状、成因分析,从转变银行经营理念和金融市场体系改革等方面给出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流动性管理

  在经济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的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现象在国际及国内双重诱因的作用下也呈现出日益泛滥之势,并对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从2000年以来国内来看,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曾非常突出。这种流动性过剩不仅对中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运作能力提出了考验,还对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的合理制定提出了挑战。
  一、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现状
  1.商业银行存贷差持续扩大。自2000年至今中国金融机构的人民币存贷差就一直呈现出一种逐步上升的趋势,十年间存贷差增加了近6倍,年平均增长率约为28.7%。具体从前三年来看,中国的存款增速分别为2007年16.08%,2008年19.7%,2009年28.2%,基本快于或等同于同期贷款增速的16.16%、15.9%和31.7%,至2010年8月末,中国金融机构的人民币存贷差已至22.96万亿元高位,占存款余额的33.45%。金融机构的存贷差不但没有缩小,反而还在持续扩大。由于存贷款增速的剪刀差依旧得到维持,金融机构的贷存比由2000年的80.26%下降到2010年8月的66.55%,这意味着商业银行每吸收100元存款,大约只有66.55元转化为贷款投入实体经济领域,其他资金则滞留在金融体系自身内部进行体内循环。这说明中国金融机构总体上存在存款过剩和资金闲置,又由于中国金融机构的存款过剩有超过90%集中在商业银行,这就说明中国商业银行整体上存在流动性过剩。
  2.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偏高。2008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将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由1.62%调低到了0.72%,而到2010年12月26日将法定一年期存款利率由2.5%调高到2.75%,这就使得这两种利率之间的差距拉开到2.03个百分点。在超额准备金利率下降的这种背景之下,加上中国市场流动性的过剩,诸多商业银行也就只能将自身的过剩流动性来以超额准备金的形式存放在中国人民银行,因此较高的超额准备金率成为了中国商业银行近几年流动性过剩的一种重要表现。
  3.银行间市场人民币交易成交量高。从中国银行间的交易情况来看,2010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继续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到2010年12月贷款基准利率被中国人民银行提高到5.81%,同时存款基准利率也被上调0.25个百分点,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一年期存款利率从原来的2.5%升至2.75%。在这种存贷基准利率持续上升的背景下,从2008—2010年,中国银行间市场债券回购的月加权平均利率还一直处于0.96%~3.84%之间,其均值仅为2.14%;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在1.04%~3.59%之间,均值仅为2.17%。尤其在2008年11月以后,二者持续较低,一直在1.5%左右徘徊,这种利率水平相对于在中国人民银行获得的超额准备金收益率要高一些,但相对于存贷款利差而言,商业银行将自身资产运用于这些方面所能获得的收益是相对较低的,甚至低到了不能完全补足自身的负债成本的程度。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银行间市场人民币交易的成交量却很高,在2010年8月就达到了20.94万亿元高位,这个额度占当时中国金融机构存差的91.18%,存款余额的30.51%,这种交易的日均成交高达9 518亿元,这可以说明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多。
  二、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分析
  1.现金需求比例的持续下降。随着中国电子货币与支付手段的逐渐更新以及其他各种金融市场工具的不断开发和增加,中国银行的现金漏损率在近几年开始逐渐下降,其现金需求比率也在随之下降。中国商业银行M0占M2的比重是持续下降的,具体已从2000年12月末的10.89%下降到2007年末的7.52%、2008年末的6.92%及2009年末的6.26%,到2010年8月末,M0占M2的比重仅为5.81%。现金需求比例的持续下降减少了中国的基础货币,扩大了货币乘数,这就导致了银行存款来源的增加。现金需求比率(M0/M2)的下降是造成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之一。
  2.外汇储备的迅猛增长。为了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保持中国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渐进走势,中国人民银行不得不大规模地向中国货币市场投放基础货币,或通过其他各种方式来干预外汇市场。由于获得中国人民银行所投放基础货币的主体是商业银行,这就使得巨额资金开始持续流入中国商业银行,进而为其创造了大量的流动性。截至2006年2月,中国外汇储备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一位。中国的外汇占款已经由1999年年底的14 792.40 亿元而持续增加到了2009年12月的193 112.47亿元,在这短短十年的时间内,中国的外汇占款竟然翻了将近13倍。截至2010年8月,中国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中的外汇占款已经高达210 368.08亿元,在这短短半年多的期限内增长了8.94%。迅速增加的外汇占款已经使得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过剩之状况愈演愈烈,导致了中国金融系统乃至整个社会的流动性过剩。
  3.直接融资工具对银行信贷的替代。随着中国金融市场体系改革的持续进行,近年来以银行为主导的间接金融结构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中国金融市场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以短期融资券为标志的企业债券市场重新启动,中国企业已开始向直接融资领域进发。2010年中国证券市场融资总量为10 413.51亿元,较2001年增长711.79%,截至2010年底,证券市场已为中国2 000多家境内企业直接融资提供了平台。资本市场的这种发展使整个中国金融资产开始由单一银行资产向市场化以及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直接分流了银行贷款。
  4.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2009年,中国国际收支交易总规模为4万亿美元,较上年减少了13%,经常项目顺差为2 971亿美元;2010年上半年,经常项目顺差为1 265亿美元,同比减少6%。虽然顺差规模较上年有一定程度的减小,但各项顺差总额仍然巨大,这与中国政府重视出口和保护国内产业的政策导向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系列不够合理的政策导向导致了中国当前存在这种不够合理的贸易结构,进而使得中国贸易顺差持续攀升,给银行的流动性过剩缓解带来较大压力。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