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差异对英汉比喻的影响及其翻译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曾华 时间:2010-10-06

摘  要
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不同的文化背景赋予不同语言中的比喻不同的文化内
涵。因此在学习比喻的过程中,比喻的文化差异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本文通
过举例从词汇多方面分析比较英汉比喻的文化差异,进而英汉互译的方法。
关键词:语言与文化;英汉比喻;文化差异;翻译。


Abstract
Language and culture are closely related. Differences in culture always influence
the features of language. As significant parts of language, figures of speech have
different connotations under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 Hence, while learning
 figures of speech in English , we must pay highly attention to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This article is about contrast on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of figures of
speech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by exemplification,then some methods of
translation concerning figures of speech .
Key Words: Language and culture;figures of speech; cultural differences; translation
 
引言
语言与文化息息相关,由于英汉民族文化上的差异,造成比喻中蕴含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即使是同一喻体,也不能唤起相似的情感,不能产生同样的效果。在学习和运用英语时要留意两种语言在这方面的异同,应该对比喻这一语言现象所包含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剖析,深刻理解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在翻译过程中准确地传递英汉两种语言的比喻所包含的文化内涵。
一.文化及其与语言的关系
汉语中的“文化”最初见与《易经》的“人文化成”,“观夫天文,以察时变,观夫人文,以化天下。” [ 1 ]在此文化是指古代封建王朝所施的文治和教化的总称。而英语中的culture一词来源于拉丁语cultura 意思是“种植”“耕作”和“养殖”,后来逐渐引申为“文明”“教养”及对人类心灵,情操的陶冶育化之意。的,技术的进步使文化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获得了新的深度和广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的《汉语词典》对文化是这样定义的:1.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科学等;2.考古学的用语,指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以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同样的制造技术的是同一文化的特征,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3.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学习文化,文化水平。[ 2 ]的《梅里特学生百科全书》(Merit Student Encyclopedia)将Culture定义为:The pattern of behavior acquired by man through social learning. The culture of a group of people is its entire way of life. Culture includes economic, technological, and scientific methods of dealing with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rules for regulating political and aesthetic and religious beliefs and practices. (This broad definition differs from the popular conception of culture as poetry painting, music, or other aesthetic activities )。[ 3 ]美国翻译家奈达(E.A.Nida)认为文化可以简明的定义为:“the totality of beliefs and practices of a society”,钱穆先生在《文化学大义》中指出;“文化是指人类生活的总和,而人类生活则是多方面各种部分之配合。” [ 4 ]可见文化包括了人类社会的一切总和,语言当然也属于文化的范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语言也有所进步。语言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息息相关,语言的产生和发展成了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关键,没有语言,文化的获取、传播、继承和发展就成为不可能。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恩格斯就指出;“语言是从文化中并和文化一起产生出来的,……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了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在他们的影响下,猿的脑髓就逐渐变成了人的脑髓。”比喻作为语言的一种形式,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但是由于中西价值观念、家庭观念、思维方式及生活方式的差异,使之在语言运用上也有很大的不同。
古往今来的文人哲士都强调比喻的重要性,英国现代辞学家理查德曾指出:“比喻是无所不在的语言本质”,“没有比喻我们就不能流利地说上普普通通的三句话。” [ 5 ] 法国的史学家朗松(C.Lanson)也说过:“若没有比喻,讲话和写作会成为不可能,它是人类语言最丰富的表现手段”;陈马骙 的《文则》则称:“易之有象,以尽其意,以达其情。文之作也,无可喻乎!”[6 ]足见比喻的重要性。
英语与汉语都广泛地使用比喻这一修辞手法,在英汉常用的比喻中,我们发现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例如“火上加油”(add fuel to the flames), “空中楼阁”(castles in the air), “滴水穿石”(constant dropping wears the stone)。都以“鹿”比喻“温顺”(as timid and tamed as deer);用“猴子”比喻“淘气顽皮”(as naughty as monkey);以“蜗牛”比喻“缓慢”(as slow as snail)。
二. 比喻文化内涵差异的比较
英语中有许多的现成的成语比喻,例如,出自圣经中的有:“as old as Methuselah”(像玛士撒拉一样的老);“as wise as Solomon”(像所罗门一样的聪明);“As rich as Jew”(像犹太人一样的富有)等等[ 7],在汉语中也有生动的比喻,例如火中取栗“pull chestnuts out of fire”;肉中刺、眼中钉“a thorn in the flesh”;铁证如山“ unshakable as mountain”等等[ 5]。这些比喻涉及历史典故、宗教信仰、文化习俗、天文地理、动物和植物等各个方面,可以说是社会文化的缩影。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反映社会的一面镜子,而比喻则是其中富有独特的民族文化色彩的代表,不同的文化社会就使其语言中的比喻有很大的差异。下面主要从现象.颜色.动物和植物这四个方面来阐述社会文化差异对英汉比喻的影响.
(一)文化差异对自然现象表达的影响。
在众多的喻体中,我们发现自然现象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共同认知对象。这类现象对人类来说,无古今之别、疆域之分。因此尽管不同的民族以自然现象作为喻体的语境不同,传达的情感有异,但基于共同的认知经验,人们对这种比喻的接受心理大体相同。比如说英语比喻中的“a thunder of applause”(雷鸣般掌声)、“at lighting speed”(以迅雷不及掩耳的之势),在汉语比喻中,有些比喻的表达在英语中也可以找到类似的手法,如汉语成语杞人忧天“to entertain groundless fears or unnecessary worries”,英语中就有类似的比喻“be more frightened than hurt”,水中捞月“to catch the moon in the water, to make are impractical attempt”,英语中的类似比喻有“fish in the air; cry for the moon; a wild goose chase”。
从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这类中西通用的事物在认识方向不会产生误解,但是这种中西方通用的事物一旦与民族的特定的心理因素、文化传统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在跨文化的语言交际中就会产生附在文字信息上的“超语言信息”。例如对于“西风”和“west wind”的理解,中国人与英国人如果不互相了解各自的文化,就很有可能产生误解。由于两国的地理位置不同,当大西洋上的西风刮起来的时候,在英国正是春天来临、万物复苏的季节,而在中国,则正是深秋或隆冬,天气变冷,树木凋零。因此,“west wind ”对于英国人和“西风”对于中国人所产生的联想必然是截然不同的。英国大诗人雪莱(Bysshe Shelly )在《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 )中就对west wind 进行了高度的赞扬,把它比作希望和力量的象征[8 ]。诗中的名句“If winter comes ,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已广为流传。然而,“西风”这一英国人心目中的美好形象在汉语中却成为了凄凉、萧条的代名词。如马致远在《天净沙· 秋思》中写道:“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李白在《忆秦娥》中写道:“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在这些诗句中,“西风”都被赋以悲凉的意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地理位置也会影响一个词的文化内涵,从而反映了自然环境对于思维的影响。
(二)文化差异对颜色比喻的影响。
英语比喻中的“the leaves turn yellow in autumn”( 秋天叶子变黄了);“be red with anger”(气得脸通红);“the white terror”(白色恐怖)可以看出颜色在本质上对各个民族是一致的,中西方人对颜色刺激的感受从理论上讲并无质的区别。
然而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中,颜色词带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意义。
“Red”(红)西方人从斗牛的传统文化中感受受到了“red”有着危险的含义“red
for danger”,而用来激怒牛的红布“red flag”被喻为“令人恼怒的东西”。“scarlet”(猩红)作为最深沉的一种红色,在英语中有“淫荡”的含义,比如说“a scarlet woman”是指一个淫妇。美国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的小说“the scarlet” 《红字》即指红色的A字母,是美国早期移民通奸的记号。在汉语中黄色是大自然的颜色,而土地对中华民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种土地之色被看作帝王的之色,倍受敬仰,其在古代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尊严,如“黄袍”,“黄榜”,而穿黄色的衣服也是帝王的特权。中国人也自豪的称自己为“炎黄子孙”。而对于西方国家来说,这是一种令人不快的、讨厌的颜色,含有胆小、卑劣等意,如“yellow belly”(胆小鬼)、“yellow streak”(生性软弱)、“yellow dog”(卑鄙的人)、“yellow looks”(指阴沉多疑的 性格) [9 ]。每个民族都有其特殊的文化,只有在了解原语国家的文化传统,风土人情的基础上,才能探索和把握颜色词语的真实含义,尤其的起微妙特点的象征意义。
(三)文化差异对动物比喻的影响。
不同的民族心理对不同的事物做出了迥异的价值取向,在英汉比喻中,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于表达同一个含义的喻体的采用也是各不同的,而其中动物所引起的词义联想的差异及文化内涵是十分明显的。
中国人有被称为龙的传人,在中国龙享有崇高的地位,古代皇帝被叫做“真龙天子”,更有“望子成龙”、“龙凤呈祥”之类的成语,然而在西方人看来“dragon”(龙)是一种凶残肆虐的怪物,称为:“mythical monster like reptile”(像爬行动物般的神秘巨兽),常用来比喻邪恶势力或恶人。如果说“Her mother is a real dragon to her.”其意思是说“她母亲待她像个恶魔” [10 ]。可见中西传统文化的差异使得人们对于龙的褒贬也是不一致的。就“dog”而言,英汉两国人都有养狗的习惯,但它在英汉民族的文化传统中所反映的民族价值观念是不同的。在英国,狗被看作是人类最忠诚可靠的朋友,对其有一种特殊的爱惜之情,甚至将它看作终生伴侣、生命的寄托,故在英语中关于赞扬狗的习语很多,如“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Lucky dog”(幸运儿)、“Top dog”(最重要的人物)等等。也有少量含有贬义的词,如“The dirty dog”(这个狗东西)、“Yellow dog”(卑鄙小人)。而在中国人的眼中,狗是令人讨厌的动物,常常象征一些反动势力。“狗仗人势”、
狗胆包天”、“狗急跳墙”、“狼心狗肺”,这些都是带有贬义色彩的。常把刚出世的孩童起乳名叫“狗娃”,其实这是一种“贱名”的民俗,意思是以狗为贱,能够使孩子的到平安。也许当中国人“痛打落水狗”时,西方人的同情之心就会油然而生。

(四)文化差异对植物比喻的影响。       
中有些词独特的联想意义是汉语中所没有的。如“olive branch”(橄榄枝)象征和平,clover(苜蓿)是一种可以给人带来好运的植物。“willow”(柳)在英语中比喻失落、死亡。“Wear the willow”(失恋或哀悼心爱的人逝世)。莎士比亚在悲剧《奥塞罗》中写到戴丝德蒙娜唱过一首《柳树歌》,这首歌原是戴丝德娜母亲的侍女芭芭拉临死前唱的一首古老的曲调,戴丝的娜因受到丈夫奥塞罗的猜疑,被怀疑与大将凯西奥私通,忧伤的她也唱起芭芭拉所唱的歌,这首歌预示着戴丝德娜将遇到和芭芭拉一样的死亡结局[ 11 ]。在汉语中,柳枝却是朋友分离时候的信物,一种离别之情的寄托,王维在《渭城曲》里面写到;“渭城朝雨邑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有了柳枝的依托,一种朋友见依依不舍之情跃然纸上。“A fair as a rose”(艳如桃花),玫瑰花在英美人心目中非同一般,是美丽、圣洁和爱情的象征,也是他们拜访长辈、造访朋友、向人表示祝贺或爱慕是的常见之礼,。玫瑰花在是外来品,中国人眼前美的代名词是桃花,在汉语中指一个女子容貌姣好的还有“美如天仙”,“如花似玉”,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喻体的选择都与英语不同。在中国文化中菊花表达了“坚毅”、“顽强”、“淡泊”的联想含义,在民间,菊花还有长寿的意义。黄水仙“daffodil”在英语文化中象征着春天和欢乐,华滋华斯在一首《咏水仙》写道: “And then my heart with pleasure fills/And dance with the daffodils”。莎士比亚也在《冬之歌》中用其来描写春天以及春天带来的欢乐心情[ 12 ]。
三. 英汉比喻的翻译方法
   在英汉翻译时,译者应熟练掌握原语“source language”和目的语“target language”。一方面在做翻译时,译者必须掌握英语语法及大量的英语词汇,但有些时候,即使他对西方文学很有自信地认为能领会其意境,然而在翻译中,还是会有许多的困难及观念上的错位,也只有在掌握原语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了解西方文学的精髓之所在;另一方面,西方文学翻译成中文的时,译者往往对自己的中文过于自信,对译文没有再三的推敲,而仅仅是凭主观上的臆断进行翻译,其翻译出来的文章没有做到很好的遵循汉语的语法规则,是不理想的作品。只有很好的结合原语和目的语才能更好的翻译,而中西文化差异就是影响这种结合的重要因素,在此通过英汉比喻的翻译来指导原语和目的语结合方法。
英汉比喻的翻译应以比喻内容为基础,发挥比喻美的真正所在,同时致力于形式表现,尽可能用“形神兼备”的翻译来传神达意。在实在不可能“形似”时,要“神似”的条件下,竭力用其他方法和手段表现出原比喻的意之真谛,美之内涵。依据这一原则,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一)保留原喻体,以直译为主。
这种方法尽可能保留比喻形象,可最大限度地再现原语风貌,还可以此丰富本民族的语言,体现一下异国情调的美感。例如:I see Russian soldiers standing on the threshold of their native land, guarding the fields which their fathers have tilled from time immemorial.(Winston S. Churchill , Speech on Hitler’s Invasion of the U.S.S.R.) 我看到俄国士兵站立于国门,守卫着他们祖先自古以来耕种的土地。此句中作者threshold (门槛)比作frontier(边境)。这里我们保留原喻体,用直译法处理这个比喻。Every family is said to have at least one skeleton in the cupboard.(俗话说,衣柜里面藏骷髅,见不得人的事家家有)句中,one skeleton in the cupboard(家丑),直译成“衣柜里面藏骷髅”再加一个注义“见不得人的事家家有”,既帮读者理解了喻意,又让读者接受了西方生动的比喻。
(二)替换比喻,使之归化。
并非所有的比喻都可以用直译,这是因为,有许多用作比喻的形象在英汉语民族心目中的概念与中国人大不相同。还有不少用作比喻的事物是从各民族特有的成语典故中引来的,彼此差异很大。当差异的存在不利于理解,而译入语里恰有相对应的固定比喻,这时可用符合译入语习惯,且能引起读者同样联想,同样感情的比喻来替换,这也叫归化。从审美角度看,客体形式的改变,正是为了产生相同的审美效果。例如,as cunning as a dead pig 就不宜译成“像死猪一样狡猾”,而译成“像狐狸一样狡猾”。因为中国人历来把猪比作“蠢笨”的象征,怎么也不会与“狡猾”联系起来。再如,as bold as brass 不宜译成“脸皮厚如黄铜”,应译成“脸皮厚如城墙”。As happy as a cow 不宜译成“快乐如母牛”,应译成“快乐得像只百灵鸟”。在Twelve Famous Americans 一书中有这样一例:
He said:“If one has anything to say , it drops from him simply and directly as a stone falls to the ground .”(Henry David Thoreau) 他(指索罗)说:“如果一个人要说什么,就应像竹筒倒豆子那样直截了当地说出来。”这里as a stone falls to the ground 没有直译成“像石头落地那样”,而译成“像竹筒倒豆子一样”,这样译符合中国人的习惯用法,使人们容易接受。
类似以上更换比喻形象的处理方法在翻译英汉成语和谚语时使用得比较多。
例如,兔子的形象在中国人心目中是敏捷的象征,英语民族却认为兔子是胆小的象征。英语中as timid as a hare , 翻译时最好按汉语习惯译成“胆小如鼠”,不要译成“胆小如兔”。同样,like a duck to water 不要直译成“如鸭得水”,应译成“如鱼得水”。Like a rat in a hole 不要译成“胆小如鼠”,应译成“翁中之鳖”。这一类例子很多,下面再列举一些在翻译中遇到的例子:
英语比喻:a lion in the way /a lion in the path 拦路虎(不宜直译为“拦路狮”);
cast pearls before swine  对牛谈琴(不宜直译为“对猪抛珍珠”);a fly in the ointment 一条臭鱼弄腥了一锅汤/一只老鼠坏了一锅汤(不宜直译为“一只苍蝇坏了一盒油膏”);black sheep 害群之马(不宜直译为“黑羊”);like a cat on hot bricks 像热锅上的蚂蚁(不宜直译为“像热砖上的猫”);He has a butterfly in his stomach .他怀里像揣着只兔子,忐忑不安。(不宜直译为“他的胃里有只蝴蝶”)汉语比喻[ 13]: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You can’t make a silk purse out of a sow’s ear (不宜直译为No ivory will come of a dog’s mouth 或One doesn’t expect ivory from a dog’s mouth.) ;班门弄斧 display one’s slight before an expert; show off before a superior man; teach fish to swim; teach one’s grandmother how to suck eggs (不宜直译为to wield an axe in front of Lu Ban’s house. );这个产品已成为我们公司的摇钱树。This product has become our company’s milk cow. (不宜直译为This product has become our company’s money tree .)
以上例子都说明了在翻译英汉比喻的句子时,更换比喻形象的必要性。为了避免译出啼笑皆非的句子,我们在翻译时要勤查成语和习语字典,平时要注意积累一定的常用成语和谚语。
(三)放弃比喻,功能对等。
如果原比喻的差异既不能保留,又没有合适的替换,那就只能放弃比喻,这样,原有的语言形式上的美学价值就会丧失,原有的感染力就会削弱,这时就要想方设法发挥译入语的优势,借助其他手段来弥补损失的美感,以获得审美效果上的功能对等,如:The ship plows the sea.(船在乘风破浪地前进)。原文中plow 比喻的是船像犁铧翻土似的翻起浪花在海上前进,描写它沉稳有力,现在用“乘风破浪”代替,四字成语简洁有力,读者同样可以感受到一种动态的气势。It’s very
plain that the old man I will remain at daggers drawn to the end of our lives ,and that
I have nothing o expect from him.(很明显,我同老头子至死也势不两立,我也不会从他身上得到什么东西)此句中at daggers drawn 意为“剑出鞘”,“剑拔弩张”,这里译成汉语“势不两立”,形异而神似,求得了功能上的对等。
结  束  语
语言和文化息息相关,著名的语言学家爱德华•萨丕尔在《语言论》中写道;“语言是一个环境,说一种语言的人是属于一个种族的(或几个种族),也就是说属于身体上具有某些特征而不同于的集团的集团。此外,语言也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就是说不能脱离社会流传下来的。决定我们生活的面貌的风俗和信仰的总体”。各个民族在不同的社会环境建立自己的文化体系。造成了比喻中的蕴
涵着不同的文化内涵,使比喻本身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本文对比了英汉比喻性用语在喻义,使用场合及使用效果等方面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由于语言和文化的相关性,比喻作为语言中的一种修辞手法,在翻译的时候,就要充分理解其内在的文化因素。通过英汉比喻对比,将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英汉比喻性用语,恰当的把握起深层次民族特性,从而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一].《易经》[M]湖南出版社 1993年
[二].何三宁、唐国跃、范勇《实用英汉翻译教程》[M]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5年8月P211
[三].转引自周方珠《翻译方法论》[M]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2005年3月 P2
[四].同[三]
[五].施亚波 《英汉比喻中的文化因素》[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版)2000年6月第13卷第2期
[六]. 转引自王桂兰.《英汉习语比喻中的喻体比较与翻译》[ 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3
[七].孙丽元 《从喻体看英汉比喻的文化差异》[J] 合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6月第3期
[八].顾嘉祖《语言与文化》[M]上海 上海外语出版社,1998
[九].陈蕾、陈培蕾《英汉颜“颜色词”的文化内涵比较》[J] 中州大学报 2003年1月第22卷第3期
[十]邓芳《英汉比喻中所负载的文化信息》[J]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3月第20卷第2期
[十一]陈许 《英汉比喻的民族特点初探》[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0年第23卷第4期
[十二]徐宏亮《英汉比喻喻体的国俗语言仪比较》[J] 广西社会学报 2003年第9期
[十三] 徐珺、刘法公《英汉喻体文化内涵对接与比喻性词语的翻译》[J]外语研究出版社2004年5月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