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及其在教学领域中的应用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8-15
在知识时代,知识的应用与创新成为了组织的强大动力,因此,知识管理成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新型管理模式,实现知识管理已成为当前众多组织,特别是知识型追求的目标。
什么是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是指对知识的获取、保存、更新、应用、创新等过程的管理,是将组织内的各种知识与人员进行有效的整合,透过知识的共享、转化、扩散等方式,管理和提升组织内部知识,以增加组织的资产的过程,目的是使组织的知识发挥最大的效用。
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出发,研究者提出了数百种知识管理定义的不同“版本”。以下是几种比较典型的观点:(1)知识管理有利于组织创造新知识。例如,Bassi认为,知识管理是增强组织的绩效而创造、获取和使用知识的过程;(2)知识管理的本质是对组织知识的有效应用。例如,Davenport认为,知识管理的最显著的方面,表现为知识的创造与知识的应用;(3)知识管理是提高组织竞争力的重要策略。美国生产力质量中心(APQC)的定义较为全面地反映了这种观点,知识管理是一种有意义的策略,它保证在最需要的时间将最需要的知识传授给最需要的人,并帮助人们分享这些知识,以能改进组织行为的方式将信息付诸于行动。知识管理是一个包含知识创造、确认、收集、组织、共享、使用的过程,需要如策略、技术、文化、领导等强有力的促动因素来支持。
促进组织内知识的共享与扩散,是知识管理的核心任务。知识管理研究者提出知识的运行公式K=(P+I)s;其中K为知识(knowledge),P为人力资源(people),I为信息(information),S为分享(sharing),以此为基础,将知识管理表述为KM=(P+K)s;其中KM即为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P为人力资源(people),K为知识(knowledge),S为分享(sharing),透过这一公式,可见知识共享在知识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领域的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在领域的应用与推广,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起步比较晚,2000年经济合作组织(OECD)公布的“学习社会中的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 in the Learning Society)”这一报告中,明确指出,在公共部门(Public sectors),包括教育部门,知识传播与应用程度较低;而在高科技领域的知识创造、媒介及利用的百分比、质量和成功率是最高的。正因为这样,知识管理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有着比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由于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因此,教学领域的知识管理成为教育组织知识管理的重点。从内容来看,教学知识包括显性与隐性两部份,显性知识包括编码化、格式化的课程教学资源、、视频化的教学资料等;隐性教学知识包括有价值的学习与教学方法、教学文化等。其中,隐性教学知识是教学知识管理的重点,一个学校最有价值的教学知识,主要是以隐性方式存在,例如,独创性的教学方法,适合学校发展的新教学理念,往往分布在学校的教学实践领域与场所,并以隐性的方式存在。教学知识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在学校中,建构一个由显性教学知识与隐性教学知识构成的有效教学知识系统,让学校和教师能有效的创造、积累和应用这些教学知识。
信息技术在教学知识管理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对显性与隐性教学知识进行数字化的编码、加工处理,使隐性知识显性化,以便于共享;另一方面,基于信息技术建构的教学资源库、知识共享平台,为学校教学知识的集成、积累和流通创造了条件。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教学知识管理,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对学校教学过程产生的个体教学知识与学校组织层面的教学知识进行加工、积累和共享的过程。在教学知识管理过程中,不仅有新的教学知识产生、积累和系统化,同时这些教学知识也会得到有效的分享与应用。因此,学校教学知识的管理也是促进教学知识创新,改进教学质量和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策略。
三、教学知识管理的内容与策略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学校组织可以对教学知识的加工、教学知识的共享和教学知识的应用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从知识管理的流程分析,学校教学知识管理可以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一)汇集学校的有效教学知识。学校的教学知识分布于每一个教室、备课组和具体的教学情境,同时,学校外部的教学知识也会通过各种可能的途径流入学校。因此,在教学知识管理过程,首先要对有价值的显性与隐性教学知识进行识别和采集。例如,通过教学观摩,学校以案例的形式编写教学案例集、手册等,可以汇集到有效教学方法方面的隐性教学知识;对教师在不同教学环境中取得的显性教学知识,如教学、教案、课件等,通过系统化的分类、编码与整合,更能提升既有教学知识的价值。学校的各种有价值的教学知识,在知识管理过程中经过汇集,可以使教师个人的教学知识得到整合与重构,并成为有学校特色教学知识的组成部份。
(二)发掘学校教学问题与解决问题。在识别和采集学校本位的教学知识的过程中,同时会发现学校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和问题,发掘问题与解决问题同样也是学校教学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教学知识管理使教学问题明朗化,通过发掘并明示教学问题,学校教师可以针对具体的问题,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教学知识管理过程中,学校教学知识管理的部门通过征询新课程实施情况的意见,发现新教材中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难点,进一步在校内外采集教师应对难点的有效教学策略,并在教学过程中适时进行分享,这样的知识管理不仅生成了新的教学知识,同时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有效的应用了教学知识。
(三)促进教师的组织化学习。知识共享与交流是知识管理的核心任务,教师的教学工作相对而言是独立性较强的工作,因此,教学知识的管理需要促进教师的组织化学习,让教师在合作化、组织化的学习过程中分享彼此的显性与隐性教学知识。在学校通过强化教研组活动,建立有效的校本教研制度等,都是促进教师组织化学习的知识管理策略。
(四)积累和创新学校教学知识。对教学知识进行积累,一方面需要对隐性教学知识进行显性化处理,以利于教师分享;另一方面,需要对学校现有的教学知识进行编码,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在学校建立教学知识库,以利于教师和学生共享学校教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校的教学知识系统应是动态生成的,有学校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思想、教学经验在知识管理过程中不断的增加、重构,从而得到创新。
上一篇:节约型学校的提出及其内涵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