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JeanPiaget的学习理论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佚名 时间:2010-08-15

【摘要】瑞士心家皮亚杰是当今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心理学家之一,他创立了儿童认知理论。本文从皮亚杰的认知理论、皮亚杰的建构理论和皮亚杰的学习原理三个方面阐述了皮亚杰提出的认知的主体是以一定的认知结构来认识适应周围环境的,以自己的经验去解释周围的事物,并将这些事物纳入自己的经验之中;学习不是消极被动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积极的建构过程;对学习的认识,即学习从属于发展,知觉受制于心理运算,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错误是有意义的学习所必要的学习理论。

【关键词】认知理论;建构理论;学习原理

1994年美国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为教育技术下的定义是: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这个定义说明,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所以教育技术必须以学习理论为基础。在教育技术的发展史上,学习理论也总是发挥着重要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在教育技术领域内,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占主导,而从70年代以后,这种地位逐渐被认知主义理论所取代,而当前则以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主导的趋势。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Piaget)是当今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心理学家之一,提出的发生认识论60年代传入美国,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他所创立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学派,人们称为日内瓦学派。他对学习的阐述主要来源于对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

一、皮亚杰的认知理论

皮亚杰提出的认知模式在认知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他认为人们作为认知的主体是以一定的认知结构来认识适应周围环境的,以自己的经验去解释周围的事物,并将这些事物纳入自己的经验之中(同化作用)。外部环境作为客体,并不总是被动的,它对人们的认知结构也产生一定的反作用,能导致人们认知结构的变化(调节作用)。人们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同化与调节在不断地、反复地进行,当这种作用超于某种平衡时,人们的认知结构则达到一种新的水平和状态。对于调节功能使人们认知结构产生的各种变化,可称那些短期的、较小的变化为学习;称那些长期的、较大的变化为发达。发达是学习的积累,经过一些事实累积,才可达到一种新的认知水平和阶段。认知理论认为,学习是人们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时,通过同化——调节——平衡过程的多次反复,自身认知结构产生的某种变化。因此,设计学习过程和学习系统时,不仅要注意同化过程的引导,更要注重如何增强刺激,有效地调节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使学习者对给定的内容能正确地认识和理解。

二、皮亚杰的建构理论

近年来,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研究的不断深入,认知主义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在西方逐渐流行。在皮亚杰的思想中已有了建构的思想,但相对而言,他的认知学习观主要在于解释如何使客观的知识结构通过个体与之交互作用而内化为认知结构。他认为学习不是消极被动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积极的建构过程。这种建构过程是在学习主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产生和完成的。(学习是环境和个体相互作用产生的)决定学习的因素既不是外部因素,也不是内部因素,而是两者的相互作用。他的认知发展进程为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这是四个核心概念。①图式(schcmc)是指心理活动的框架和组织结构,图式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人是通过图式认知环境的。②同化(assimilation)是指学习者把外在的信息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以丰富和加强已有的思维倾向和作为模式。③顺应(comform)是指学习者已有的认知结构与新的外在信息产生冲突,引发原有认知结构的调整或变化,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一切学习和认识都

离不开图式的同化和顺应。④平衡(balance)是指同化和顺应使有机体和环境达到平衡。同化是认知结构的量变,而顺应是认知结构的质变。学生的认识总是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这就是皮亚杰关于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

三、皮亚杰的学习原理

在行为主义者看来,学习是因强化练习而导致的行为的变化。但皮亚杰坚持认为,只有在学习者仔细思考时才会导致有意义的学习。学习的结果,不只是知道对某种特定刺激作出某种特定反应,而是头脑中认知图式的重建。决定学习的因素,既不是外部原因,也不是内部原因,而是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皮亚杰并提出了对学习的认识:①学习从属于发展。即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制约着学生的学习范围。②知觉受制于心理运算。皮亚杰认为,刺激并不是感觉的要素,知觉也不仅仅是有选择地注意有刺激的问题。他认为,刺激是被认识的,而不是被经验的。因此,知觉是一种主动的、有目的的搜索活动。③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在皮亚杰看来,学习并不是个体获得越来越多外部信息的过程,而是学到越来越多有关他们认识事物的程序,即建构了新的认知图式。“学生越是积极,他的学习就越有可能成功。”学习所关注的,应该是学生主动的心理建构活动。④错误是有意义的学习所必要的。行为主义者如斯金纳,强调应使学习中尽量没有错误。但皮亚杰认为,让学习者犯些错误是应该的,为了使学习者从事自我调节——这是平衡过程的实质性部分,学习者需要经历某些冲突或不平衡。错误会引起学生顺应自己的知识结构,并把所观察到的结果同化到修正过了的知识结构中去。皮亚杰认为,学生认知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发展可划分为有不同质的特点的阶段,认知发展受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平衡过程等因素的影响。这样一些观点对我们全面地认识学习的性质和学习的过程是有启示的。

①汪风雄主编《技术简明教程》·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8月。

②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电化教育研究》,1997年3期。

③杜士珍主编《现代教育技术基础》·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