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制作小议
摘要:文章分析了教学对课件的几点要求,针对这些要求,提出了制作课件的几项原则,并对制作课件的方法阐述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要求;制作原则;制作方法
近年来,多媒体技术在领域的应用,形成了CAI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被大量地应用于教学活动,成为教学手段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掀起了教育领域的革命。随着该教学模式的普及,教育领域对多媒体CAI课件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众所周知,当前的课件制作领域不尽如人意,现有的课件良莠不齐。因而,我们应根据课件服务于教学的特点,认真研究教学对课件的要求,把握课件设计、制作原则,力争制作出高质量的课件。
一、课件制作的要求
与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不同,多媒体教学模式具有信息的广泛性、评价的开放性和教学的交互性等特点,课件应该满足多媒体教学模式的特点。使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得到了极大增强。因此,一个好的课件应符合以下几点要求:
1.交互性。这是对多媒体CAI课件的一个基本要求,在教学中,这一点尤其重要。尽管学生可以通过向老师请教有关问题,但大多数时间内,他们还是通过网上课件和教案进行自主学习。因此,课件需要有较强的交互性,要适合学生自学,便于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意愿,选择教学内容和学习途径,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自行调控,并随时验证学习的成效。
2.辅助性。众所周知,多媒体教学模式是众多教学模式之一,课件只是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众多工具之一,我们决不能喧宾夺主,让课件凌驾于教学工作之上,应该让课件辅助教学工作,即课件应该辅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3.资料性。这主要是指,多媒体课件应处理好教学内容、拓展知识及其它无关知识的关系。应该做到系统、完整、合理地展现教学内容,给学生以多种途径、有选择地收集拓展知识的空间,屏闭其它无关知识。因此,课件应该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拓展知识。
4.评价机制的开放性。当前的教育领域,把素质教育提到了相当的高度,发散思维、创新能力被提之又提。认为只要我们实行素质教育,就能培养出具有发散思维的创新型人才。是不是呢?答案是否定的。如果一个学生面对一种情况,说出一种答案,自认为理由比较充分,只因为与老师或上级领导心中的答案不一致,就被一票否定。这样的教育机制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吗?调查的结论表明:开放的评价机制才会培养出具有创新型人才。课件的评价答案具有开放性,才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环境的形成。
二、课件制作的原则
课件本质上也是一种机软件,因而必须根据用户(学生)的需求进行开发。同时,为了满足教学特点对课件提出的要求,在设计、开发课件时,应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易操作原则。由于教学的主体——学生——对计算机及知识的了解存在很大差异,有些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可能比较低,因此在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时,一是操作步骤不要太繁琐,课件的使用不需要太多的预备知识,最好都以可执行文件的形式存在,使学生既可以在网上直接浏览,也可以下载使用;二是操作界面不要晦涩难懂,操作按钮要清晰易见,提示信息要详细、准确、恰当,不能让学生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应付如何操作上。
3.模块化原则。从总的方面讲,在制作课件时,要把它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对待,统筹计划,整体考虑。但在具体制作时,则要分步、分块实施,也就是把每个教学科目分解成数个模块进行设计、制作,尔后再连成一个整体。这样做具有两点好处:一是便于分工协作,既能提高课件的制作质量,又能加快课件的制作速度,有利于在短时间内完成课件的总体制作;二是便于课件的维护、修改、扩充,因为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学生的需求也日益增多,要想保证课件适应教学的需要,就必须经常更新。如对课件进行模块化设计,在维护时可以直接对某一需要改动的模块进行修改,从而能够有效降低课件不断更新所带来的麻烦。
三、课件制作的方法
课件的制作一般分为设计脚本、组织开发和测试维护三个环节,其中每个环节都非常重要,都需要认真对待,这在其它书籍中已经有非常详细的介绍,我们就不再重复,在这里,我们要说的是认真分析教学目标,组织内容;设置多途径查找通道,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进行信息处理的积极性;设置开放性评价机制,促进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机制的形成。
1.认真分析教学目标,组织内容。课件是为教学服务的,具体来说,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因此,我们应该以教学大纲为主,设置教学内容的范围。在对教学内容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应用相应的教学策略,设计脚本,完成课件的制作。
2.设置多途径查找通道,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进行信息处理的积极性。对于教学内容,我们应该系统、完整、合理地展示。在传统教学模式及早期的课件制作研究中,展示方法的研究已经相当系统,这里就不再重述了。关于拓展知识的展示,我们应该给学生以比较充足的查询空间和尽可能多的查询资料的途径。比如,有些课件中提供了上网查阅资料和查询图书两种方法,就是这方面的探索。
3.设置开放性评价机制,促进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机制的形成。看一下自己的身边,我们不难发现:对于当前的众多活动中,游戏备受大家喜爱,甚至痴迷;课堂教学却被大家无可奈何地接受,以至于厌学。仔细思考,我们不难发现:课堂教学中,老师会不时地说出“不”和“要”,学生却要无理由地接受、遵循;而在游戏中,没有人对你说“不”和“要”,只有自己被别人玩游戏的优良业绩所感染,主动产生的“不”和“要”。如果我们的课件做成了经常地说“不”和“要”,不让大家以实力定输赢的程序。那么,该课件的制作工作还有什么意义?
【】
[1]周旭,江福西.建立多媒体教学信息库[J].电化,1999,(3).
[2]扬学军.教育技术[M].电子出版社,1996.
[3]余胜泉,何克抗.基于Internet的教学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19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