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工作中的几个问题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庞建辉 时间:2010-08-15
简介:

  《谈谈技术实验工作中的几个问题》一文从实践的角度,介绍了小学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实验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是有关校园网建设的标准及建设中的有关技术问题。对建队、建库、建网提出新观点。二是关于多媒体教学平台的建设标准和要求。三是从实践中提出如何在功能室的建设中,杜绝盲目性,力求实用,节约资源。四是对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提出要求,提出反对盲目制作浪费资源的观点。为兄弟学校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提供了思路和经验。

  主题词:校园网、平台、功能室、课件

  现代教育中引人注目的成就之一,是现代教育技术科学体系的迅速发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正日益被世人所普遍接受。近几年来,我国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在深入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工作中,不断地进行大胆的实践和研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广泛开展以机为中心的多媒体教学,使传统教育在教育思想观念、教育方式方法、等方面发生了重要的改革,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发展。

  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电化教学的含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最初的“双机一幕”到“多机一幕”的多媒体组合,发展到现在的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教学平台、各种多媒体的实验室、功能教学室的设立;从声频联网(校园有线及无线广播教学系统)、视频联网(校园电视广播教学系统)到卫星地面站、远程教育,(接收电视及互联网信息)特别是目前不断发展的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建立和使用,(涵盖:教育、教学、管理、后勤等方面,有用户管理系统、网络综合测试管理系统、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的适合学校实际需要的校园网络大型软件。并联接国内外互联网、本地区局域网,有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库等功能),更给我国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变化,这个变化促进了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育方法以至教材建设、教育制度等的更新。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更促进教师队伍素质的不断完善。它要求教师具有现代教育的思想、意识,具备现代教育技术素质,掌握利用现代的教育媒体进行多媒体教学的方法。面向21世纪全球信息化、网络化、及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没有现代人的意识,不算机及多媒体技术,不会利用现代的教育媒体进行教学,是不能承担起在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培养面向21世纪人才的任务的。从现代教学的角度看,运用多媒体的手段,把大量生动的,丰富多彩的文字、图表、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影片和录像片等,以化和形声化的特点,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对于创设情景引起学习兴趣,使学生视听并举加深、加快感知和理解;对于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对于节约时间增加课堂知识容量;对于启迪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等都是有极其深远的意义的。

  现代教育技术实验促进了学校设备设施的发展,校园网络、多媒体教学平台、各种功能室等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它充实了办学条件,使现代教育办学体系不断完善。我校自一九九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被教育部确认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以来,基于教育技术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认识,以“教育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为重点,全面推动教育信息化,努力创造优化的现代教育设备环境。在校园网络、多媒体教学平台、各种功能室等的建设中起步较早,有一些经验教训和体会,在此愿与兄弟学校的同志们一起交流。

  关于校园网的建设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校园网络”的概念已从最初的“音、视频网”发展为以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为中心的包括教育、教学、办公、后勤管理等方面的大型网络,能联接国内外互联网本地区局域网,具有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库、网络教学、远程教育等功能的计算机网络。它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面向21世纪,迈向教育现代化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校园网络的建设标准,国家和省的电教部门已印发了文件有了统一的标准,在此没必要重复。在具体的操作方面我想发表一些意见,以供大家在设计校园网络的时候考虑。


  关于“交互式的校园教学点播广播系统”。它把所有的计算机、录音机、录像机等播放设备以及教学的资源如光盘、音像品统一地放在控制室内,教学点只有键盘、鼠标、遥控器、显示器及电视机等,教师在教学使用时再进行点播。(有用校内电话和数字点播盘等点播方法)其优点是所有的设备及教学资源能统一管理,便于维护。缺点是控制室要设“唱片骑师”,每台播放设备只能一一对应。而且,由于教学点没有计算机等设备,不利于教师的教学控制,不利于使用媒体和校内外网上的资源。

  ②关于“光盘塔和硬盘集团”。由于现在的多媒体的教学资源有相当多的一部分是在市场上购买的光盘,为了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许多学校在校园网上设置了光盘塔,把光盘事先放在光驱内,便于教师在教学时使用,这无疑是一种方法。但是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光驱的读盘速度,在多家共用同一光盘和同一内容时能否解决?二是其价格比和功能比的问题,目前计算机的硬盘技术越来越先进,速度越来越快,容量越来越大,价格也越来越便宜,使用硬盘集团在储存教学资源和资源共享方面是否比“光盘塔”有优势?当然,要使用硬盘储存光盘的资源还要解决一些技术问题(如“虚拟光驱”)。

  ③关于“网络的带宽、速度”。由于多媒体教学的关系,教师教学在网上调用的教学媒体都是大量的图形、音像媒体,对网络的传输带宽、速度要求极高。目前的校园网一般采用100MB以上的高速网络系统,其带宽、速度一般都能满足要求。但是作为完善的网络系统还要考虑如下问题:是否各个工作站之间在网络上互相传输、调用媒体速度都能达到要求?多个工作站同时到服务器上调用媒体其带宽、速度能否满足要求?是否连接了国内外互联网,能否保证多个工作站同时上网的带宽、速度要求?还有网络中的交换机、集线器的分布是否合理?

  ④关于“网络的系统软件”。目前的校园网一般象许多公司及机关的内部计算机网络那样使用NT的软件,但是作为一个完善的校园网络,要充分发挥其功能,仅此是远远不够的,完善的校园网络必须包括有:用户管理系统、网络综合测试管理系统、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及信息资源库等适合学校实际需要的校园网络大型软件。对有能力的学校,当然是开发一个“度身定做”的软件最好。但是,对没有这个技术条件的学校来说,不妨用购买现成软件的办法。目前,广东省电教馆和广州军区技术局联合开发的“易达网”, 科利华公司的“小学校长管理系统”等可供选用。

  二、关于多媒体教学平台

  多媒体教学平台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的大型教学系统,它是计算机进入课堂后在多媒体设备组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早期的多媒体教学平台是手动式的,媒体的切换很不方便,许多媒体的播放设备也不大先进,特别是其关键的投影机、实物投影仪其价格、亮度、清晰度等都不尽人意。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还有控制器及控制软件的应运而生,使现在的多媒体教学平台已较为完善。目前的多媒体教学平台是以计算机为中心通过控制器及控制软件控制各种媒体的进出,可用鼠标控、控制板手控还可通过遥控器遥控,十分方便。其关键设备投影机、实物投影仪的亮度、清晰度等也得到改善,价格也大大下降,许多学校都争相配置,其发展速度很快。但是,由于一个多媒体教学平台的投资很大有的公司又见利忘义,往往一个多媒体教学平台的价格与性能比相差极大,有的维修保养又没有保证,给学校的教学带来了很多的不方便。因此,我有必要把多媒体教学平台的种类和配置介绍给大家,以供大家。

  1.多媒体教学平台的种类和配置:

  多媒体教学平台分为大平台和小平台两类。大平台的造价一般在13万元左右,其配置一般有:投影机、实物投影仪、(可用掌之宝摄像机代,降低造价)高性能多媒体计算机(CPU333以上,应含视频采集卡等,有8MB硬盘、64 MB内存、34速以上光驱)、控制器、录像机、录音机卡座、VCD(DVD)、功放机、音箱一对、有线无线麦克风、教师控制台(讲台)。增加部分可吊挂电视机1-4台、自动关闭窗帘、自动关闭灯光系统等。(价格另计)

  小平台的造价一般在两万元以内(视配电视机的质量、数量多少),其配置一般有:摄像镜头、(可用掌之宝摄像机代)高性能多媒体计算机(与大平台同)、控制器、录像机、29寸电视机一台、教师控制台。

  2.多媒体教学平台的质量标准

  多媒体教学平台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工具,由于设计的技术人员不是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学人员,它们不明白教师在教学过程是怎么样使用媒体的。因此,目前许多学校所安装的教学平台并不适合教师的使用,其特征是操作复杂和媒体的转换慢,导致教学平台较少人用,造成设备闲置不能发挥效能。以我们在实践中的体会,多媒体教学平台必须达到下列的标准:1。计算机的档次要高,硬盘的转速要高,光驱运行速度要快,内存要达到64MB以上(最好是128NB)。2。关键设备投影机、实物投影仪的亮度、清晰度要高。3。媒体的转换要方便、快捷,无论是用鼠标控、控制板手控、遥控器遥控,必须一点即到。4。操作要简便,一般的中年教师都能一学即会。5。教师控制台的桌面上只有电脑的显示器、控制板和实物投影仪无额外的东西。(如小电视机之类)

  3.多媒体教学平台的发展

  由于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发展逐步向数字化发展,光盘、VCD等不段涌现,相对的,原来的录音带、录像带不断减少,各学校自制的教学课件也从单一的挂图、幻灯片、录音、录像带,变成以电子编辑的方法,运用文字、图表、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影片和录像片等多种形式,电子化和形声化地记录、存储、再现和传递教育信息的综合电子教学媒体。所以,今后多媒体教学平台的配置可能只有:投影机、实物投影仪、高性能多媒体计算机、功放机、音箱、有线无线麦克风、教师控制台。小平台的配置也可能只有:摄像镜头、(可用掌之宝摄像机代)高性能多媒体计算机、电视机、教师控制台。当然,在需要单一地使用录音、录像媒体时也可以临时加进去。

  三、关于功能室的建设
 
  现代教育需要建立一批教学功能室,如电脑室、语言实验室等,这些室动用的资金极大,如果在教育教学中能发挥其作用是很好的。但是,由于我们某些教育部门的错误导向及部分学校的贪大求全,一些学校建起的教学功能室并没能发挥它的作用,有的化十多万甚至几十万上百万建起的教学功能室,使用率极低,有的常常是一学期只用几次,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为此,我们在建设教学功能室的时候,必须要详细的研究、咨询,从教学的实际、学校的实际等方面多考虑,有的室是否值得投资?其功能配置如何?等等。

  

关于语言实验室的配置

  在早期建立的语言实验室配置比较简单,教师讲台上有控制系统,学生的座位上只有录音机、耳机(带话筒)。这样的语言实验室,对于的多媒体教学无疑是十分不适应,许多学校感觉是“吃之无味、弃之可惜”,教师学生都不喜欢用。而且,作为小学的外语教学来说语言实验室也没多大的用途。它提供的功能其实在多媒体电脑室上加上耳机就可代替了。为此,建议还要建语言实验室的学校,千万不要再建这一类单一的语言实验室了,以免造成新的浪费。现在的语言实验室要具有多媒体的功能,是否可考虑与其它的功能室如电脑室合并?


  关于电脑室的配置

  现在许多学校都在配置电脑室,连一些只有200-300人的学校也在建电脑室,形势喜人。然而,配置电脑室容易,有钱就行了。要配置得好,使电脑室能发挥作用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建议大家在准备建电脑室的时候不妨考虑如下的问题:①你准备建的电脑室用途是什么?②你准备建的电脑室的档次如何?是否在当前是最先进的配置?是否有硬盘?③你准备建的电脑室是否“联网”和“上网”?联网是采用软件方案还是硬件方案?④你准备建的电脑室的维修保养有没有保障?⑤学校是否已具备了机老师,全校教师的计算机水平如何?⑥你准备建的电脑室是否能一室多用?(既是电脑室、语言实验室、阅览室、又是多媒体制作室)预计使用率有多高?(学生教师都用)

  现在许多学校所建的功能室很多,有的已超出了“省一级学校评估标准”所规定的室场配置标准。但是,我们在高兴之余,是否可考虑一下,我们所建的室场使用率有多高?功能用尽了吗?有没有浪费资源?

  四、关于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课件与我们在电化教学初级阶段所使用的挂图、幻灯片、录音、录像等媒体课件不同,它是多种媒体的有机组合,具有电子化和形声化的特点。(当然在电化教学初级阶段所使用的挂图、幻灯片、录音、录像等,在目前还有它的作用,还在大量的使用,它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多媒体课件还要利用它们作为制作的材料。)以我的看法,现在的多媒体课件的概念是:是根据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针对一定的教学对象,按照教师的教学设计,以电子编辑的方法,运用文字、图表、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影片和录像片等多种形式,电子化和形声化地记录、存储、再现和传递教育信息的教学媒体。

  1.多媒体课件的选题原则

  多媒体课件的选题必须通过教学设计来确定,即从优化的教学目标出发,按照目标的要求对教学内容和信息的特征、学生的特征进行分析,在制定教学设计中立足于各种不同类型媒体的特长、作用及实际教学环境,并对目前已有的相关教学软件的情况要有充分的了解,如果完全合用的我们可以复制、租借或购置,对于部分合用的可以进行修改,选编组合成合适的教学软件,只有在没有相应的教学软件或现有的教学软件完全不适应的情况下,才确定为选题进行编制。这对于节约人力物力,让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是有很大的好处的。

  2.多媒体课件编制的计划阶段

  在多媒体课件编制的计划阶段,建议大家要考虑下列的因素,A。课件必须符合教学设计的意图,要符合学生的实际。B。课件是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参与?还是呈现信息?还是为重点难点提供更为有效的教学?C。课件面向的对象是什么?是用于全班?小组?还是尖子(如奥林匹克班)? D。是否准备好要编制课件的内容提纲、文字稿本?E。是否已搜集了相关的制作材料?F。用什么“编排软件”编制课件,课件的规格如何?是否具备了编制课件的技术设备、条件?J。是否与其它人合作一起完成课件?合作小组中是否具备了学科知识,能把学科知识视像化、形象化以及制作技术三方面技能?

  3.多媒体课件的编制要求

  为了保证课件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发挥作用,我们的课件必须做到:性、教育性、性和技术性“四性”高度统一。

  简单的说就是:思想观点正确。内容准确符合科学,(引用的资料、数据、概念、图表、图形要真实准确)有明确的教学目的,电子化、形象化,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声、像、图形等清晰,使用方便。

  4.多媒体课件的类型

  课件一般分为六种形式:讲授型、图解型、示范型、练习型、表演型、综合型。

  讲授型:如演示文稿、文字说明、讲课录像。

  图解型:由图像、图片、图表、动画、AVI录像文件等组成。

  示范型:实验演示、操作演示、示范演示、图解等,常用于、数学等学科。

  练习型:由文字、题目、图片等组成,常用于语、数、英等学科。

  表演型:用于展示和创设情景,一般用动画、AVI录像文件和一系列图片出现。

  综合型:综合上述五种形式中的某几种形式,来表达教学内容的课件,较多采用。

  5.多媒体课件的脚本

  多媒体课件的脚本是由各学科的教师根据教学设计编写。其稿本是根据教学课题,用画面(简单的)和与画面配合的说明、解说词或对白来表达。其格式如下:

画面内容

说明、解说词

 

 

  还有用流程图和其它的形式,这里就不一一的介绍了,现在有的教师忽视脚本的编写,有的只有教案就去做了这是不好的。

  6.多媒体课件的资料收集

  多媒体课件资料的收集,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它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综合收集:由学校或个人收集,主要是购买市场上的录音带、录像带、VCD、电脑光盘等。尤其是电脑光盘中的图库、声音库、AVI文件库。收集后要做好选择和编排,把适合教学用的编好,最好是凑齐后分门别类刻入光盘备用。

  自制:如录音、录像(最好把它用电脑转为声音文件和AVI文件)把课文或图书适合的图用扫描仪做成图片备用。

  带向性的收集:在做课件前把需要的图片、图表、动画、声音文件、AVI录像文件等先选好。不要临时再找浪费时间。

  课件材料文件夹:造一个文件夹,把该次造课件需要用的所有材料放进去,这有两个好处,一是方便,造课件时不用到处找。二是方便“打包”,课件在运行时不会丢失图、AVI等文件。

  7.运用软件编辑多媒体课件

  现在使用来造课件的工具软件很多有OFFICE97自带的Powerpoint(电子幻灯片,是一种较容易学,又方便的普及型工具)方正奥思、奥图等。还有辅助的工具“照片编辑器 ”、“画图”ACD看图软件、Adobe photoshop、超级解霸等。

  运用软件编辑多媒体课件是一个关键的过程,它的编排好不好,直接关系到课件的质量和教学过程是否顺利。有校内的计算机技术人员协助一起做,当然好。不过,老师们也不要以为很难,其实任何人,经过努力学习也一样可以学会的,而且会做得很好。

  8.打包多媒体课件

  课件做好后要把课件“打包”,不“打包”的多媒体课件,在运行时可能会不正常,(丢失一些图片、动画、声音文件、AVI录像文件)影响教学。“打包”时计算机会把所有的图片、动画、声音文件、AVI录像文件等打进“包”里,也可把播放器也打进“包”里。这样一来课件在任何时候,任何一台计算机里也能播放,不会影响教学。多媒体课件是凝聚了教师心血和汗水的作品,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学校的财富,决不可随便散失。因此,多媒体课件做好后一定要做好保存和备份,存入校园网的资源信息库里,以方便其它教师使用,实现资源共享。此外,保存的课件又可以随时修改,十分方便。课件的调用可以用软盘、光盘保存后到教学室使用,如有校园计算机网,调用会更方便,只要在上调就可以了,不用担心多媒体课件过大,软盘装不下。

  以上,是我校在实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工作中出的一些体会,在校园网建设、设备建设以及教学课件的建设方面,许多兄弟学校也有较好的经验,我们愿以各位同行一起共同努力,面向21世纪共创我国现代教育的体系,为祖国的教育事业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