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正式”教学法在掷标枪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为探索掷标枪运动新教法的可行性,文章对“纠正式”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进行了教学实验对比。结果表明,在技评、达标与成绩提高的幅度等方面,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并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纠正式”教学法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纠正式”教学法;掷标枪;对比试验
“纠正式”教学法以教学论思想为指导,结合教学和原则,以及当前的教学实际,围绕掷标枪技术教学的主要特点,以老师完整技术示范为先,学生模糊整体技术练习为后,老师指导、纠正错误为中的教学法。即在整个标枪教学中,始终贯彻以完整技术为主体的指导思想的同时,加上老师的指导、纠正错误在其中的强化教学法,让学生在完整的技术中体会某一重要环节,简化教学步骤。“纠正式”教学法是一种把教学重心放在“学”上,把学生的主动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统一起来,以学生自学和教师指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原则是学为主体,导为主线,以学生能力为主要目标。基本结构是模糊练习→提问错误→纠正错误→再练习。这样的教学,从学生被动地接受转向主动地获取,即指导学生“会学、会讲、会练、会教”,并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术,从而促进学生身心主动全面地得到发展。本文希望 “纠正式”教学法能在掷标枪的教学中有所借鉴。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邢台学院体育系05级体教专生,实验组55人,对照组55人。(两组都是男生)从受试者基本情况见,两组的测试指标P>0.05,两组样本无明显性差异。
(二)研究方法
采用实验法、数理统计法、资料法,对两组样本进行分析研究。
二、结果与分析
(一)研究结果
实验组采用“纠正式”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法,由同一名教师上课,讲授学时、场地设施和考核办法相同。经过16学时教学后,聘请有关专家和任课老师,根据田径教学大纲考核标准和要求,进行技术评定与达标测验。实验组与对照组学前预测掷标枪原始成绩,两组无显著性差异,而结课时达标或技评成绩,二者均存在着显著性差异,说明“纠正式”教学法的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学习前后掷标枪成绩与技术情况比较。
(二)分析与讨论
1.“纠正式”教学法可提高学生学习动作的整体性。“纠正式”教学法以完整技术为主体,简化教学步骤,尽快使学生掌握掷标枪的完整技术,不再把完整的掷标枪技术分成几个部分进行教学,而始终以完整技术为主体,以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有意地在大脑中反复描绘正确动作,从而形成动作表象,达到掌握提高正确技术的目的。在每次全程投枪投掷前,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默想所要完成的动作,特别是主要的技术环节。掷出标枪后,要求练习者反复回忆肌肉用力的感觉,强化正确技术概念,改进动作。总之,在教学的一开始就注重使学生形成完整连贯地完成动作技术的意识。试验结果也表明,通过16学时试验教学后,进行了技评与达标测验。测验结果见表2。可以看出,实验组学习后标枪成绩平均为41.56m,提高幅度为11.70m;对照组学习后的成绩平均为39.22m,提高幅度为8.44m。实验组学习后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从技评可以看出,实验组技术评定成绩、达标成绩分别为84分、89分,对照组技术评定成绩、达标成绩分别为78分80分,技术评定成绩、达标成绩均高于对照组。说明采用“纠正式”教学法与采用传统常规教法的教学效果具有显著性差异。
三、结语
1. “纠正式”教学法能够使学生们始终贯彻以完整技术为主体的指导思想,同时,加上老师的指导、纠正错误在其中的强化教学法,让学生在完整的技术中体会某一重要环节,同时简化了教学步骤。
2. “纠正式”教学法在对于学生掌握基本技术和理论知识中起着促进作用,为师生和学生之间的交往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 “纠正式”教学法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能使二者有机结合,使教法与学法优化组合起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
[1]温寒江.教学论引论[M].天津:天津出版社,1988.
[2]翟葆奎.教育学文集() [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3]李晋裕,等.学校体育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