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教育引导和思想疏导 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0-08-15
摘要:大学生的思想工作。应当符合青年学生的思想特点,加强教育引导和思想疏导,以人才培养目标作为思想教育导向的基点,开展各有侧重与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方法上应以导求严、求活、求和谐。要发挥思想教育导向作用,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提高专业素质,实现人员专家化、工作化、个体博学化、特长多能化。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教育;导向作用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这就要求高等院校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受到各种思潮和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学生思维活跃、知识丰富、个性突出,以及价值取向多元化、行为极端化等特点越来越明显。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结合大学生思想特点,加强教育引导和思想疏导,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达到育人目的。笔者就如何加强教育引导和思想疏导,从三个方面探讨如下。
一、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是思想政治教育导向的基点
高校的一切工作,归根结底,都是为培养人才服务的。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以此为航标与准绳,调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方向和进程。如果脱离了培养目标,仅仅满足于不向走廊泼脏水、不撕公共图书的彩页等低层次的行为规范的维护上,那么,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会始终浮在“人生观价值观避而不谈,对细枝末节夸夸其谈,对日常行为规范老生常谈”的水平上。
在实现培养目标过程中,要突出思想教育的重点与特色。例如。医科院校重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培养高尚的医德:地质专业则更重艰苦奋斗的思想培养;师范院校更重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思想培养;国防与军事院校则更重牺牲精神的培养。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才会在大学生心中扎根,日后才会涌现出千万个2l世纪的白求恩、金庆民、于漪和苏宁。因此,离开高校不同的培养目标,一味随风漂浮,跟着感觉走,就不可能将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也不可能表现出独具的风格与特色。
所以,培养目标是思想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思想政治教育导向的基点。
二、把握和特点,加强教育引导与思想疏导
近年来,无情的事实催人反思,只抓专业学习,放松德育,就会得难偿失。尊重学生的独立性与人格,决不意味着取消和排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坚持严格要求与教育引导相结合,理论灌输与思想疏导相结合,尤其重视“导”的作用。严格要求,无疑需要必要的规章制度,在制度约束的同时,更应注重导向作用。有思想上的春雨、甘露,才会有德育上的金色收获。大学生思想上的闪光点,需要有人去发现、去聚光,聚成熊熊燃烧的思想火炬。思想政治教育应当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思想变化规律,具体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有效的教育引导和思想疏导。
一要抓住根本。这是大学生的理智性所决定的。十几年的正面教育,使大学生具备了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基础。“吾爱吾师,吾犹爱真理”在他们心中闪光。同时,大学时代正值他们感情世界处于丰富巨变的人生时期。趁此世界观从形成确立并逐渐走向成熟之际,抓住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荣辱观的思想教育,应当成为疏导之本。人类的进步、祖国的荣辱、人民的忧乐,应当成为大学生心中永不熄灭的火炬;贡献高于索取,拼博高于享乐,应当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旋律。二要深入细致。这是大学生感情与思想变化的隐蔽性所决定的。心指出:初中生的情感体验易受外界影响。也易外露。随着年龄增长与自我意识的发展,高中阶段已开始有自己的“秘密”。大学生已步入青年中期,独立性与情感控制能力显著增强,思想情感变化的.“形”与“神”已渐呈非线性联系。所以,他们思想上的一系列真实变化,有时使人难以及时觉察。南美洲的一只蝴蝶煽动翅膀所引起的空气细微波动,可能导致一场风暴,这就是突变理论所称的“蝴蝶效应”。它启示人们应当密切关注大学生(特别是大一学生)思想上面的“蝴蝶效应”,深入细致地把握大学生思想脉搏,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将工作做在苗头处,减少亡羊补牢之失与被动。
三要不失时机。这是大学生思想变化的迅速性所决定的。人的思想转化,往往有个转瞬即逝的黄金时机,有的是一失难再的。尤其是大学生入学与毕业离校之际、受到奖惩之际、入党之际、见到他人入党之际、校系班有重大变革之际、重大新闻之际、以及生日、家庭变故之际等等,均是思想引导的重要时机,不宜轻易失去。
四要采用人时的形式。这是大学生思想的求新与时代性所决定的。形式要服从效果。古有胡骑善射,当今我们思想引导要采用多种有效形式。可以是春雨润物的个别谈心,读书报告会,心得交流会,多种专题的演讲比赛、辩论会,与家、模范人物座谈等等。也可参与社会调查,与各行名家能手会见等。从而,使大学生的思想更贴近生活与社会实际,从中受到先进思想的、高尚精神的熏陶,认识到扎实的专业水平与贡献情操对未来事业的重要意义。在教育中要以丰富多彩的、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取代单一、枯燥乏力甚至强化逆反心理的僵化教育方式,以其喜见乐闻、富有磁力的方式,去实现思想教育目标。
五要抓住重点。这是大学生思想变化的不平衡性所决定的。的应试教育,使高中阶段的政治工作成了“断层”,加重了千军万马中挤过独木桥的大一学生的思想工作负荷。入学前后,环境与条件的改变,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冲击。譬如,以往十几年寒窗皆以父母作生活保护伞,而大学则开始了独立生活。以往为班上的佼佼者,而大学里则相形见绌,体验到生活上的疏离感与群体中的失落感。其中个别行为消极反常或滞后性较为明显者,应列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究其因、晓之理、导其行,使其迅速走出思想误区,步入向上轨道。
六要持之以恒。这是大学生思想变化的反复性所决定的。改革开放的大潮,致使思想领域难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既有的先进思想观念、竞争意识、拼搏精神,也有来自敌对势力策动的“思想演变”、拜金主义、享乐至上、颓靡腐朽的思想侵染。作为时代最敏感的社会群体的大学生,面对各种新的思潮、观念与矛盾,他们要自觉不自觉地作出抉择。许多东西“日近长安远,日远长安近”,扑朔迷离、真假难辨。因此,丝毫不能放松思想上“环境净化”工作,任何“一劳永逸”、“毕其功一役”的思想,都是违背大学生思想变化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形象地道出了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荣辱观、恋爱观与健康的品德情操之形成与巩固的长期性。
三、高素质的专业队伍是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导向作用的关键
如果将专业课教师称作“经师”,那么,思想政治政治工作者则是“人师”。相对而言,前者侧重“授业”,后者侧重“铸魂”。他们的作用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是思想多变的“时代骄子”,这就决定了高校“铸魂”者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才能有效开展教育引导和思想疏导工作。笔者认为,此队伍应该实现如下“四化”。
一是人员专家化。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是“铸魂”的专家,要加强自身修养,善于做思想工作。他本身具备堪称师表的高尚情操。动辄“卡学生油”的人,自己的魂都很黑,又谈何塑他人之魂?
二是工作科学化。必须如一位军事家作战前有周密的整体计划—样,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有科学的思想工作计划。对学生的思想变化有准确的预见性,措施具有前瞻性。惟此才能够结束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局面。
三是个体博学化。一个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具备李燕杰、彭清一那样广博的知识结构。除了具备与大学生相同专业知识外,还应广泛涉猎各方面知识。如果不懂得长城和金字塔的诞生史,不懂得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形成与庞培城的消失,不懂点周易与伏羲,不能与大学生就周杰伦、朱嫒嫒为题摆摆龙门阵,而仅仅会念报纸、读党章、宣布“约法三章”,那么与当代大学生的共同语言就会少得象三毛头发,难以沟通。“与之”不能,焉能“取之”!
四是特长多能化。实践证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大学生活动特点去做,往往事半功倍。一道高等数学题,经你一指点,茅塞顿开,换来了大学生一瞥惊异兴奋的目光;摆一摆围棋,则立即缩短了许多无言的距离;联欢会,来几嗓子很有味的男中音,心中顿觉很热;远投篮,也可亮一手,学生回一句“真行啊!”无形中大学生便向你敞开了心扉,或许会信任地请你帮他解解丘比特的斯亚克芬之谜。
综上所述,加强引导和疏导,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把握规律、掌握特点、抓住根本,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时风乘而不随,以导求严、求活、求和谐。这样,象山东建筑大学“心灵导师”任晓勤⋯、复旦大学“包含天下心”的包涵一样的一支专家化、科学化、博学化和多能化的精干的思想教育专业队伍,必将成批地造就出志在中华腾飞的人才来!
 

[1] 刘成友.高校里的感人故事:青春的领路人——记山东建筑大学优秀辅导员任晓勤[N].人民日报,2006—12—30.
[2] 杨晨光.用爱与智慧引导大学生成长[N].中国教育报,2006一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