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学的全身心投入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0-08-15
摘要]课教学中课前备课在内容上要做到新、深、实,课堂教学要有灵活性、鲜活性和务实性,课后巩固要精选习题,同时培养学生的审题和答题能力。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学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巩固
 
目前,高中政治教学内容相对抽象,与学生年龄和接受能力不甚相符。在学生的感性认识中,理论乏味,概念生涩,属于文综小科,难以得到重视。因此,要提高政治课的欢迎度,必须抓住教学这一关键,抓好教师这一主导,激活政治教学,做到全身心的投人。
一、课前教学准备的投入
好的教学就象好的,备课是前奏,授课是主旋律。政治教学也是这样,备课是第一环节,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这是众所周知的浅显道理。要想真正备好课,教师就必须首先做到全身心的投人。首先在教材的结构上,要从每一节内容的前后联系去把握它在全书中的地位,找出本节内容的重点、难点,也就是主旋律。然后再围绕重点难点的解决去选择例证,组织材料,设计课型,确定教学步骤,最后还要研究学生,斟酌语言,设计全盘细节。而此项工作的效果,可从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表情反馈回来的信息证明。这一环节的工作做得好,学生就满意,教学就成功。古语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是指成功的舞台表演。对于教学,要想使枯燥乏味的思想政治教学等同或者趋同于艺术表演,给学生和享受,必须牢记“功夫在课外”的道理,必须真正在备课上下真功夫,苦功夫,硬功夫,细功夫。实践证明,也只有全身心地投人备课,教师授课才能胸有成竹,运用自如,妙趣横生,游刃有余。
在教师备课时,课上教学内容的准备是关键和主体。笔者认为,根据政治课的特点,在课堂教学内容上首先要突出三个字,即:新、深、实。
所谓新,就是指政治课教学必须面向学生、面向时代、面向未来,要跟上时代的脉搏,用的新成果、新材料,最新的事实去说明老问题,证明老原理。同时也要和学生生活的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和每年高考灵活多样的考题紧密联系起来。为此,作为政治教师必须特别注意时事政治方面的学习。坚持看报、收听广播、收集国内外重要新闻。遇到与讲课有关的材料,就把它摘抄下来充实到课堂教学中去。这样不仅能增强说服力,还会使学生听了有新鲜感。激发学生的兴趣。
所谓深,就是指教学内容不能只停留在对概念、原理的一般阐述上,要进人到更深的层次中,对得出结论的全过程进行推导和论证以扩展和丰富其内涵。在求深度的同时,还要注意广度。有的地方要突破教材的框子介绍教材边缘的内容。比如说,在进行人民银行职能的教学时,有关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可结合人民币升值的事实进行讲解,进而分析币值影响汇率,外汇汇率的变化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等。
所谓实,就是指课堂内容充实,符合实际,避免空洞的说教。例如讲原理需要联系实际,讲原理的方法论意义更需要联系实际。既要联系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又要联系学生的学习实际、生活实际、思想实际。比如说,问题、中美关系、党内腐败现象及建设中的方针政策等现实问题不但不能回避,而且要运用所学的理论进行恰到好处的分析,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课堂教学方法的投入
教学的主要平台就是课堂。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备课的效果才得以检验,知识的传授才得以完成。所以说,政治课堂教学除了要在教学内容上下功夫外,教学方法的运用也很重要。教学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必须具备鲜活性、灵活性和务实性。笔者认为,政治课堂教学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不外乎启发法、解疑法、讨论法、图示法、身教法等。
启发法。这是传统的也是目前课堂教学的主要教学法。运用的重点应该放在两个方面:一是真正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真正启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为了启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力求选择准确生动的例证,另一方面力求语言的生动有趣。要在语言组织、表达情感、手势动作等方面下工夫。在讲课中,能用生动通俗语言表达的,就不搬用晦涩的术语,尽力做到语言活泼而有趣味,情感饱满真挚。必要时,肢体语言的运用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我还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适当地进行取舍,根据不同的教学反馈,来安排讲课内容的详略。有时还需要对教材本身的内容作一定的调整。总之,各个不同的环节不能千篇一律使用一种模式。
解疑法。主要是以释疑解惑为主线组织课堂教学的一种方法。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在讲课中,要注意使用“为什么?⋯怎样理解?⋯‘表现在哪里?”而且给学生一些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的头脑始终处于思维的活跃状态。这样课堂上就不再是你管讲,我管听的被动局面,而是上下情感交流融为一体。目的是解学生思想认识上的疑问,解理论理解中的疑问。当然,在教学中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症结显得更重要。因此,对一些学生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要有准备地先把问题提出来,尽量给予他们一个既满意而又有说服力的解答。比如一些学生提出:“既然我国现在还落后于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还说社会主义制度优越?”针对这个问题,运用纵横比较的方法,即不但比现状,还要比起点,比,二三百年的发展差距是客观的。从而比出两种经济的发展速度,以此证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学生听了不仅解开了思想认识上“疑问”,而且比较信服。讨论法。就是有准备地把问题提出来,尽量给学生提供教学研究一些事实材料,运用有关原理,通过对材料的分析、讨论,得出某一正确的观点或结论。例如市场经济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通过列举精神文明建设内容、社会公共事务及地区差距问题,说明市场不是万能的,而市场的调节自身也有弱点和缺陷,所以必须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
身教法。主要是指教师的言传身教作用的具体发挥。不仅是在课堂教学中,还包括共同生活学习全过程。我们知道,教师担负着双重的职责:一是传授知识,二是育人。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不仅影响到他们对知识的接受,更重要的会直接影响到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和将来工作态度的形成。在教学中,教师要以自己的教学行为、精神、态度去感染学生,让他们也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学习和生活。
此外在教学中,很多难以理解的抽象理论可以借助图示法帮助学生来理解。如讲商品、物品、劳动产品关系,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次要方面的关系原理及国家性质、国家职能、国家机构相互关系等。
三、课后教学巩固的投入
课堂教学的巩固是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达到教学目的和检测教学效果的重要步骤。根据目前高考的特点来设计课后的习题,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首先要精选习题,强化训练。所选习题必须是精心设计的典型题,内容具有时代特点,所以平时要注重捕捉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并把它作为背景材料让学生进行多角度分析。同时还注意学生答题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审题的缜密性,答题的严密性和书写的规范性。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以研究者的心态投入到教学情境中,做到在教学准备,教学设计,教学巩固等多方面的全身心的投人,才能上好课,才能让学生对政治课充满向往。
摘要]政治课教学中课前备课在内容上要做到新、深、实,课堂教学要有灵活性、鲜活性和务实性,课后巩固要精选习题,同时培养学生的审题和答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