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交响音乐赏析课程“颠倒时代顺序”教学初探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李夜雪 时间:2010-08-15

  内容摘要 :交响赏析课程是由我国部下发文件要求开设的一门高等学校公共类限制性选修课程。主要任务是面向全体学生进行交响音乐的普及教育。文章探讨了颠倒时代顺序的授课方式在我国普通高校交响音乐赏析教学中的意义。

  关 键 词 :交响音乐赏析 普通高校学生 颠倒时代顺序教学
  
  当前,为了加强全面素质教育,我国普通高校普遍开设了公共音乐课程。在这些课程当中,唯一由国家教育部办公厅下发教学大纲并重点要求开设的课程就是交响音乐赏析。到目前为止,该课程基本上沿袭的是以发展线索为体系的教程,按照音乐史从古至今的发展顺序,辅以交响音乐赏析基础知识(交响音乐发展沿革、略况,不同风格流派及其交响音乐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艺术特点和成就;著名作曲家生平、创作思想、历史地位与贡献;欣赏交响音乐必需的基本知识等),进行中外著名作曲家优秀交响音乐作品赏析。此教程涉及的知识面广泛、作品数量众多,以历史为线索系统性强,在注重音乐表现性的审美教学同时,立足具体教学对象,采用融合人文、的综合性课程,最大限度地为学生考虑,设计教学环节,就能提供与之相适应的全方位音乐审美教育,使其能够提高审美素养和能力,并终身热爱音乐,健康、完善人格,真正实现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目的。应当说,这种教程虽然未能达到前面所提到的完善程度,但在高校公共音乐教师的努力下,近些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过,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仍有相当数量的普通高校学生由于对传统应试教育下历史教学的排斥,而且年代久远的历史、音乐家及其作品与当代主流审美观点又有一定的差别,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和对作品的理解不足,使得交响音乐赏析课程的学习未能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也就不能达到真正的教育目的。然而,如果立足当今的音乐,从我们熟知的浪漫主义音乐出发,颠倒时代顺序发展进行赏析教学,之后再回归音乐,就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首先,颠倒时代顺序教学更符合普通高校学生实际情况。一直以来,我国存在着音乐教育严重不均衡的情况,一些高校学生并没有接受系统性、立体化的普通学校音乐教育。而相当多的学生都受到当代流行音乐文化的影响,对古典音乐特别是交响音乐表现淡漠、缺乏认识。对于这种“距离遥远”的高雅艺术心存敬畏,遂敬而远之。所以针对这种情况,为避免历史的距离感,在铺垫了音乐赏析常识的先决条件下,可以颠倒时序进行教学,从人们最为熟悉的浪漫主义交响音乐入手开始赏析。这一时期的音乐作品丰富多彩、优美动听,是国民对西方传统音乐最熟知的部分,也是大众媒体除流行音乐以外传播最广泛的西方音乐类型,可以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然后向前追溯至古典主义时期和巴罗克时期,了解巅峰时期的交响音乐并追溯其产生和发展。最后回归赏析现代交响音乐作品,可以更好地理解其新颖的表现手法和颠覆的音响特色。这种换位的深入浅出使交响音乐更易于被当前国情下的普通高校学生接受。美国音乐学者约瑟夫·马克利斯就采用了这样的方法,并呈现于其编写的《西方音乐欣赏》一书。他在序言中写到:“我放弃了按照年代顺序的教学方法,而采用了一种适合学生心理的方法。……用学生所熟悉或易于接受的作品开始,我们便能逐步建立起他们对自己欣赏音乐的能力的信心,这样就取得了成功的一半。”①

  其次,颠倒时代顺序教学更顺应普通高校学生的学习认知和审美习惯。美国著名认知心家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收学习,提出了在学习“先行组织者”(引导性材料)的基础上,在教师指导下,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其中受到学习的外部条件(学习材料)和内部条件(学习者自身的学习倾向和具备的知识)影响。高校学生已经具有了比较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一般知觉能力成熟,观察能力很强,在思维能力高度的同时,形成对思维的元认知,其记忆品质也得到全面发展,并掌握了各种有效的记忆方法。而且,普通高校学生是带有某种学习动机选修交响乐赏析课程的,其中包含了由于不同学习期待和诱因所产生的不同性质的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交往内驱力,进而影响其学习效果的导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将使学习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在具备了以上学习内部条件的前提下,学习“先行组织者”——相关的交响赏析常识,颠倒时代顺序以熟知的浪漫主义音乐作为外部条件,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建立符合逻辑的联系,就可以很好地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系统的、完整的、精确的、便于储存和巩固的交响音乐知识和审美体验,对普通高校学生意义重大。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符合当代人们的听觉习惯、最广泛被接受的音乐仍是具有传统浪漫主义音乐元素、特征的作品。纵观20世纪的流行音乐,得以广泛流传的经典作品无不带有这样的特质。而且,目前正在流行的大众音乐也存在着大量浪漫主义音乐元素,因此所形成的听觉审美习惯使当代高校学生更容易接受浪漫主义交响音乐作品。
  最后,颠倒时代顺序教学更有助于教师的课程教学工作。交响音乐赏析课程教学以听赏音乐为主,着重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受、理解和审美体验。而浪漫主义作品不仅时代接近又为人们耳熟能详,其音乐特点更接近人的情感表达方式,无论对于普通高校学生或教师都是容易感受、理解和诠释的音乐作品。这使教师的课程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设计变得更加容易,可尽量使之充满创造性,为学生提供有益的审美经验和过程。没有了距离感的音乐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后续的教学能顺利展开。
  教学生如何欣赏一门艺术与教这门艺术的是不同的,应当为学生考虑而设计教学。颠倒时序教学是一个有意义的尝试。
  
  注释 :
  ①(美)约瑟夫·马克利斯.刘可希译.西方音乐欣赏[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年.

   :
  [1]教育部人事司编.高等教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2]刘宁.关于我国普通大学音乐课的教程[J].人民音乐.1999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