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非智力因素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8-15
[关键词]数学教学 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
许多资料表明,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最显著的差异并不在于智力水平的高低,而是取决于他们的兴趣、方法、进取心、自信心等,也就是说,人与人的智力因素差别不大,而非智力因素和心理素质方面的差异却较大,非智力因素常常是成功之关键。同样,学生要学好数学,智力因素固然重要,但非智力因素更为重要,只要非智力因素中有一方面不好,学生在课堂上所收到的效果就不会好。在几年的数学教学中,可以发现,对于同等内容、同等教学方法、同样的教学环境,即使学生有着同样的基础知识、同样的智力水平,而收到的效果却不一样,这就是非智力因素在作怪。如,2003年我教的两个学生,天赋都极好,也即智力因素方面几乎是一样的,其中一个学生学习动机、态度良好,平时学习极其刻苦,对各门功课都表现出极浓厚的兴趣,还善于积累和学习好的学习经验,并且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每次过后,胜不骄,败不馁,善于经验、教训,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了信心,这位学生在省数学竞赛中取得了名次,中招考试以优异成绩考入市重点中学。而另一位学生学习却总没有劲头,产生一种厌学心理,对学习不感兴趣,对玩却极感兴趣,也就是说非智力因素方面都极差,教师多次好心规劝,他却听不进去,依然我行我素,其结果是成绩不好,中招考试勉强考入普通中学。这些足以说明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重要性。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善于培养学生的智力因素,更要善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素质,为祖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合格人才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呢?
一、提高学习兴趣
“兴趣出勤奋,勤奋出天才”,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教育界存在应试教育的倾向,而在数学教学中也存在忽略学生年龄实际、搞注入式教学的倾向,这些都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结果导致学生学习被动,甚至产生厌学心理,不能很好地掌握数学基础知识,难以达到学有所悟、学以致用的目的。因此,要提高学生的素质,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必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设下疑问,激发兴趣
一个恰到好处的疑问,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比如,在初一代数学习有理数的乘法时,先提出问题“小学学习的乘法是如何运算的?”,学生很容易回答,等学生回答后继续设疑:“那么引入负有理数之后,如何进行乘法运算呢?”,这些设疑提问,不仅很快切入主题,而且一下子扣紧了学生的心弦,激发出学生学习本节知识的浓厚兴趣。但必须注意,设疑要难易适度,不要过难,也不要过易。
2.制造矛盾,激发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如果长期进行无矛盾的传授,学生将会感到平淡无奇,枯燥无味,容易淡化学习的欲望,而矛盾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3.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多给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以满足他们自我表现的欲望,从而引发兴趣。教师可在讲新课前,进行旧课复习的提问;也可以对数学中比较简单易懂的例题,让学生自己去做;或者新课讲后,留部分练习题,让学生到黑板上去演板,这样既可以体现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4.运用电化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电脑教学和幻灯教学已普及到了各个学校,它能把直观教学与设疑结合起来,使一些抽象的东西变得很直观,学生也会感到新鲜有趣。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一先进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
二、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和动机
动机是一种心理倾向性,它一旦产生就可以在心理上产生一种不平衡,产生一种推动力。态度主要是指学生的看法和行为,会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制约或促进作用,学习有了良好的动机,就可以事半功倍,而缺乏正确的动机,学习就没有内在动力。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中的动机和态度不尽相同,学习积极主动的同学,动机良好,态度端正,具有宏伟抱负,而学习被动的学生,则不这样,他们认为,反正现在有器、电脑,也不当家,只要认几个数,能应付日常生活的计算就可以了。针对持这种态度和动机的学生,要多和他们谈心,随时随地进行,耐心细致地做他们的思想工作,教育他们要树立远大理想,树立为祖国富强而学习的念头,同时也要向他们灌输竞争意识和下岗意识,教育他们不是为了升学而学习,不是为了能日常生活而学习,不能认为学不学数学与自己的将来无关。在知识爆炸的年代,没有知识将会面临被社会淘汰的危险,只有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文化素质,才能胜任以后的工作,因此,一定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动机和态度,从而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出巨大的热情。
三、强化成功经验,进行毅力教育
在数学教学中,一定要培养学生的毅力,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穿插一些数学家的故事对学生进行毅力教育,如介绍祖冲之研究圆周率,陈景润勇探哥德巴赫猜想的故事,以数学家那种不畏艰难、不怕困苦、勇于进取的精神,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培养他们努力克服困难的好品质;也可以不失时机的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获得成功,使他们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以培养顽强的学习毅力;还可以在平时适当布置一些难度较大的作业,要求他们独立完成,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也培养了学生顽强的学习毅力,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是一种艰苦的创造性劳动,只有刻苦勤奋,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四、培养数学情感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真正掌握自我培养数学情感的方法,使他们学会按自己的意愿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教师可以用数学逻辑的严密性、数学概念和结论的确定性以及推理的规则等等,使学生自觉地遵循思维,规范思维形式,保持健康的数学情感,增强自信心;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程序,精讲多练,用生动、活泼、风趣的语言,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全身心投入学习;也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多练习,多发表意见,加大锻炼的机会;另外要对学生少批评多表扬,消除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畏惧感,不要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真心地帮助他们,运用积极鼓励、不泼冷水、不讲套话、委婉批评、不责备等方法进行情感教育,从而使学生喜爱数学这门课。
培养和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还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指导学习方法,稳定思想情绪等等。
总之,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高度负责,关心爱护他们,准确把握学生心态,有针对性的进行矫治,给他们指引学习捷径,使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充分发展,这样,学习就容易成功。
上一篇:图式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自然“小分队”教学模式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