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高玉琴 时间:2010-08-14

摘要:数学课程的实施应重视运用信息技术,把它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强有力的工具。要实现多媒体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必须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质,必须把信息技术恰到好处地用到教学中去,必须注重学生利用机进行探索性、自主性学习,必须解决好几个主要的矛盾。
关键词:整合;信息技术素质;自主性学习;矛盾
作者简介:高玉琴,任教于河北省张家口市下花园中学。系“市骨干教师”、“市骨干班主任”、“区级模范教师”、“市教学能手”、“区教学突出奖”获得者。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强有力的工具”;“现代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建议:“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使用计算机以及有关软件,这种现代教育手段和技术将有效地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效益。”
  一、要实现多媒体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首先要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质
  1.培养教师的信息意识 
  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的优越性,营造教师主动学习信息技术并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改进数学课堂教学的氛围。应该看到计算机及技术对整个教学所产生的深刻影响,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巨大作用和潜力。同时,还应看到它相对的局限性,比如过于机械化、逻辑化,比较缺乏情感和人性化。因此,教师应把握尺度、灵活运用。 
   2.培养教师操作多媒体信息工具的技能。 
   (1)应使全体教师掌握最基本的windows2000操作系统。
   (2)组织培训,重点学习PowerPoint,Flash,Photoshop等软件的基础知识以及课件制作、网页制作、博客、个人主页、教案等基本常识。
   (3)根据教师自身信息素质的高低和年龄的差异,分别进行组合,分层施教,保证培训质量。例如:对老年教师应适当延长培训时间,少讲多练,确保培训的质量和实效。
  (4)还应抓好常规电教设备的使用。如组织教师学习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实物展示仪等常规电教设备使用及其简单维护,进而提高常规电教设备的有效使用率。
  (5)定期观摩学习,开展优秀作品评比活动,资源共享,互相督促,共同进步。   
    二、要实现多媒体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必须把信息技术恰到好处的用到教学中去
  信息技术是为教学服务的。教师要能从教学的需要出发,确定哪些教学环节、教学内容适合使用计算机教学来增强教学效果,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教学软件应用到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其教学潜力。
  在这一阶段,必须让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有正确的认识。整合不是简单的拼凑,也不是把板书简单的搬迁到屏幕上,更不是为了搞花样,应该充分挖掘各种软件的应用潜能,把各种媒体有机的结合起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多媒体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一种,运用这一技术制作的课件图文并茂,具有信息量大、动感性强等传统教学手段无法具有的优点。它能给学生直观的感受,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利于学生形成深刻的印象,提高学习效果。例如:对于“完全平方公式”的教学,已往,教师再三强调,学生在应用时仍常出现丢2ab项的问题。如果我们用课件制作一个动画,用图形面积去解释完全平方公式,在形象直观的图形演示及色彩的刺激下,学生会形成非常深刻的印象,从而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再如:学生在初学平面几何时,受思维方式、思维能力的限制,学习有一定的困难。如果利用网络引入丰富多彩的图片,利用课件形象直观的体现内容效果就大不一样了。比如:七年级《截一个几何体》这节的教学就比较抽象。利用课件,通过直观的图形运动,把一个平面截一个几何体的过程演示的淋漓尽致,既加深了理解,又初步培养了学生用运动的观点来处理数学问题的能力。
     目前,教师对教学软件的应用还是初级水平,不能做到“想做什么效果就做什么效果”,在课堂教学实际操作中也还不能运用自如。可以说,对于一些软件的开发还需要进一步去琢磨、去研究、去尝试。只有这样,才能完善我们的教学,才能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要实现多媒体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必须注重利用计算机进行探索性、自主性学习
  现代教学技术走进课堂,强有力地冲击了传统的数学教学。多种软件被应用于公开课、研究课,甚至于家常课,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发挥了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可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尽管这些现代化技术的作用很大,有助于学生思维的,但它们还仍然只是教师手中的工具,而不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武器。如何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手中的利器,成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探索解决问题时的工具,这才是我们研究的目的。
  用几何画板介入数学常规教学,特别是几何的常规教学,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利用几何画板和计算机网络来开展探索性学习,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是对提高学生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尝试。
  在多媒体介入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学生仍然是被动地学习,那么这一介入将毫无意义。很多教师走入一个误区,单纯的把信息技术作为“教”的手段,在备课方式上仍然是固定的模式,教师仍然是教学的主体,学生的参与只是辅助甚至于是走过场。这就扭曲了整合课的意义,束缚了整合课的优越性。因此,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主动参与、积极探索是整合课迫在眉睫的一大课题。
   给学生创造机会,大胆地给学生参与的时间,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促使他们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动手操作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这一探索性和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体现,能了解研究性学习的一些基本方法,提升思维活动的层次,培养数学学习的基本素质。触类旁通,学习方法的迁移也将有助于其它内容的学习,从而整体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四、要实现多媒体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必须解决好几个主要矛盾
  1.如何在繁忙的教学之余进行课件制作?
   可以尝试的方法其实很多,比如:教研组分工合作,充分利用资源,资源共享。如果亲自制作,不妨首先收集有关素材,以简单易于掌握的PowerPoint为载体,充分利用其控件功能,把收集到的素材衔接起来。需要注意的问题是,教学课件不同于参评课件,只要在关键的环节恰到好处地使用就可以了。也许一个课件就只有一个动画或一组典型试题或一个清晰明了的表格……这样就可以解决教师用于制作课件的时间和精力有限的问题。
    2.解决好课件、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
  不能有了课件就完全依赖课件,教师也被课件束缚,成了点击鼠标的操作者。用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具,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这一段时间正是学生审题、思考的时间。利用多媒体技术后,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认为许多东西都呈现给学生了,很快就过去了,没有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表面上看,整堂课多媒体量大,学生反映良好,其实由原来的“人灌”改为更高效的“机灌”,在利用多媒体技术时必须给予学生自由、独立思考的时间。
  另外,也不能因为有了课件,课堂过于开放,学生的注意力放在了新鲜好玩上,使用多媒体反倒不如不使用效果好。学生的活动不应忽视书面表达和口头交流,不应忽视阅读、和证明。对教师而言,一句话能说明白的,一个教具能演示清楚的,不一定非通过多媒体。多媒体与数学教学的整合应采取积极和谨慎的态度。
    一名高素质的教师应具有化的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多媒体工具(网络、电脑)对多媒体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管理、运用,完成与教学的整合,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1]陈爱文.谈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5(4).

Abstract: The implementation of mathematics curriculum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applying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hich is considered a strong tool of learning mathematics. To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with mathematics curriculum, we must improve teacher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quality, adequately appl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eaching, pay attention to implementing exploratory and autonomous learning and deal with some principal contradictions.
Key words: integr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quality; autonomous learning; contradi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