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阅读教学中建立和加强语文与其它学科间的横向沟通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8-14
阅读教学中要凸显语文与其它学科的沟通理念,是新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要求。如何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建立和加强语文和其它学科间的横向沟通与联合,达到语文与其它学科的融合?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点把握。阅读教学中要凸显语文与其它学科的沟通理念,教学主体的迫切要求。皮亚杰曾说过:“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兴趣为先决条件。”兴趣可以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自觉动力,与学生能力的有着直接的关系。我们现在都知道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但是他们对原有的字词句篇等教学内容不再十分感兴趣,他们也不再需要一种固有的教学模式,他们有选择权,当他们认为你上的语文课没有味的时候,他们就会不听你的课,他们也有权力不听,我们再也不能用强迫的手段或者令人厌烦的思想工作来让他们听。这个时候的教学,我们可以引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其他学科的一些知识为手段,创设情境、导入课文,使见惯了“老面孔”的学生产生耳目一新的新奇感。这样在教学中各学科之间互相沟通,不但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他们的自主、自觉意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大大增强了教学效果,这样的教学例子不胜枚举。
一、以其他学科为素材训练语言表达
语言表达是语文能力的核心因素。爱因斯坦说:“要是没有语言,我们的智力就会同高等动物不相上下,头脑中保留的原始性和兽性就会达到难以想象的程度。”其实,语言表达不仅仅是语文的事情,其他学科中的语言表达也很重要。如数、理、化、生等学科中对概念含义的定义,对定理、原理的阐述等都要求语言必须讲求准确性和概括性;地理、生物等学科中对有关知识的分类,理化生等学科中对实验操作过程的记录、表述,要求语言的准确性之外,还特别要求语言的条理性;中对政治原理的表述、分析还要讲求语言的逻辑性、深刻性和鲜明性;科普类文章还要讲求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利用这些学科在语言上的特点,我精心挑选其中的语言素材,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训练,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也增强了学习语言及其他学科的兴趣。
二、以其他学科术语为点训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最大程度地激发学习主体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然而我们正在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对于我们广大的师生来说是一种新生的事物,在此前我们对它一无所知,或者说是知之甚少。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尝试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无异于“摸着石头过河”没有任何的经验可循,只有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把教学中遇到的学科可术语提取出来,让学生对此进行“自主、合作、探究”。例如:在学习《奇妙的克隆》时可以组成一个生物繁殖探究小组自主选择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无性繁殖的生物实验,组内合作探究。在学习《蓝蓝的威尼斯》时,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威尼斯的图片,让学生通过画面了解威尼斯奇特、瑰丽的风光和文化,感受威尼斯的美,通过讨论、对比家乡的景色,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生活情感。
三、以其他学科为媒介发展学生的智力
人的认识活动是从感觉和知觉开始的,而观察也是一种感知活动,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发达的智力的一个极重要的特点,就是善于观察。”因此,注意对学生观察习惯和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利用其他学科中的观察尤为重要。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在做实验,或出现特殊的地理现象(如日食、月食、流星等)时,都要认真细致地观察,并写好观察日记。此外,还利用一些图画、图形,让学生观察、比较,进而进行思考和描述,避免把观察简单化为一种消极的注视。这些工作都不是纯语文的范畴,但我们可以很好的利用起来,以他们为媒介,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是很有帮助的。
例如在语文的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常利用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想象训练。比如教《长江三峡》时,放歌曲《长江之歌》,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领会长江一泻千里、万马奔腾的气势;教《雪》时,让学生描画“江南的雪景图”与“朔方的雪景图”。这两幅雪景,包含诸多因素的对比,虽然并无什么褒贬,但是对比之下,南北雪花的独特个性就显得格外鲜明而突出了,这其中的想象空间足够我们任何一个层次的学生发挥想象!我们甚至还可以通过这些假设性问题的讨论。
例如:在学杜甫《赤壁》诗时可以这样假设“东风真的不与周郎方便,曹操所造的铜雀台真能深锁‘二乔’吗?”让学生更深刻、更全面地了解,同时又锻炼他们的想象能力。
高尔基说:“在认识活动中,在智力的各种构因中,思维力是一个核心成分。”思维的培养也是我们语文能力培养的核心。这一点其实早已融合在前面所讲内容之中,如利用对原理的分析与运用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利用对史、地、生、等学科中一些知识的质疑,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批判性;利用对理化生的实验及地理等现象的观察,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利用漫画、和图形培养学生思维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总之,无论语文学科与哪一学科沟通融合,目的都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语文教学的效果。因此,在进行沟通融合的过程中,要讲究实际效果,要根据课文的教学需要,要使学生感兴趣,为学生所接受。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针对不同的情况,加以指导,给予帮助,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预期的学习要求。
下一篇:刍议教育公平与人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