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对工科院校本科专业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韩颖 张飞燕 时间:2010-08-14
  关键词:素质 专业课 教学 关键环节
  论文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及市场的建立,社会对高科技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从而对高校专业课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专业课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入手,分析了专业课教学的几个关键环节,并指出了专业课教学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
   
  1999年6月中旬,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及市场经济的建立,社会对高科技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从而对高校专业课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专业课教学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如何综合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是一个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 
   
  1、专业课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1)社会环境的影响 
  经过本科阶段的学习,除少数学生继续攻读研究生外,大部分学生都将走向社会,走向新的工作岗位。毕业后的学生感到在大学里学习的专业知识似乎对自己的工作没有任何帮助,到单位后,大部分知识都得重新学习。这种思想在在校学生中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虽然联系工作时单位看重学生成绩,但是由于大学学习方法和形式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学生在短期内突击复习功课并取得高分成为可能。这样,使得学生容易忽视专业课的学习,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2)专业课教学方式的影响 
  不可否认专业课教师对本专业、本领域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但专业课教学很容易陷入“见物不见人”的境况。教师往往只是单纯地去讲述“物”的知识,而缺乏人认识“物”的主动性与人对“物”的态度。许多教学活动还停留在纯学术化、理论化阶段,偏离了工程教学的“实学”性。专业课教学,就是利用工程“实用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来引导学生的理论学习。 
  3)专业课学习方法的影响 
  专业课学习是基础课理论综合应用的具体实践过程,也是学生理论与实际最初结合的体验。专业课学习的主要目标除了课堂专业知识的积累外,更重要的是学会应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由于专业课知识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一切都需从头学起,而专业课的学习方法不同于基础课,其学习方法不易把握,这势必影响专业课的教学质量。 
  4)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影响 
  专业课一般都安排在大学三、四年级,而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时间安排在大四上学期期末。目前,我国实行的是3门基础课加2门专业课考试的选拔,基础课采用国家统一命题形式,专业课考试采用自主命题形式。许多学生为了准备迎考,把学习专业课的时间用在了复习基础课上。研究生入学考试所考的2门专业课他们会非常重视,而不考的专业课则置之不理,这也影响了专业课的教学质量。 
   
  2、专业课教学的几个关键环节 
   
  1)教材选择 
  一本好的教材是执行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反映时代精神、引导学生学习的指导书。它不但能使学生从中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智慧,培养正确的理解思维能力。
  2)教学方法 
  专业课的教学应紧紧围绕专业课教学培养人才的目标而进行,着重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因此,应采取以下几个步骤,循序渐进,提高教学质量。 
  (1)教师提纲挈领。 
  (2)学生的自学与个别辅导。 
  (3)教师参加课堂讨论。 
  (4)教师的重讲。 
  (5)加强专业实习和实践课。 
  3)课程考核 
  在专业课结业考核时,为真正反映学生的能力,并促进由应试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应改变以往的制度。笔者建议:在完成专业课授课工作之后,由教师指定题目或学生自选题目,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查阅资料或设计实验,写出调研报告或,经过答辩,给出学生论文成绩。学生的结业成绩由平时成绩和论文成绩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40%,论文成绩占60%~70%。 
   
  3、专业课教学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 
   
  1)对任课教师的要求 
  (1)教师应具备广博、扎实的专业知识。 
  (2)教师应具备严谨的治学态度。 
  (3)教师应提高自身的教学科研能力。 
  2)对学生的要求 
  (1)学生应从传统教育的旧观念中转变出来。 
  (2)学生应具备扎实的公共基础课及专业基础课知识。 
  4、结束语 
  当前,国家正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工科院校本科专业课教学模式应该不断的调整,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专业课教师也应不断提高、充实自己,完善教学方法,使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同时,学生应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理论联系实际,扎实掌握专业知识,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 
  [1] 江万哲.高等工科院校专业课教学改革的设想.石油教育,2000(1):30–31. 
  [2] 胡志高,高启安.浅谈大学专业课的教学方法.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1(1):60–62. 
  [3] 商桑.专业课实施素质教育之我见.海军院校教育,2000(2):44–45. 
  [4] 钱勇先等.专业课考试方式改革的尝试.石油教育,1998(12):31–32. 
  [5] 褚超美等.工程类专业课教学改革探讨.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版),2004.26(2):41–43. 
  [6] 刘玉庆,吴晓晴.新形势下专业课教学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山东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