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学习障碍生”个性化教育培养的思考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吴昊 时间:2010-08-14

  关键词:独立学院  学习障碍生  个性化理论   

  论文摘要:独立学院是我国教育大众化的产物,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种新生力量日益壮大,给众多学生提供了高等教育的机会,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应。随着独立学院的发展和壮大,招生规模日趋增长,学生挂科、退学的人数也随之增加,确实令人担忧,成为独立学院关注的焦点。针对独立学院成绩落后学生(姑且称为“学习障碍生”)的突出问题,通过谈话、问卷调查了解这部分“学习障碍生”存在的问题,并且剖析了其问题存在的原因,然后从“学习障碍生”的特点出发,依据个性化教育理论,如何针对性地培养“学习障碍生”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Key Words:Independent colleges,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y, Theory of personalized education

  ABSTRCT: Independent colleges are the product of the educational popularization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which have been regarded as one new strength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in developing that are expanding day by day, have provided higher education's opportunity to numerous students, and brought great social effect. Along with the scale of recruitment students growing increasingly for the institutes in developing and strengthening, the number of students failing in the examination and leaving school has increased which causes anxious sorrow and becomes the focal point that really the institutes pay attention. In view of the prominent problem of the academic backward students (giving an euphemistic name of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y”) in the institutes, through the conversation and the survey , researchers understood the existent problem for the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y”, and analyzed the reason why it existed, then embarking from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y”,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Personalized Education, researchers proposed own ponder how to cultivate pointedly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y”.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势下深改革的产物,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独立学院在这种教育体制改革的机遇中产生、发展和壮大,几年的发展使得这些独立学院在借鉴母体的教学和管理经验过程中不断探索适应自身发展个性化教育办学特色。随着这些独立学院招生规模日趋增长,学生在学习、成长中的差异性也越来越明显,考研率逐年增长,优秀生、合格生比率也越来越大,同时学生挂科、退学的人数也随之增加的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对这些成绩落后学生(姑且称为“学习障碍生”)个性化教育培养成为独立学院关注的焦点。

  针对独立学院的“学习障碍生”这类特殊的群体,我们必须采用个性化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理念,不能照搬主校的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现成模式,必须要从学生和学院的实际情况出发,开拓创新,突出个性化教育,探索出一条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学习障碍生”培养的新路子。在对这类学生的培养上需要根据他们的特点对症下药,因材施教,积极转变观念,多给这些学生鼓励和关爱,通过对他们生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找回心里失去的东西,并对自己的人格进行反思,认识自己的力量和潜能,改变认知结构,形成完善人格,发展学习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要对他们充满信心,充分相信他们的每个人都有可以发展的智力潜力,要让每个人发挥出他们的智力强项,成为最优秀的自己。这样的个性化教育使这些“学习障碍生”能在独立学院里健康成长,也为国家的建设输送一批批优秀的应用人才。

  二、学习障碍生及其表现
  (一)  学习障碍生的含义

  本课题将“学习障碍生”(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y)定义为:指那些智商(IQ)基本在正常范围内,但没有感官障碍;只是在学习能力的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表现为显著困难,部分伴有社会交往和自我行为调节方面的障碍,导致暂时不能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而成绩低下现象的学生。

  (二)  学习障碍生的表现

  “学习障碍生“是独立学院校园里的一个特殊群体,在这个群体中的每一个成员最突出的表现是学习不良,成绩落后,具体为以下几点:

  1.    学习态度不良,目的不明确、呈现一种漫无目的的学习倾向。

  2.    缺乏学习动机,或学习动机多停留在短暂、浮浅的消极水平上,具有游移摇摆的特点,缺乏强大而稳固的动机支持。

  3.     缺乏学习兴趣,缺乏好奇心,对人对事缺乏兴趣;易于“见异思迁”,带有情绪性影响。

  4.    注意力不集中,做事磨蹭,有头无尾,缺乏时间观念和任务感。

  5.    活动过度、存在问题行为、违纪行为,自我控制力差,不易与同学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6.    寻求反面心理补偿,出现逆反心理及情绪对抗。

  7.    自我评价差易挫折,忧郁、焦虑、窒息感、压抑感,易自卑及封闭。
  三、个性化教育理论及其内涵
  (一)  个性化教育的定义

  个性化教育的定义是什么?个性化教育是一种教育理论,是一种教育思想,是一种教育方法,更是一种难度极大的教育实践。

  目前,全世界对个性化教育定义众说纷纭。在我国个性化教育,又称个性教育,就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个性的教育,就是尊重个性差异前提下的教育形式。个性化教育“是与划一性教育相对应的教育”,它“强调尊重人的个性和人的个性潜能优势的发掘,主张培养良好个性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提倡教育的特色化,是培养和强化受教育者的良好个性素质与预防、改造受教育者不良个性素质的统一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的现实个性素质向理想个性素质的转化过程,是个性化与社会化、他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体”。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董事会副董事长刘献君教授认为[1]:个性化教育是一种教学的组织形式,是教师针对每个学生的教学。因为每一个人都有独特的生命,生命的独特性就表明每一个人都具有优势潜能,教育就是要“扬长避短”,最主要的就是要在每个学生身上发现最强的一面,找出他作为人发展源泉“制高点”,在对丰富的教育资源进行自主选择的基础上,通过有目的、有针对性的、特色化的教育努力挖掘每一个学生优势潜能的巨大潜力,使其的优势潜能得到最大化、最优化的发展。

  (二)  个性的内涵[2]

  教育学中的个性可以理解为人性在个体上的具体反映或表现。它既反映人性的共同性,也反映其差异性。个性是指个体在生理素质和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一定社会环境、家庭和学校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在身心、才智、德行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比较稳固而持久的独特特征的总和”。

  个性表现为人的个体差异,既有生理方面的原因,也有心理方面的原因。从生理的方面讲,不同个体的肌体的各个组成部分质地是有差异的。从心理方面讲,更多的表现为大脑的神经功能的差异,它直接影响到思维、情绪、学习、行为等活动。这种差异的成因目前我们研究的不够充分。其中的某些差异虽然与生理基础有直接关系,但更多的却是大脑功能方面的。以学生的行为表现来讲,有的对周围环境反应迟钝,有的则十分敏感;有的举止安静,有的好动;有的处世合群,有的离群寡居,这些都是心理差异在社会适应性中的表现。如此可见,教育中考虑学生的社会适应性问题实质上也就是注重学生个性心理差异的一个问题。

  (三)  个性化教育理论的要点[2], [3]

  个性化教育包括以下四层含义:一是指教育的人性化、人道化;二是指教育的个人化或个别化;三是指教育的特色化;四是指培养良好个性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个性化教育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培养良好个性;二是矫正不良个性;三是使个性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与需要,促进个体社会化与个性化的统一。

  四、独立学院学生的主要特点
    与本科第一批、第二批招生学生相比,在群体特征上,独立学院学生表现为以下特点:

  1. 多数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差,学习的自主性较弱,但其不乏学习的热情。

  2. 多数学生思维活跃、兴趣广泛,沟通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较强,但相当一批刻苦钻研的精神欠缺,

  3. 多数学生的家庭条件较好,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多才多艺,爱求新求异,善于接受新事物。

  分析了独立学院学生个性化特点后,可知他们与一本、二本的学生有很多不同之处,我们必须采用个性化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理念,不能照搬母体学校(独立学院的承办高校)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现成模式,必须从学生和独立学院的实际情况出发,开拓创新,突出个性化教育,探索出一条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人才培养的新路子。同时针对独立学院的“学习障碍生”这类特殊的群体,更应该摸索一条适合自身的教学模式和管理理念。在对这类学生的培养上需要根据他们的特点对症下药,因材施教,积极转变观念,多给这些学生鼓励和关爱,已经成为我们培养这些学生当务之急的任务。

  五、独立学院“学习障碍生”的问题剖析
  (一)  “学习障碍生”的问题统计

  独立学院学生成绩落后的原因是学生自身与外在因素的综合,通过在某独立学院采用问卷随机调查100名来自不同专业、年级的学生,然后抽取部分 “学习障碍生” 谈话了解他们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且作了如下的数据统计。

  注:Ⅰ: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觉性

  Ⅱ:心理素质脆弱、挫折承受力较差、自尊心特强;

  Ⅲ:文化基础差,远低于学院总体学生水平;

  Ⅳ:家庭困难或者家庭宽裕影响学业;

  Ⅴ:自我定位不准确,表现为自我估计过高或过低;

  Ⅵ:专业招生中文、理科招生不当以及教学安排不够;

  Ⅶ:教师队伍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方法单一,教学与实际脱节;

  Ⅷ:辅导员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强,学生难以适应。

  (二)  “学习障碍生”的问题分析

  独立学院“学习障碍生”存在的诸多问题,产生的原因很多,各不相同,归纳起来大致分为以下几大类:

  1. 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觉性。

  这是主要原因。通过在独立学院多年的辅导员工作经验,明显感觉这些“学习障碍生”中65%的学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动手能力强,但过于强调个人喜好,偏科现象较严重,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过于贪玩,自我控制能力较差,这些学生高中时代高考的“指挥棒”迫使他们接受“灌输式”的教育,他们都懒于成型,到了大学没有老师和家人的监督,他们更是肆无忌惮,自我学习更差。由于自学能力差,就会影响其在校学习的质量,也将影响以后的继续学习,导致对新事物的应变能力差,独立处理问题能力差。这些学生表现为沉迷于游戏或者是过多的参与社会活动,更有甚者进入传销队伍,更本就无心投入学习。由此导致作弊,请人替考的现象。

  2. 心理素质脆弱、挫折承受力较差、自尊心特强。

  这是重要原因。部分学生家庭的经济情况一般较好,又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他们在相对优越的顺境下成长起来的,挫折承受力和调整能力相对较差一些,而且为数不少的学生由于家庭的过分娇宠,生活自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差,自尊心特变强,容易出现人际关系紧张,势必对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随着生理和心理的日趋成熟,大学成为他们恋爱的天堂,但是有些学生由于感情处理不当而导致失恋问题,而对于那种心理素质极其脆弱的学生在“失恋的泥潭”中将无法自拔,更有甚者自暴自弃,终究影响学业。

  3. 文化基础差,远低于学院总体学生水平。 

  这是直接原因。本来独立学院学生入学分数较低,从入学分数上分析,相对高校中的“一本”和“二本”的学生而言,独立学院的学生在入学分数上相差多则一百多分,少则几十分,而这些“成绩障碍生”中75%的学生入学时就是接近该独立学院录最低取分数线的。进校后将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与同一入学起点的其他同学的差距,延续在中学的学习方式,基础差跟不上教学进度,表现为心有余而力不足,由此产生从“学习吃力”到“厌学”再到“弃学”最后“挂科”甚至“一门挂科引发多门挂科”的恶性过程。

  4.  家庭困难迫使他们花费很多时间在校外做兼职,或者家庭宽裕使得他们利用父母提供的资金在外面自主创 业。

  独立学院的学费相对普通高校而言要高得多,在该独立学院中2005年以后的学生中,贫困生至少占学院学生人数的15%,特困生不少于5%。由于家庭的特殊原因迫使他们不得不做兼职挣取生活费和学费;与此同时独立学院家庭宽裕的不少,其父母能给他们提供良好的条件,而这些学生有极富创造力和想法,能较快的接受新事物,当条件成熟后这些学生就会在外面自主创业。他们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没有学会处习与兼职、创业之间的关系。为此没有充分的精力用于学习,由此导致更不上教学进度,导致成绩下滑甚至挂科,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学生为数最多。

  5.  自我定位不准确,表现为自我估计过高或过低。

  部分学生因为高考受挫,始终不愿意承认和一本、二本学生的差距,进入独立学院以后眼前的学校与心中的象牙塔有着巨大的差别,心中产生严重的落差,同时不能很好地正视自己,自卑倾向明显,导致学习过程中对大学课程学习无兴趣,甚至是为了应付。有极少数学生进入文华就立志考研,甚至跨专业考研,于是从大一开始就为考研做准备。这本来是件好事,但是自我定位不准确,缺乏合理的计划,导致基本的课程没学好,甚至出现挂科。还有部分学生在大一下学期以后不适当的转专业学习,尤其是从文科专业转到理工科专业的学生,他们之中大部分同学本来中学数学底子就差,转专业前又没参加数学(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和工程制图课程学习,转专业后补修难度很大,同时有些专业课需要这些课程很扎实的底子,文科专业学生转进来学得很吃力,跟不上教学进度,导致成绩下滑甚至挂科,这些转专业的学生在大四前至少90%的不能通过这些课程的,只能等到毕业清考。

  6. 专业招生中,文、理科兼收以及教学安排不够。

  这是部分年级部分专业存在大规模挂科现象的主要原因。笔者以某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2006级学生为例,到目前为止,该院某专业毕业班仍然有15人的《微积分》未通过,占年级人数的18%,而这15人高中时全是文科学生。该专业本是一个工科性很强的专业,文科学生数学底子很薄根本不适应工科课程的学习,而且《微积分》教学安排是理工科类的教学计划,学生耗费了很多精力却学得很吃力。由于这门课没学好,后面的线性代数、概率论以及部分专业课业会随之受到影响。学生挂科人数和科目会随之增加。

  7.教师队伍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方法单一,教学与实际脱节。

  这也是学生成绩落后的原因之一。通过调查发现近14%的学生认为独立学院的大部分年轻教师缺乏教学经验,不能将课堂教学与实际相结合,只是单一的传授书上的空洞理论,同时课堂教学缺乏互动性,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这些“学习障碍生”本来学习就缺乏积极性,空洞的教学,更使得他们寻找借口放弃这些课程的学习,从而导致厌学甚至挂科。

  8. 辅导员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强,学生难以适应。

  这虽不是学生成绩落后的主要原因,却有着间接的影响。有近2%的“学习障碍生”是因为辅导员更换引起,很多独立学院学院建校以后每年都在进辅导员,同时又有辅导员离开,不稳定的辅导员队伍,使得学生感觉到自己就是一个被抛弃的孩子,每年都要去适应一个新的面孔。有些学生在前一辅导员是很看好的学生,但随着辅导员的更换出现了师生间的沟通问题在所难免,原先的优越感会减弱甚至消失。尤其是那些自尊很强的学生,随着这种优越感的消失会变的消沉,最终影响学业。

  六、独立学院“学习障碍生” 培养新思路
  以上详细剖析了独立学院“学习障碍生”产生的原因、表现特点和心理因素。鉴于这些学生品德心理的偏差、学习心理的偏差和能力上的差异引起的成绩障碍各有其特点。我们培养学生目标就是促进其得智力和能力协调平衡地,故而在对其培养上要因材施教,方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个性化是旨在提升学生的优良个性的教育。它有两个基本前提,一是发现并尊重学生的现有个性;二是提供有利于学生个性提升的物质条件。也就是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和管理中在发现和尊重受教育者现有个性,认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有利的物质条件基础下进行差异化教育,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体能、智能、活动能力、道德品质、情感意志等素质自主、和谐、能动的发展,最终形成优良个性的教育。

  我们学习、研究个性化教育理论对我们开发文华学院学生智力潜能,尤其是“学习障碍生”的潜能,培养他们达到我们的培养目标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借鉴。笔者从“学习障碍生”的特点出发如何针对性的“个性化教育”培养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归纳为以下几点:

  1.  独立学院学院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要平等对待“学习障碍生”,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

  首先,独立学院的全体教职员工要转变观念,明确“学障碍生”≠ “坏学生”。尊重“学习障碍生”作为人的独立体这一客观存在,绝对不能因为他们是“学习障碍生”而区别对待;其次,要转变工作角色,变管理为教育、管理、服务并重,变约束为引导、疏导、开导并行,树立人性化的工作观念。再次,学院提倡既教书又育人,对于“学习障碍生”要多关心、多尊重,将关心“学习障碍生”纳入教学之中。

  2. 早调查、早入手,从新生入学开始就关注新生基础状况。

  新生入学后,各独立学院要组织个专业对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优势进行调查摸底,教务部门安排入学新生进行基础摸底考试,通过个这两部门的摸底汇总后,再根据专业以及新生自愿选择进行分班教学和管理。同时科学合理的安排教学计划以及分配任课教师,尤其是基础课程。针对“学习障碍生”的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3. 尊重“学习障碍生”的个性特点差异,避短扬长,发挥其特长。

  其实部分“学习障碍生”比较活跃,为了追求稳定,学生工作过分强调统一和纪律,因而忽视学生的不同特点。这样的结果必然是使学生身上本来明显的创新精神受到压制,独立学院很难培养出创新型人才。独立学院应该出台相应的鼓励机制,保障“学习障碍生”其特长。这些“学习障碍生”学生虽然考试成绩一般化,理论研究能力不如成绩好的学生,但他们能够务实、善于思考,有特长、有个性,有创造能力,我们要用人才的不同特点去看待他们、识别他们、培育他们。

  4. 教学过程要尊重个体差异,促进智力成分平衡发展, 做到因材施教。

  独立学院“学习障碍生”最大的特点就是文化基础(尤其是数学,)非常差、自学能力特别差,而目前独立学院的培养模式对学生都是作统一的要求。这些学生常常就因为自己的弱项课程一直处于困惑、无奈、失败感的不良情绪中,压制了他们智力强项的发展。而且独立学院的学生智力强、弱项的分界更为明显,培养这样的学生我们要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他们弱项课程的培养,但更重要的是尽可能地把学生的智力强项挖掘出来,要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相对“聪明”之处,同时找回学习的信心和学习的乐趣。教师要考虑到学生认知能力、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的差异,根据不同学生智力的发展,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建议学院在数学的教学计划中,应该将数学课程分级分班教学,而不是简单的以专业为单位教学。比如数学课程除分为“经济类”和“理工类”,还应该继续划分级别,以高考数学分数为参照分为若干级,将学生编入相应的类、级。两类的教学内容不同,不同级的教学进度和难度要有区别。

  5. 教师的课程教学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习障碍生”学习积极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要改变以往一味地知识传授的现象,根据不同年级、专业的具体要求,将知识融入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们进入情境,在情境中投入情感,获得知识。如果有条件,学院应该分批派送年轻教师到单位工作、学习、培训将最新的知识带入课堂,避免教学与实践脱节,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虽然“学习障碍生”在学习上投入不足,但兴趣广泛,意志上脆弱,但好奇心强,因此要提高教学教育质量,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应该不惜时间和精力,以新颖的教学方式、温和赞赏的表情,充满鼓励的言语,帮助他们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保持学习的信心。

  6.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工作队伍,加强“学习障碍生”的心理援助。

  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尤其是“学习障碍生”的特殊性,独立学院必须要有一批方向坚定,工作责任感强烈,又热爱学生工作的稳定的专职辅导员,作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独立学院尤其是辅导员流失比例很大的独立学院应该通过采取激励机制和改善辅导员待遇留住辅导员,使其能安心工作尽可能的减少辅导员的队伍的流动性。同时,要重视对学生工作队伍的培训,让这支队伍朝着“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这样能及时发现“学习障碍生”,第一时间给予其心理援助。

  7. 招生中明确专业报考条件及入校后的转专业限制。

  招生中应该明确专业报考条件,对于不适合文科学生学习的理工科专业不要让他们报考;学生入校后的转专业问题,这些独立必须严格把关,不适合文科学生学习的理工科专业建议最好不要让他们转,尽可能地避免学生因为转专业而学习跟不上的可能性。此外在招生、转专业各个环节加强对学生的指导。

  七、结论及展望
  个性化教育理论为独立学院“学习障碍生”培养提供了充足的理论依据,也给我们教育者、教育管理者很多启示和思考。个性化教育理论提出: “承认个性的差异性(或差别性)是教育教学中注重因材施教的认识前提;肯定个性的趋同特征,则是保证教育教学从总体上齐头并进的理论基础。所以教育学中的个性应该是兼顾差异与趋同的个性”的观点,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在对这类学生的培养上需要根据他们的特点对症下药,因材施教,积极转变观念,多给这些学生鼓励和关爱,通过对他们生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找回心里失去的东西,并对自己的人格进行反思,认识自己的力量和潜能,改变认知结构,形成完善人格,发展学习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要对他们充满信心,充分相信他们的每个人都有可以发展的智力潜力,要让每个人发挥出他们的智力强项,成为最优秀的自己。

  :

  [1] 刘献君.努力创建“个性化教育”办学特色.《文华》,2009年第2期

  [2] 崔瑞锋,钞秋玲.个性化教育:内涵及辨析.《教育科学(高等研究)》,2006年第4期

  [3] 韩雪,孔德为.试论个性与个性化教育.《考试·中考教师版》, 200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