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区域性少儿特色文献资源共享体系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8-14
论文摘要:通过对我国少儿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分析,指出了各地区少儿图书馆馆藏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少儿图书馆建设特色馆藏的必要性,以及特色文献资源共享体系的前景,并针对如何构建少儿特色文献资源共享体系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在少儿图书馆面向青少年和工作者服务的过程中,文献是首要的物质保障。少儿图书馆收藏的文献种类繁多,来源广泛,从婴幼儿早教读物到文学名著,横跨多个种类。这些文献为青少年的智力开发、素质教育以及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提供了重要依据。特色服务是少儿图书馆持久、深入发展的需要,而特色文献资源则是少儿图书馆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
1少儿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现状
1.1内容丰富,收藏全面
国内大部分少儿图书馆遵循“藏用并存,以用为主”的原则建设馆藏资源,只要与少儿有关的文献基本都会收藏。从而造成了城市和城市、馆与馆之间没有大区别,每个少儿图书馆不能够拥有自己特定的读者群。据调查,全国少儿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重复率已多达80%。
1.2重视纸质文献。轻视文献
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着重视成人图书馆,轻视少儿图书馆的现象。相比起成人图书馆,少儿图书馆的购书经费较少。于是为了追求馆藏数量,少儿图书馆大量购入纸质文献,对于价格昂贵的电子文献很少投入,关于少儿题材的网站也是凤毛麟角,更没有专项资金成为专业数据库网站的注册用户,从而忽略了青少年读者对机、知识的需求。
1.3采购趋于盲目,忽视了读者需求
我们都知道,少儿图书馆所面对的读者群体是16岁以下的青少年。这是个庞大而又层次分明的群体。0~3岁的孩子适合那些早期智力开发的亲子读物;3~6岁的读者适合那些拼音读物和故事画报;6—13岁的读者适合与他们教育程度相符的课外读物和益智故事书;13~16岁的读者阅读倾向比较广泛,已经可以独立选择书籍。相对应于几个层次的读者,少儿图书馆应该具备相应的馆藏。可是在缺乏专业分析和读者i曰查的情况下,很多图书馆要么追随市场方向,采购一些与热播电视剧相关的连环画、原著;要么采购过期的半价书籍、不同版本的名著,以增加入减数量,可这些文献很难满足多个层次读者的需要。
1.4没有充分利用本来就不充裕的资金
因为很多采编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对少儿文献的建设理论、少儿读物的出版不清楚,不懂得利用出版物和市场更新的时间差来采购,使得整个馆藏混乱、缺少章法。恰逢少儿出版物少的时候,图书馆的资金却没有及时到位,于足只能追求复本率;出版物多的时候,图书馆又恰好没有采购时间或采购经费,错失机会。
1.5生存艰难
某些地区政府认为少儿图书馆就是少年儿童文化阵地,只要有这个“实体”就可以了,并没意识到这个“软投资”将会带来的长远效益。没有投入,缺少规划,少儿图书馆只是个空架子,在文献资源建设上更是一张白纸。
2构建少儿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体系
化的高科技手段——互联网技术给了少儿图书馆一个良好的契机。用信息技术把各个图书馆的特色文献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由国家主导、统筹规划、统一标准,构建理想的少儿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共享体系势在必行。
2.1做好读者调查,因需定藏
调查各地区各个少儿图书馆同类文献的使用频率,了解各个地区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对文献的需求,尽量发挥地区的文献优势。
2.2实现业务管理的自动化
各馆文献管理自动化是实现资源共享的前提条件。特色文献的加丁、处理必须统一标准,使用统一版本的数据库软件,以便数据传输通畅。
2.3整合现有资源,建立全新模式
突破传统的观念,不再强调对文献的“拥有权”,打造让公众欢迎、社会肯定的特色品牌,摒弃“唯我”思想,立足于“传播”这一服务主旨。科学合理地规划特色文献资源建设。运用计算机通讯技术与信息处理技术搭建一个共享资源平台,任何机构、任何个人都可以进入少儿特色文献数据库。
2.4注重特色,避免平庸
所谓特色即是“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缺我全”。根据少儿成长的全方位需要,规划特色建设,避免信息重叠,每个馆追求“深度”,整个共享链才能有“广度”。如北京市少儿图书馆藏解放初期、“文革”前的报刊、连环画等都是非常珍贵的特色馆藏;广州少儿图书馆的出版文献、卡通读物、港台资料是其他馆无法比拟的;湖南少儿图书馆的书籍和专为少年儿童工作者使用的教参资料是其特色。不同地区的少儿图书馆各有其特色文献。如果能抛开地域障碍,让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读者都能享用这些资源,那么图书馆的办馆宗旨就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体现。
3加强法规建设,完善保障体系
3.1建立利益平衡机制
在文献资源共享的过程中,各馆在运行体制、馆藏基础、设备条件、经费来源方面存在差别,在缺乏利益平衡机制的情况下,有些图书馆必然会由于资源共享投入得不到应有回报而产生消极态度。我们应该正视这种不平衡,积极寻求有效途径,制定相应政策,在组织形式上给予保证,妥善解决思想观念和技术支持问题。比如,将付费签约用户分成几个等级:实力强、资金雄厚、资源丰富的大型少儿图书馆可称为最高级用户,这个级别的用户每天的下载量和对应的数据库的使用可不受限制;而规模小、资金有限的少儿图书馆可归纳为中级用户,每天可将其浏览和下载流量规定限制到一定比例;条件落后的小馆如果资金有限,可以只赋予浏览权,待资金条件允许后再赋予其下载权。如此一来,既保证了先进图书馆的资源共享收益,也使小型图书馆分享了整个特色文献数据库的资源。
3.2加强对文献所有权的保护
特色文献一旦进入共享体系,就会被大众普遍利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文献信息就将属于每个浏览过它们的人。因此,应防止珍贵资料在网上被盗用、滥用。这就需要有专门的法规来制约、监管文献信息的传播。除了法规制度以及伦理道德的手段外,我们也可采取必要的技术手段,如一些品牌MP3播放器的设计——通过特定的软件,每个用户、何时何地、用什么型号电脑、下载了哪些歌曲都会在歌曲发行商的数据库终端留有记录,以防止这些歌曲非法流通。我们在设计少儿图书馆特色文献数据库的时候,可以类似的设计,在每个客户端的检索入口设计程序,以记录下载过文献的用户号,过滤一些非法用户的使用权限。
3.3制定专门法规。保障健康
为了保证少儿文献资源共享体系持续稳定发展,各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律,以立法的形式对少儿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建设、共享的社会地位、经费保证各成员单位的权利、运行机制给出明确的规定。可以将少儿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共享体系的建立与图书馆等级评估联系在一起,在制度上予以保障。
综上所述,少儿图书馆若想在信息时代坚守自己的服务阵地,为少年儿童提供符合时代特点的服务,就必须在“特字上下足功夫。用健全、发达的共享体系,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一切有需求的读者。
上一篇:论新时期教师教育中的师德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