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后进生的心理特点及教育原则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8-14
【关键词】心理特点 教育原则后进生
后进生的教育转化,是班级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笔者认为,在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中,若要取得好的效果,应先弄清后进生的个性特点,然后因生施教,因人而异,采取合适的教育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一、后进生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逆反心理强
教师的批评、同学的歧视、家长的打骂,后进生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必然形成强烈的反抗心理。这种不良心理,对来自外界的善意的批评教育,也可能当作恶意,以敌视的态度对待,甚至有意与教师、家长唱反调,教育就进入一种死胡同,让人揪心。
2.厌学情绪浓
后进生由于学习成绩差,基础知识底子薄弱,因此接受能力不强,接纳新知识有很大的困难。因为自卑心理的缘故,一般不敢主动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学习就更加糟糕。此种情况,使他们对学习有一种恐惧、自暴自弃的不良思想。因此,上课不专心听,搞小动作,甚至溜出教室,或者经常逃学。
3.表现欲望强
后进生的内心深处也希望能得到老师、同学及家长的赏识。但是,教师及家长往往是将更多关切的目光投向优秀生。在正常情况下,后进生往往成为被忽视的群体,得不到应有的关注和肯定。因此有些后进生就从非正常渠道上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如搞恶作剧,甚至搞破坏、故意制造麻烦等,以达到引起老师和其他同学注意的目的。
4.性格孤僻
一些后进生,因常受到教师、父母及他人的指责、呵斥和长期的个人独处,逐渐形成内向孤僻的性格,不善与人交往,不轻易表露自己的心迹,对外界的事物缺少热情,对老师和家长的教育麻木不仁,逆来顺受,我行我素,偏激执拗。
后进生的上述个性特点,决定了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是一两天的事情,而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作为班主任,在实际工作中,要照顾后进生的上述心理特点,积极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
二、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应遵循的原则
1.以情感人原则
不管是何种性格特点的后进生,教师都应用父母般的爱去关怀、对待他们,这是后进生教育转化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首先,教师要与后进生建立起融洽的感情,消解他们对教师、家长教育的排斥心理。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就要以一颗诚心、爱心多与后进生交流、沟通,要善于倾听他们的心声,认真考虑他们的内心诉求;多与他们相处,少训斥,多鼓励,多肯定。其次,教师要少发号施令,遇事多共同商量;少罗列条条框框,多举些感人事例,使他们学有榜样;再次,教师要深入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家庭,对他们比较敏感的问题少提及或有策略地提及,尽量不伤及痛处,不揭伤疤,让他们觉得老师是他们值得信赖的好朋友。 2.家校结合原则
作为班主任,不仅要做好后进生在学校期间的工作,而且还要密切联系后进生的家庭,积极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争取家庭的配合,与家长协商教育他们的办法,共同教育好后进生。一是要加强家庭访问,讲求家访的针对性、实效性、性,不进行“告状式”的家访。二是争取家庭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对孩子既不溺爱,也不打压,发现问题主动及时与学校和班主任联系沟通;建立家长联系制度,可通过“联系卡”或定时通报等形式,与家长互通信息,及时掌握孩子的情况,以采取切实有效的教育措施。家校的密切配合,也是教育转化后进生是否成功的关键之一。作为班主任,要通过家访,及时向后进生家庭汇报其所取得的进步,与后进生及其家长分享快乐,对后进生是一种鼓舞激励,其所起的作用是难以估量的。
3.抑扬相济原则
就是在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中,要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褒贬结合。班主任要做他们学习、生活中的有心人,要善于在日常平凡的学习生活中,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和取得的进步,及时给予必要的表扬和鼓励。特别是要在适当时候,给予恰当的表现机会,使他们更容易获得成功,然后给予表扬肯定。对于他们的缺点或错误要给予恰如其分的批评,但不能把他们说得一无是处。这样会挫伤他们的自信心和进取心,会适得其反。这种原则,在对厌学情绪浓和逆反心理强的后进生施教尤为重要。
4.循序渐进原则
对后进生的目标要求,要做到难度适中,并不断调整。要求过低,则没有促进作用,要求过高,学生难于达到要求,则失去信心和动力。班主任应注意及时调整目标要求的难易程度,使他们呈阶梯式前进,让他们既有压力,又有动力,这样才会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后进生的不良思想或习惯,是长期养成的结果,由于受环境的干扰及习惯的影响,在转化过程中,出现反复是正常的,作为教师要理解他们,不能急躁、冒进,不能要求他们一下子就转变,不能因为出现反复而全盘否定,而要有耐心,要从微小处着手,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前进。
5.营造环境原则
本文所说的“环境”是指后进生学习、生活的环境,主要包括教师、同学、家长、校园、教室等因素,作为班主任,应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有利于后进生成长的环境。一是教育学生之间应互相关爱,特别是对后进生,要主动安排优秀生去关爱他、帮助他,教育其他学生不歧视、打击后进生,形成一个良好的、团结互助的班集体。其次,班主任要有意识地安排一些公益活动让后进生去做,给他们表现自我的机会,给他们掌声和喝彩。再次,要根据后进生的特长和爱好有意识地安排他们参加各种兴趣小组,使他们学有所长,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最后,要与家庭配合,消除家庭中不良的、消极的因素,如家庭成员间的经常争吵、家庭成员参与赌博等,应使后进生处于一种健康的氛围中,从而提高教育转化的效果。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后进生转化教育工作是一项十分繁杂而艰巨的工作,作为班主任,要在工作中,照顾到后进生的个性特点,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做后进生生活、学习上的亲密朋友,并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取得实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