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中实施数学“课题学习”的探索与尝试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8-14
【关键词】课题学习;探索与尝试
初中数学新课程中新增了“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这个领域反映了数学课程与数学改革的要求,也提供了学生进行一种实践性、探索性和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渠道。“课题学习”是“实践与综合应用”在第三学段的内容。“课题学习”的出发点是“提供或引导学生提出一些结合生活经验的,具有挑战性研究课题,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加深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认识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因此,如何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组织好这些内容的教学,同时在新教材的基础上,选择更多的内容,开展探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中学数学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什么是“课题学习”
数学“课题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帮助学生综合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内容的理解,体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
通过学生自主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和培养实践能力的课程。它可以弥补数学学科实践能力的不足,加强实践环节,重视数学思维的训练,促进学生兴趣、个性、特长等自主、和谐的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它提倡的是参与、探索、思考、实践的学习方式,正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2.“课题学习”的重要性
新课程改革完全改变了过去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主的单一课程结构,将实践活动作为课程的加强内容,让学生通过数学课题学习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笔者认为,新增“课题学习”内容,是根据我国的国情和教育现状,变“学数学”为“做数学”,与国际数学教学接轨,是一种全新的课程理念。开展数学课题学习,对于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面、促进思维的发展、培养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3.“课题学习”的步骤
“课题学习”一般可归纳为以下五个操作程序:
(1)教师向学生介绍课题内容;
(2)学生分组讨论,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
(3)分小组实施方案;
(4)小组讨论,探究结论,形成成果;
(5)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评价。
笔者对“课题学习”做了一些探索与与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笔者将华师版七年级下9.3节及以后的课题学习“图形的镶嵌”一起整合成“课题学习”:《实验探究多边形镶嵌的》,现结合该“课题学习”加以具体的描述,供大家。 《实验探究多边形镶嵌的》是在学生了解了三角形的相关概念,学习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和等相关知识的的基础上,安排的一个“课题学习”。因此师生经过讨论,一起制定了一个详细的课题学习计划;
4.“课题学习”后的反思
“课题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活动,在数学教学中进行“课题学习”的教学,就意味着教与学方法的改革。在“课题学习”后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要进行反思和,这样才会体会这次活动的过程与意义。有那些地方做的比较好,下次活动还能借鉴,那些地方不好需要改进。
4.1 从教师的角度,我们应注意这几点:
(1)“课题学习”计划制定应密切联系实际、综合运用知识、以探索为主线、形式多样化;
(2)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4)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5)突出合作交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进行交流,变“知识课堂”为“生活课堂”。
(6)出评价职能,强调过程性评价,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将“边参与、边应用、边体验、边评价”贯穿于整个过程之中。
(7)体现创造性地开发课程资源,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
(8)鼓励学生思考方法的多样化,体现活动的多样性、丰富性、互动性,形成“学数学、做数学”意识,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活动中。
4.2 从学生角度,为了促使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方法,我以“提问促反思”的方式提出以下问题:
(1)想一想,通过这节课的研究,你知道怎样进行问题探索吗?有哪些收获?
(2)你能回忆起我们整个探索过程的步骤吗?
(3)你能想到我们这个探索过程还有那些不足吗?
4.3 从教学设计角度反思:
这是一节实验探究课,依照新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具体内容,将其设计成几个活动。在活动的设计中,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经验出发,为学生创设了丰富的亲身经历、体验知识发生、过程、获取数学知识的活动情境。
5.结束语
“课题学习”是初中数学新课程中一个全新的内容。如何理解和把握这个领域,对于推动数学课程的发展和数学教学的改革都是非常重要的。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作为第一线的教师应不断更新观念,在实施“课题学习”中多做一些探索和尝试。
上一篇:电视媒体对青少年绿色教育影响研究
下一篇:浅谈班主任的德育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