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高三化学总复习的关键
摘要:高三化学复习课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在复习各环节是否做到有针对性。本文从五个方面对此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针对性;化学复习;关键
作者简介:温荣贵,任教于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江北高级中学。
高三化学总复习怎样做,自从高考考化学开始就有人在研究,虽是老生常谈,但笔者在理科综合背景下通过多年高三教学中体会到复习应在全面中讲求重点,在重点中突破难点,其中最关键就在于做有针对性地复习,归纳出以下几点是笔者个人的体会供同行:
针对性一:研究试题、提取信息、找准方向
1.研究高考化学试题的稳定性确定复习的重点:回顾近十年高考试题,不难看出它的特点是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新中求活,但稳定是主体,主干知识、重点知识依然重点考察,把握其连续性、稳定性,从中不难看出试卷结构、试题类型、考查方式、考察重心、能力要求的稳定,虽然2009年全国一卷试题由原来31题改为34题,实际上仅仅增加试卷长度、增加试题数目、降低分值,其本质未改变。若在复习中运用高考题,或与其相似试题为例题、为练习使学生适应了高考考察方式、考查重点、命题角度,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研究高考化学试题的变化性把握复习的前瞻:回顾近五年各省市命题的变化,复习中重点研究上海卷、江苏卷,不难看出考察角度越来越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在复习中不是单一讲这些试题而是找出它与课本知识结合点,感受考察的新动向,研究以课本知识为载体、为落脚点,还会怎样考察,挖掘课本知识与能力结合点这样使学生在处理高考新题时会胸有成竹。
3.研究高考化学试题趋向寻找命题走向:从各省市多年试题不难看出有总的,多年考察重要知识点、考察方式、考察角度的空白下几年考察几率越来越大,比如说:化学在2007以及2007年以前陕西理科综合科考察一直是轻描淡写,但2008年全国一卷却描上重重的一笔,而2009年的全国一卷化学计算也未少考,有两个选择型计算题、第二卷27题和29题都考查了计算,这说明化学计算的考察在近几年有所增加。我们不提倡对试题具体猜压,但命题方向可以做大胆猜想,这对做针对性复习有一定指导意义的,应对高考有四两拨千斤之效果。
针对性二:依托大纲、抓好课本、把握复习深广度
1.题在课外,根在课本:高考试题万变不离其宗,追根源于课本,是从课本知识点、能力考查点衍生而来,知识要求体现课本内容,大凡化学成绩不好的,肯定是课本知识不熟、不准,必须引导学生精读教材、字斟句酌。另外全国许多省市今年高考恰是新课标与旧教材接替年,新课标在内容上的调整是由充分理由的,笔者认为这也是近几年高考一个方向所在,如实验比重大、知识传授重方法、增加了新科技、化学史,在近几年复习中注意新教材这些变化是有利于把握复习方向、复习深广度,增强了复习针对性。
2.两个大纲、命题依据:《教学大纲》、《考试大纲》(考试说明)是高考的指挥棒,特别是《考试说明》传出考试目标、考试范围、命题指导思想、题型比例、题目难易比例、组卷原则等重要信息,认真研究“两纲”就把握了高考命脉,但是有人说考试说明每年出来的迟,这样不是太晚了你如何去把握。我们想想考试说明是依据教学大纲而编写,它没变考试说明理所当然是稳定的,因而下一年可以依据上一年考试说明(如2009年是可以依据2008年考试说明)进行复习,当然等待新的考试说明出炉后再对复习方向作以调整这样可以大大增加复习效率。
针对性三:摆正关系、用好资料、寻求实效
1.处理好教材与复习资料的关系:在复习中不以资料代替教材,但也不仅是课本复习简单的重复,应精选一本资料作为主要书,在复习中把握复习资料为课本复习做好服务的目标,把资料中问题在课本中找落实点,多年来高考质量分析表明学生答卷失误其根本原因恰是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缺失或偏差,复习从试题中找出课本知识支撑点、延伸点,驾驭教材和资料是非常有利于学生对双基的掌握和消化。
2.重视基础与能力的关系:能力是建立在基础之上的,基础不牢能力成为海市蜃楼。所以,复习中尤其不能对优秀学生只讲难题只练难题,况且不仅仅只有难题才能体现能力,复习中应全面系统梳理五大块基础知识,规范语言、规范表达适当讲练点综合性强试题,使基础、能力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3.正确对待学科内与学科外的关系:化学科的考察主要是以理科综合形式命题,虽然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物理、生物等领域考察有体现,但学科内拼盘依然是高考命题的主流、主干知识考察是主体,即便考察这些领域它依然是这些领域最常识性知识,虽然材料在课外但落脚点依然在课本内,在复习中以化学学科为主干向其他领域略有延伸和扩展,切不可抓了芝麻丢了西瓜,即便是新教材也是如此。。
4.注意习题量与效果的关系:复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在问题中学在学中发现问题,练习是提高能力重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适当的练习是保证质量的前提,但跳入“题海”只能事倍功半。在复习中把握知识重点、难点,找针对性的练习,在练习中思考,在测试后反思,特别是单元测试、月考、统考,试后回头看一看、想一想,自己哪些地方知识不熟练哪些地方能力不到位,而且每隔一段时间要,哪些毛病已“痊愈”哪些“顽疾”还未除,哪些是新犯的“毛病”,教师在复习中这样不断指导学生消除复习中难点、疑点,从而使弥补有针对性、实效性,决不可让学生一做了之,应多思、善想提高能力。
针对性四:重视实验复习、融会贯通、提升学科能力
实验复习是各地化学复习难点、疏忽点,尤其是在普通中学更是这样,仅仅是将实验内容依照资料讲述一遍,然后做一做练习、讲一讲练习就草草收场,这仅仅只是停留在复习的表面,没挖掘实验内涵,很难适应高考考察要求。实验考察实质是元素及其化合物、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等知识点实际应用能力的考察,在复习中应明确大纲对实验考察的要求、明确高考实验试题的特点是装置基于课本又不同于课本,也就是原理在课内、形式在课外,考察问题情景新、看似容易得分难,考察内容上为方程式书写、实验步骤、说明原因、方案评价、方案设计、现象描述、数据记录处理,所以要对课本每一个学生实验、演示实验原理、步骤、操作、装置做以归纳、延伸、拓展、改造、综合,重视异常现象解释和探究,同时重视不同实验类型的不同考察侧重点,如中和热测定重装置要点、气体气密性检查重原理要点、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测定重步骤要点、物质性质实验重现象要点、制备实验重方案设计、平衡速率实验重理论研究等,在常见教材实验的原理剖析、步骤的规范性、操作的准确性、结论的性等方面下功夫。指导学生在复习所有学生实验、演示实验时多问为什么?是否用其他可以代替,把动脑与动手相结合,把按原理设计与安全操作结合,掌握一套多用、一仪多用,同时学会正确简练表述现象、过程、结论,重视探究性、开放性试验的训练。
针对性五:搜集新信息、把握新动向、敏锐洞察、集众人智慧
在进行完第一二论复习之后各地模拟试题铺天盖地而来,我们应该在此时开始随时有步骤地看看各地模拟题是怎样命的,有多少值得自己借鉴、又有多少新命题角度,取众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尤其在最后来依据获取的信息从组几套模拟题进行查漏补缺似的考查学生,这样借他人之力移它山之石定有事半功倍之效。因为全国各地都在不惜余力研究每年高考会怎样考、可能不会怎样考、估计会从哪个角度考察这些知识点,都有一些新构思、新猜想、新观点。
总之,化学总复习要为高考做好精神、知识两方面的准备,复习要结合实际、明确目标、计划、讲求方法、突出重点、覆盖全面、突破难点、解决关键、注重落实就一定能取得满意效果。
Abstract: The effect of chemistry review in grade three of senior high school depends on whether review has direction. This paper expounds its direction of chemistry review in grade three of senior high school.
Key words: direction; chemistry review; decisive fac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