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语文学科作业“弹性化”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王贵珍 时间:2010-08-17
  各国许多家普遍认为,学生之间在智力和能力等各方面客观上确实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同样一些学习内容,不同学生掌握的快慢不一。因此,对于学生各自的作业要求也就不能“一刀切”。
  然而,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业已推向深入的今天,仍有不少教育者只从学生的“平均情况”出发,施以千篇一律的教育和千人一面的作业,有的地方甚至提出同一年级同一学科教学进度、教学内容、作业等必须一致,有的老师甚至生硬限制学生必须在什么时间完成等等,不切实际地强求学生齐头并进。其结果使能力弱的学生得不到“殊遇”,产生抄袭作业或马虎了事等不良倾向,从而导致厌学、辍学;而能力强的学生,又得不到充分的空间,学习只能停留在中等水平上。这种作业方式是与新课程改革背道而驰的,不利于新型人才的培养。
  美国多年前早就流行教育的“弹性制”。目前,我国教育也悄然刮起“弹性风”,如“弹性学分制”等。特级教师洪宗礼在《新教材,新在哪里?》的报告中也特别提出了“弹性观念”。笔者认为,为了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作业弹性化”不失为一种良好的作业理念。
  所谓弹性,是事物可多可少、可大可小的伸缩性。学科作业的“弹性化”是让学生根据自身掌握知识、拥有技能程度等特点,在老师引导下的自主作业理念。笔者认为,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语文学科作业的弹性化显得尤为重要。新编苏教版语文教材在“思索•质疑”、“讨论•研究”、“思考•交流”、“写作•活动”等栏目中都注入了弹性的“血液”。新教材中的的“趣味汉语”、“趣味语法”、“广告多棱镜”、“民俗研究”等教学内容,如果能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积累“弹性”地去完成相应的作业,我认为,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笔者认为,语文学科作业的“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作业量的弹性。量的弹性主要指作业的整体内容、单位内容遍数等的多少。这是针对“题海战”、“疲劳战”等而提出来的,以、实事求是地“减负”,避免机械、枯燥的重复,从根本上提高作业的效率和质量。特级教师戈致中就曾指出,学生作业抄写词语不要硬性规定,内容、遍数不要统一要求。如:请将课文中你认为易写错、易忘的生字词抄写2-7遍;又如:在教学《渭城曲》时,可以让学生再写出2句以上含“雨”字的诗句。   2、作业形式的弹性。“语文学习无处不有、无时不有”,“三维结合”成为新教材的呈现方式。形式的弹性是指语文作业可以是书面的、口头的,可以是单独完成、合作完成的,可以是阅读、写日记、听广播、看影视、搞调研等,形式不拘一格。如:教学《沁园春•雪》时,可以让学生摘录描绘雪的古诗词句、精彩语段、歌词等;在教学《俭以养德》时,可以让学生摘录反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重视节俭的成语、谚语、格言、诗句、故事等;在做“话题作文”时,往往要求学生角度自选、题目自拟、文体自定。这有利于学生进行跨学科的综合性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3、作业难度的弹性。这是指让不同学生选择不同的难度,这就犹如跳高运动员比赛时选择不同的起跳高度一样。如:北京海淀区中考第30题,让考生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所批。又如:在教学《统筹方法》时,可让学生自行设计应用实例两则,有的学生可能从时间安排上,有的学生很可能从建筑工种的协调上,也有的同学可能从节能、原材料的高效利用上等方面考虑设计方案。显然,各自的难度、深度、广度会因人而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大部分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达到基本教学目标,又可以激励一部分学生扩大知识面,超越课堂、超越教师、超越教材,提出富有挑战性、创造性的问题。
  4、作业完成时间的弹性。这是让基础、能力弱一些的同学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一定的作业,以克服硬性规定完成时间而导致抄袭作业等不良现象的产生。当然,这不等于去容忍学生拖沓、懒散的不良习气。我们所说的作业“弹性化”是在学生尽力而为情况下的有限的弹性。
  5、作业完成质量及批改的弹性。“语文是模糊的,是科学的模糊”(洪宗礼语),语文教学不能求同、求均。对学生的作业,教师要多一些鼓励、多一些宽容,对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要有性的评价和开放性的评价,多提供几把尺子,多关注其个性需要,多保护其自尊、自信,以促进其发展。值得一提的是,教师还必须在弹性批改的基础上,加强作业的反馈、交流、引导,这将有助于学生的主动性的深化挖掘和“再作业”。
  当然,弹性与定性是相对的。作业弹性大了,会让学生无所适从;弹性小了,则会限制学生的自由。也就是说弹性化的语文作业不等于放手不管,也要有适当的限制,这就犹如我们放风筝,手中的线不能断。因此,教师要善于把握这根“线”——弹性的“度”,力争做到放收自如,游刃有余。
  “语文是永远读不完的百科全书”,笔者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语文学科作业的弹性化,能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使作业变成学生的“自助餐”,能充分体现语文教学民主与人本精神,培养学生探究、自主、合作学习,克服死板的清规戒律,把作业的外延扩展到生活领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真正实现减负与提高质量的对立同一,提高学习效率。以作业巩固、扩展所学的内容,以作业激发学习的兴趣,以作业享受学习的乐趣。
  让我们期待语文学科作业的“弹性化”为基础新课程改革添砖加瓦吧!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