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英语多元化阅读教学
【摘要 】阅读的过程是对语言的认知过程,阅读有助于巩固和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初中如何进行多元化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适应多元化的阅读理解试题乃当今英语教师的责任。
【关键词】多元化 阅读理解 教学模式
【前言】 《英语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五级)阅读技能的培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和可能的结局;能读懂常见体裁的阅读材料;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能利用字典等工具书进行学习;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学科渗透”“综合素质”等字眼是近年来中考的热点。阅读理解材料也趋向了多元化——题材有故事、新闻报道、热点讨论、医药说明以及节目预告等;内容包涵了英语国家的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等;命题既注重语言知识和技能,又侧重学生的学习策略、情感和态度等相关因素。
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对英语阅读教学的理解比较狭隘,把教学囿于“文本课程”的小天地里。教学过程中往往重知识点的分析而轻语篇的整体理解;重阅读的结果而轻过程的指导;重文本信息的捕捉而轻文化背景的渗透;重教师的主导而轻学生的主体等等。这些弊端导致了学生普遍存在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弱的现象,因而磨损了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也更使我们的英语课堂失去了许多的激情和精彩。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进行多元化英语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以适应多元化的阅读理解试题,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获取最多的信息呢?
一、 什么是多元化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是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手段,它有助于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阅读理论认为,阅读过程包括语言、心理、文化三个方面。一个完整的阅读过程大致分为“感知(字词句篇)—— 理解(从形式到内容,再从内容到形式)—— 评价(看法或鉴赏)—— 创造(独特见解或新的发现)”四个阶段。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英语阅读教学的根本任务不仅要完成传统阅读教学中的传授语言知识、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任务,而且要深化文章的内涵和拓展课文的外延,把课文的空间范围延伸、拓展到社会、生活中相关的人和事,教会学生锻炼技能、认识社会,培养学生自信、自强、自立的品格,发展和完善学生的个性。
因此,所谓“多元化”的英语阅读教学,主要表现阅读教学的目标、策略、资源、过程以及评价等方面多向的和动态的意义建构,具体如下:
1、目标多元化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确立多元化的阅读教学目标,不仅要提高学生适应各类语体、文体的阅读能力(直接目标);还要磨砺和开发学生智力中的阅读思维加工能力(间接目标);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潜在目标)。
2、策略立体化
阅读的策略要以能力训练为中心展开教学,以阅读智能为主干,以阅读知识为先导,以阅读情趣为动力,三者组成一个立体的开放结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训练学生的阅读感知力、阅读理解力和阅读鉴赏力,而且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迁移能力和阅读再造力。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各种阅读技巧如略读、扫读、跳读等帮助理解文章的主旨,更应关注并介入学生的阅读过程,对学生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等加以分析、指导和调控,把阅读的人文精神渗透到阅读能力训练中,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3、资源多样化
注重阅读资源的立体开发和充分整合,是提高阅读教学效果的必然。修订版JEFC的阅读材料在语言学习的交际性和时效性上已经有所改进,但仅靠课本和练习册上的阅读材料难以完成《英语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英语五级15万字的阅读量,更难以满足学生发展英语阅读能力的需求。为此,教师应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知识水平,对教材的语篇资源展开外延性拓展,即以课本为轴心,开辟课外和校外阅读的立体课堂。例如,可补充些英语读物,鼓励学生订阅像《英语辅导报》、《英语周报》、《英语画刊》、《学英语》等书报杂志;可鼓励有条件的学生充分利用学校和家庭的电脑上网阅读英语新闻或其他语言材料。教学过程中可引入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扩充和渗透,利用各类资源,设计各种任务,创设真实情景,扩大阅读容量,把语言和文化相结合,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在进一步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和风土人情的同时,也能激发英语学习的兴趣,享受多样的赏读情趣,提高综合阅读理解的能力。
4、活动开放化
根据现代阅读理论和《英语课程标准》的观点,阅读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立体对话的过程。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个体发展,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鼓励“见仁见智”。把阅读归还给学生,把课堂归还给学生。教学时提倡“提问式阅读”、“讨论式阅读”和“合作式阅读”,实行“师与生,生与生”的多向交流,在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中,让学生学会怎样与他人合作、用什么方式阅读或表达、通过什么途径去收集有价值的信息和资料等。
5、过程任务化
“以问题推动学习,以任务贯穿课堂”是教师进行阅读教学设计时应牢牢把握的一条守则。新课程标准建议英语课堂要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依据教材内容和认知,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关注学生的兴趣,考虑学生的智力水平和个体差异,把握好问题的深度、广度、跨度,尤其是难度。
6、评价互动化
“立足过程,促进发展”是新课程标准的评价原则。评价标准和评价手段是英语阅读教学成败的关键。
教师在制定评价标准时,要重结果又重过程,重认知又重情感,重阅读的准确性又重阅读的创造性等。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既要关心学生看懂了多少,还要关注学生在阅读中所取的学习态度是否积极,对异国文化是否有合理的取舍,在阅读过程中是否能和同伴探讨问题,对阅读材料的反馈能否表现出正确的价值观等等。
二、多元化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建构和实践
鉴于英语阅读教学过程是一个多层次、多要素构成的整体系统,由教师、学生和教学手段、媒体构成的动态过程,因此,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设计很有必要。模式的建构主要受到两个因素的制约:一是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英语交际的需要;二是教学条件,包括学习者的知识结构的不同等。因此处理不同体裁、不同难易程度的阅读材料,应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
1、基础性阅读模式——语篇整体教学
该模式遵循“着眼教材,重视整体,逐步推进”的原则,充分利用课文提供的语言材料,指导学生先整体感知,表层理解,再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加大力度,循环加深,最后整体推进,深层理解,真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具体操作见下表:
过 程 教学目的 主要教学活动及任务建议
阅读准备 引出话题,激发兴趣 明确要求,布置任务
熟悉话题,预测词汇(用图示、读标题猜意、介绍背景知识等形式为学生阅读做准备)
阅读过程 技巧训练,整体把握 整体粗读,领略大意(训练略读、找读、跳读等技巧)
分段细读,注意细节(根据所读内容判断真伪、画图、标图、连线、填表、排序、补全信息等)
整体重读,深层理解,掌握语言结构
阅读输出 活化教材,创造思维 复述所读内容
改编所读内容,进行角色扮演
针对材料中的某个热点问题展开讨论、辩论等
写摘要、改写或为文章续尾等
该模式在目前的英语阅读课堂中较为常见,模式流程清晰,可操作性强,它注重开展多种生动活泼的活动来挖掘教材中的含有跨文化背景知识和社会内容的语言现象,特别适合基础阅读教学。
2、 拓展性阅读模式
该模式遵循“指导、激发兴趣、学会读书”的原则,使阅读走出教室、走出课本,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认识基础设计多层次的问题,满足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的多元需要。鼓励学生提出追问性的问题,师生在相互参与、探究和交流中共同开发课程。阅读的资源可以包括报刊、杂志、有声读物(Video tapes)和视听读物(VCD)等材料。开设英语拓展阅读,增大阅读视角,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模式如下:
过 程 任务 具 体 要 求
课 前 广泛阅读 要求学生根据课前布置的任务查阅、收集有关资料。
课 中
深入阅读 要求学生利用作者所传递的信息,凭借自己的社会背景知识及生活经验进一步理解、吸收、归纳、推理读物中没有明确表述的“弦外之音”。
展示反思 要求学生充分吸收阅读信息,并利用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判断文章的价值,同时也获得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课 后 协作作业 通过大量的有关练习,扩大词汇量和知识面,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学会认识社会,认识人生,培养可持续的能力。
现以初中JEFC第三册《English is widely used》为例简述模式的操作:
该课通过几组数字,几个问题来证明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笔者设计时没有完全把教学重点缠绕在语言知识及课本内容中,而是适当对阅读材料作了扩充和迁移。
a. Pre-reading课前:收集资料,了解世界上有多少种语言。关键词:“Chinese、French、Russian、Japanese、German等等”每种语言有多少人把它当作第一语言来说。把这些材料整理成文字的形式。
b. While-reading 课中:拓展思维,发掘潜力
① 粗读并回答书后问题理解文章大意。
② 选取文章中自己认为最说明问题的事例,找出关键词,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并说明“Why are more and more people in China interested in learning English?”
③ 难点释疑。把阅读时难以理解的短语及句型结构划出,在小组内讨论解决,共性的难点可咨询老师。
④ 小组交流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并推荐好的材料在班里共享。
c. After-reading 课后:阅读延伸
① Reading : Choose any that you like and try to choose more if possible. (提供How Marx learned English,拓展阅读面。)
② Reflecting: Do you think English is one of the world’s most important languages? How will you try your best to study English well?
三 、思考
阅读是一个长期的、日积月累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决不是一节课,一个学期就能够完成。上述二种阅读教学模式各有特点,比如基础性的阅读模式立足课堂,拓展性的模式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它们都打破了传统的“接受式阅读”的思维定势,不同程度地优化了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树立了以学生的持续发展为根本的阅读教学理念。
任何教学模式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课堂教学异常复杂多变。因而,课堂教学决不能“模式化”。所谓“教无定法”无“招”胜有“招”,学习和尝试某种模式,最终是要打破和超越固有模式,发展、组合和建构新的模式。因此,笔者提倡“多元化”的英语阅读教学,也就是说要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条件和环境,灵活而开放地选取教学模式,并在教学实践中对各类模式不断地发展和“进化”,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教学风格。
:
1、《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黄子成:《中学英语教学建模》 (广西出版社)
3、朱惠芳:《研读〈英语课程标准〉 调整阅读教学策略》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3.9)
4、张必隐:《阅读心》,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