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未知 时间:2010-08-19

摘要:成功有效的教学应该改变单纯“为语言而学语言”的课堂教学模式,应向语言知识教学与文化内容传授相结合的方向转变。英语教师要重视文化导入,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本文联系笔者自己的英语教学实践,从多个方面对文化导入的课堂教学策略作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英语教学  文化导入  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课堂教学策略

上海市教委最新制订的《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注意导入英语国家的文化内容,让学生具备接受外来文化的意识,了解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尊重异国文化并善于学习外国的优秀文化。”

在美国,一位留学生因听不懂美国人的口语“Freeze!”而被枪杀。“Freeze!” 意为“站住”、“不许动”,在美国是尽人皆知的日常用语。想必这位留学生学过“Freeze”的基本含义“冰冻”、“结冰”,但由于不了解该词在美国的文化含义,以至于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个惨痛的教训很值得我们深思:如果这位留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了解得多些,就不会遭受这样的不幸了。

由此我们得到启示:在英语教学中光传授语言知识是不够的,必须重视文化导入,提高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目前在许多外语教学领域,也包括我们中专,在这方面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教学大纲和《教参》也缺乏具体的指导和要求。

我在近几年的中专英语教学实践中,经过探索和尝试,认为在教学中导入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不但切实可行,而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本文拟从文化导入的课堂教学策略这一角度, 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以下分别从词汇、听说、课文、语法教学四个方面,论述中专英语文化导入的课堂教学策略:

一、揭示词汇的文化内涵

词汇教学的难点并不在于词汇的读音、本义,而在于词汇中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介绍,让学生了解英语词汇在许多方面与汉语词汇存在着不对应现象。

如:词义的联想和文化意象差异具体反映在词汇的比喻与联想意义的不对应上。要让学生了解:这是由于不同的民族环境、社会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不同而造成的。在这类词语中,尤以表达动物的词最具有代表性。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抓住时机向学生介绍有关“dog”这个词的文化含义。我班有位学生在一家大公司的面试中被录用,获得了去该公司实习的机会。在课上,我对他说:“You are a lucky dog.” 他流露出不快的表情,其他学生也感到不解。学生的这种反应是意料之中的,因为他们都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影响,汉语里有 “狗急跳墙”、“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狗腿子”等贬义词来表达人们对狗憎恶的情感,难怪学生误解。教师有必要向学生解释:在西方文化中, 狗以它的忠实赢得了人们的青睐,它在英语国家里身价百倍,人们把它当作宠物,狗被称为“man's best friend”(人类最好的朋友)。狗的形象是正面的,与狗有关的词语也是褒义的,或是中性的。在英语中,常用狗来比喻普通人的生活和行为, 习语 “a lucky dog”意为“幸运儿”。听到这里,那位同学才释然。我还补充了其他一些短语和句子,让学生仔细体会其含义。如:top dog(重要的人)、my old dog(我的老朋友)、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Every dog has his day(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时候)等等。在教学中还要教给学生这些词、句经常使用的场合,使学生会正确使用。在以后的课上,我又有意识地提到“a lucky dog”, 再看学生的反应,他们再也不会理解成“幸运狗”了。遇到有同学交好运时,也会来上一句:“You're a lucky dog.”

此外,词语的文化内涵不同导致词汇空缺现象,词汇的语义和文化内涵的不等值主要表现在概念意义、内涵意义和搭配意义上,教师都可以在教学中适时向学生介绍,培养学生正确、恰当地使用英语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交际。

二、创设听说的文化语境

在听说教学中发现,学生最容易出现语用错误,即在交际中,由于说话方式不妥,或不符合表达的习惯,或说得不合时宜,说话人未能按照英美人的社会风俗习惯来交谈所造成的失误。语用错误是缺乏了解英语文化知识导致的交际障碍。因此在教学中,除了要让学生记住相关的交际用语,还要帮助学生归纳日常口语交际中存在的文化因素,使学生懂得交际规则。

1. 掌握英格兰民族的礼貌语言和互尊互让、平等待人的文化心理

英语中充满了 Thank you; Please;Excuse me 这类礼貌语言。表示拒绝时,要说 I'm afraid;Sorry;Thank you all the same. 他们不喜欢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很少说You should do sth ..., 而代之以委婉用语,如 Would you mind doing sth ...? Would it bother you if ...? Would you please do sth ...? Shall I ...? I'd appreciate it if you could .... 等等。在表达建议时很少用祈使句,而用 you'd better do ...; You might as well do ...; Perhaps we could ...; Let's ..., shall we? How about doing ...? Why not do ...? 主动提供帮助时用:Would you like me to ...? Shall I do ...? 等等,我要求学生牢牢把握“礼貌”这一原则,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容易掌握与英语国家人士交谈的规则。

2. 掌握英格兰民族的谈话禁忌和互不干涉、尊重他人的文化修养

英美国家人士对问及年龄、婚姻、收入比较反感,认为这些涉及个人隐私。为了便于学生记忆,可以将谈话禁忌归纳为四个词: I, WARM, where, meal。其中I代表 income,第二个词中 W 代表 weight, A 代表 age, R 代表 religion, M 代表 marriage。由此引出“七不问”:不问对方收入、不问体重、不问年龄、不问宗教信仰、不问婚姻状况、不问“去哪儿”、不问“吃了吗”。我要求学生牢记谈话禁忌的“四个词”,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容易掌握与英语国家人士交谈的禁忌。

语言学家克鲁姆指出:“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在课内创造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运用自己学到的语言材料。”教师还应在课堂上设置不同的语境,灵活选用适当的训练方法,引导学生将文化因素放到有意义的交际场合中使用,鼓励学生进行各种听说训练,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以下举例说明几种文化语境的设置:

 

1. 角色表演

例:学过有关介绍上海巨大变化的对话(《中专》第二册第三单元)之后,我将上海的一些标志性建筑:东方明珠塔、上海大剧院、豫园、南浦大桥、外滩,画成一幅示意图,让学生分别扮演初次见面的美国游客和导游,进行情景对话。为此,我设置了如下对话情景:

Suppose Student A is an American tourist, who is now in Shanghai for sightseeing. Student B is a Chinese tour guide. They are talking about the scenic spots in Shanghai. Please make up a dialogue between them.

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来进行跨文化交流,引导学生遵循英语交际的基本礼仪,要求学生在听说过程中注意使用礼貌用语和避免谈话禁忌,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感受到不同的交际氛围和文化氛围。

2. 单项或多项选择填空

这类练习是针对学生经常出现的社交语用错误而设置的。

例: A: A lovely day, isn't it?

B: _________________

a. No. It isn't.

b. Isn't it lovely?

c. Maybe you're right.

d. Thank you. It is.

要让学生了解:讨论天气是与西方人交谈的一个合适的话题,但教师更要提醒学生注意一个原则:不能反驳谈论者。如果对方说:A lovely day, isn't it? 即使天气阴沉,即将下雨,你也不能反驳说:No, it's awful. 或说:It's a terrible day. 只能顺着说:Yes, it's really lovely. 或 Isn't it lovely? 故 b 为正确选项。

在教学中教师要始终把听说训练放到文化教学的大背景中进行,使学生在与对方的交流中,根据话题、语境、文化背景表达出得体、恰当的话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在2006年1月上海市举行的《通用英语口语300句》课程的统考中,我校04级有29个班级参加,我教的两个班级合格率为81%和79.6%, 分别超过了校平均合格率29和27个百分点,名列第一、二名,受到了学校领导的表扬和肯定。
三、挖掘课文的文化信息

英语教材选材广泛,内容丰富,不少课文涉及英语国家典型的文化背景知识。在课文教学中,我们不但要让学生把握文章的内容主旨,学习语言知识,提高语言技能,还要引导学生随时随地地挖掘其中的文化信息,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讲授“Different Ideas about Food and Drink” 一课(《中专英语》第三册第五单元)时,可引导学生自己来对比中西方在饮食方面的差异。根据课文内容,学生不难获得以下信息:中国人喜食鸡肉、鱼和海鲜,美国人爱吃牛排;茶在中国和英国都是 the national drink (举国饮用的饮料),但英国人喜欢在茶里加糖、牛奶或柠檬。接着我提问学生:“‘红茶’英语怎么说?” 学生都不假思索地答道:“red tea”。我告诉学生“black tea”才是正确的,学生都感到不可思议。我作了解释:由于中国人和英国人着眼点不同,同是茶,我们中国人注意的是茶水的颜色,故称“红茶”;而英国人注意到茶叶本身的颜色是黑的,故称“black tea”。词与词之间的搭配往往是约定俗成的,不能完全用母语的搭配套用到英语学习中。此外,要向学生说明,英语中“tea” 的词义与“茶”并不完全对应,除了指“茶”,还可指“茶点”。 如:“a huge tea”意为“丰盛的茶点”。我还布置学生阅读本单元的阅读材料,让学生从中了解英国人饮茶的和习惯,尤其要求学生读懂其中的一段话:“If you are cold, tea will warm you;if you are heated, it will cool you;if you are depressed, it will cheer you;if you are excited, it will calm you.”英国人对茶的情有独钟由此可见一斑,茶已经成了英国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

这样的文化背景知识介绍,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是很肤浅地停留在课文所提供的那点信息,而是向他们开启了一扇了解茶文化的窗口,比单纯地讲解课文内容有趣生动,因而更能吸引学生听课的兴趣。

教材里还有很多值得挖掘的文化信息,如:西方节日习俗、中西方对待老人的不同态度、西方人探索奥秘的精神等等,在学习有关课文时,除了运用“对比法”、多媒体手段以外,还可以采取让学生讨论或上网查找资料等方法,逐一让学生了解。同时,通过这些方法也培养了学生有意识地运用文化背景知识的能力。实践证明,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越丰富,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就越强,学习英语的信心也就越足。

四、体会语法的文化影响

语法是语言的结构方式,它揭示了连字成词、组词成句、句合成篇的基本规律。文化背景不同,语言的表达方式各异。

我在教学中发现,学生易犯 chinglish(中国式英语)的错误,这在做中译英时表现得尤为明显。如要表达:“他是我父亲的一个朋友”,容易受汉语的影响,说成:“He's my father's a friend.”的学生仍大有人在。有些学生虽然知道应该说:“He's a friend of my father's”,却并不理解为什么my father后还要加“'s”,因为学生认为“of”结构已经表示了所有关系。究其原因,这与学生不了解英汉思维习惯上的文化差异有关。因此一定要让学生了解: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在其著作《译意》(Translating Meaning)一书中,认为“就汉语和英语而言,也许在语言学中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意合与形合的对比。”即英语的从属关系往往通过连词 if,because,when,although,so that 等词表达出来,而汉语主要是通过句子之间的内部逻辑关系表达出来。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这种思维习惯上的文化差异,使学生体会其对语言表达方式的影响,我举了两例:英国著名诗人雪莱在《西风颂》里的名句:“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一看到if, 两句的语法关系便了然于胸。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教授在谈到“汉语往往是一种‘意合法’”时,曾举一例说明:“《红楼梦》中贾宝玉对林黛玉说的一句话‘你死了,我做和尚。’句中未加‘如果’二字,但含义却在其中了。”这样举例之后,学生就容易理解了。然后我再对“He's a friend of my father's”作进一步的分析:英语注重运用各种连接手段达到句子结构和逻辑上的完美,双重所有格准确地体现了“他”与“我父亲的朋友们”之间的部分关系。至此,学生彻底理解了。可见,从文化的角度来诠释语法现象,学生容易接受,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单纯讲解语法,必然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挫伤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综前所述,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还应导入相应国家的文化,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对语言的影响。美国外语教学专家 Winston Brembeck 说:“采用只教语言不教文化的教学法,只能培养出语言流利的大傻瓜。”英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文化对语言学习的重要性,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学好英语,享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并且在交际中正确使用英语。

1.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上海市委员会,2006 年;

2.陈定安,英汉比较与翻译[M],第1版,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年;

3.杨自俭,英汉语比较与翻译[M],第1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