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综合阅读教学模式的探究
阅读是获取知识的主要手段,是学习外语时的主要输入方式之一,也是在第一语言环境中学习第二语言或外语与获取国外信息的主要途径。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高中英语课程应根据高中学生的特点和学习的需要,在进一步发展学生基本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运用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由此可见,阅读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初中英语教材与高中英语教材的对比,我们会发现,高中英语教学在全面培养与发展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上,更注重读写能力的培养;另外,在高考中,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考查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所以,阅读教学的成功与否对高中英语教学的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
人们对外语阅读教学的认识经历了译码论、微观法、宏观法,发展到现在的阅读互动论。赫德生(T. Hudson)与卡雷尔(P.L. Carrell)等人吸取了各家之长,提出了互动论(the interactive approach),主张阅读是读者与所读语言材料互相沟通以及微观阅读与宏观阅读互相作用的过程。当代外语阅读教学法吸取了传统阅读教学中“微观法”之长处,采取微观法与宏观法相结合的方法,既重视语言知识和词汇的教学,又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应有的知识结构、阅读策略以及假设、预言与推断等能力,全面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
当代的外语教学理论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任务就要求我们用综合的阅读教学模式,多角度、多层面、多方位地进行英语阅读教学。
英语综合阅读教学模式对阅读教学过程大致划分为五个步骤,每个步骤下设若干个阅读教学项目,涉及到从词汇、短语、句子、段落、篇章的教学,以阅读能力培养为主线,同时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拓宽国际视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整个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材、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取宏观法之所长,从整体入手感知文本,把握文章主旨与层次结构;然后采用微观法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详细地学习词汇与语法知识,对文章作深入细致理解;最后再采用宏观综合的方法,达到整体全面地理解。下面,我采用表格形式分述这种教学模式。
第一步:文本感知
教学项目 | 快速阅读,整体感知 | |
教学目标 | 1、训练学生快速阅读与获取信息的能力。 2、训练学生把握文章主旨与层次结构的能力。 3、自动识字(词)的能力,预测、推断能力,据上下文猜测词意的能力。 | |
教学方法 | 快速阅读、讨论。 | |
教学活 动 | 教师 | 1、介绍相关文化背景知识或组织学生讨论相关背景知识。 2、介绍部分关键词汇,指导学生快速阅读。 3、帮助学生弄清文章主旨,理清文章结构层次。 |
学生 | 1、获取相关文化背景知识或讨论相关背景知识。 2、快速阅读,完成阅读练习题。 3、进行讨论,弄清文章主旨,理清文章结构层次。 | |
练习方式与题型 | 1、阅读理解方面的选择题(细节信息) 2、正误判断题。 3、图表与连线题。 4、有关文章主旨的问答题。 |
第二步:听录音与朗读
教学项目 | 听课文录音,朗读课文。 | |
教学目标 | 1、进一步领会文章的主旨与层次结构。 2、培养学生听的能力与语音语调的模仿能力。 3、训练学生朗读的能力。 | |
教学方法 | 听录音,朗读课文。 | |
教学活 动 | 教师 | 播放录音,指导学生听录音,提醒学生注意朗读时的语音语调。 |
学生 | 1、听录音,领会文章的主旨与层次结构。 2、模仿录音中的语音与语调,练习朗读。 | |
练习方式与题型 | 1、朗读。 2、图表与连线题。 3、有关文章层次结构的问答题。 |
第三步:语言知识点的综合学习
教学项目 | 1、在语境中学习词汇与短语的教学(读音、拼写、意义、词性、用法、功能、构词等)。 2、句子教学(句子的用法、语法结构与功能)。 3、段落(段落的结构与主题)。 | |
教学目标 | 1、学习、运用与掌握语言语法知识。 2、在整体感知的前提下,从词汇、句子、段落三个层面对课文进行深入、细致地理解,做到融会贯通。 | |
教学方法 | 讲解分析、综合归纳、模仿造句。 | |
教学活 动 | 教师 | 1、讲解分析词汇、短语、句子的用法与语法知识。 2、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造句。 3、分析段落结构。 |
学生 | 1、接受理解老师所讲的词汇、短语、句子的用法与语法知识,做好笔记。 2、运用所学知识模仿造句。 | |
练习方式与题型 | 词汇运用练习,造句与翻译练习。 |
第四步:综合理解
教学项目 | 文章的深度综合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表达自己对相关问题的看法与见解。 | |
教学目标 | 1、培养学生深度综合理解能力,全面把握课文。 2、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3、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 |
教学方法 | 讨论与交流,复述课文。 | |
教学活 动 | 教师 | 1、指导学生综合深入地理解课文。 2、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复述课文。 |
学生 | 1、通过练习、讨论与交流对课文进行综合深入的理解。 2、在讨论、交流与复述课文中表达能力,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与交际意识,提升人文素养。 | |
练习方式与题型 | 讨论与交流,完形填空练习(close test),复述课文。 |
第五步:读写延伸
教学项目 | 读写运用。 | |
教学目标 | 1、运用所学的知识与阅读技巧阅读相关文章,拓展知识面,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能力。 2、运用所学的知识,以书面的形式表达相关主题,培养学生书面表达的能力。 | |
教学方法 | 分析与讨章结构与语言特色,指导课外读写。 | |
教学活 动 | 教师 | 1、讨论分析文章结构与语言特色。 2、指导课外读写。 |
学生 | 1、领会文章结构与语言特色。 2、完成课外读写练习。 | |
练习方式与题型 | 阅读理解,书面表达。 |
上述的综合阅读教学模式为我们提供的是一种教学理念与思路,具体的操作程序应根据教材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例如,在分析讲解课文语言知识点时,我们往往把第二个步骤与第三个步骤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朗读一段讲一部分知识点。另外,这种模式下的课堂教学可以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去组织实施,我们既可以用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也可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去完成教学任务。这一教学模式是我个人的初步探索与尝试,肯定有很多不足之处,有待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继续改进与完善。最后,恳请各位同仁不吝赐教,不胜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