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英语职前教师必备的素养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兰 荣 时间:2010-08-19

   摘 要:教师劳动的特点以及由此所决定的教师劳动的严肃性,必然会对教师的素养提出极高的要求。师范专业因其专业的复合性,必然对英语教师素养的内涵有其特殊的诠释。若要培养出优秀的英语职前教师,就应当从识能力,素质三方面着手进行素养的全面培养。

   关键词:素养;英语职前教;知识;能力;素质

   Abstract: The features of teaching and the solemnity of it must have had very high requirements of the

teachers'  accomplishment. Because of the twoness of this specialty, English teaching has its unique

understanding of the teachers' accomplishment. An outstanding future English teacher must be well equipped

with accomplishment of three aspects: knowledge, ability and makings.

   Key words: accomplishment, future English teacher, knowledge, ability, makings

一、引言

   是一件极其严肃的事情。它要求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活动必须持十分慎重的态度,否则就会贻害学生,误人户弟。由于教育活动所具备的特点(即强烈的示范性,独特的创造性以及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延续性)以及由这些特点所决定的教育活动的严肃性,必然会对教师的素养提出极高的要求。而要培养出具备较高素养的教师,我们首先就应弄清何为素养;教师素养的内涵又是什么。

“素养”一词,始见于《汉书·李寻传》:“马不伏历(枥),不可以趋道:土刁;素养,不可以重国。”由此可见古人对于素养的高度重视。对于“素养”‘词,《辞海》的释意是:“经常修习涵养”,如素养,文学素养等。而在《汉语词典》中,“素养”被理解为:“平时的修养。”在强调自我教育和终生教育的今天,素养的培养被重新提上日程并格外加以强调就不足为奇了。

   那么,教师素养的内涵又是什么呢?王道俊(2001)在其《教育学》一书中,就教师整体,从四个方面概括论述了教师素养的内涵,即:

   1.高尚的师德

   2.现代人的素质

   3. 渊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才能

   4.掌握教育和教育能力

   笔者认为,对广大教师而言,以上概括性论述意思太过模糊,范围太过宽泛,若用来指导教育实践,则其针对性不是太强。何为现代人素质?  怎样才算学识渊博?  教育能力具体又是指什么能力?如此种种疑问,使得师范院校的教师们实在无从着手去进行学生的素养培养。  笔者认为,,J币范院校各专业因其学科特点的不同,导致各专业教师对于素养内涵的理解也会存在差异。在此,笔者将仅就,师范英语专业来谈谈对英语职前教师(即未来的英语教师)素养的培养,并衷心希望本文能对广大师范院校教师们明确师范生素养培养的方向和目标有所帮助。

   二,英语职前教师素养培养的门标和途径

   就师范英语专业而言,其本身所具有的专业复合性(即英语专业+教育专业)必然会对英语职前教师所应具备的素养的内涵有其特殊的诠释。那么,什么是英语职前教师应该具备的素养呢?  我们又该如何去培养?岑建君(1 999)在《21世纪对外语教育专业人才的要求》一文中,从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对外语教育专业人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以王道俊和岑建君两人的观点为参照,结合师范英语专业的特色,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英语职前教师应当具备和培养的素养吧。

   (一)  渊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能力

   1.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和语言交流能力

   语言的学习可分为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两方面。  根据学上的薄弱环节限制论,即 “一条锁链,最脆弱的一环决定其强度:一只木桶,最短的一片决定其容量;一个人,素质最差的一面决定其。”若要培养一名优秀的英语职前教师,则不仅要培养其全面掌握听,说,读,写,译等各项技能,使其具有较强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更要突出培养并使其具备标准的语音,纯正的语调和融会贯通的语法。这是因为,身为未来的英语教师,其主要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而这一切都必须由教师的“说”来完成。目前大多数学校,无论是高校还是中学,都要求英语教师用英语授课(将来对英语教师的要求可能会更高),教师的语音,语调必然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此外,教师的教学语言若不规范甚至存在语法错误并且还缺乏逻辑性的话,其教学效果之差可想而知。

    语言知识的积累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而语言能力的提高也有赖于平时的刻苦锻炼。因此,对英语职前教师们此方面的素养培养应着眼于平时的课堂教学和形式多样的学科活动之上。“积少成多”,“熟能生巧”是帮助广大英语职前教师培养此方面素养的最佳原则。

    2.文化背景知识和文化比较能力

    众所周知,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英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文化教育。  英语中一个词或一个短语都可能包含着英语国家深刻的,宗教或文学寓意,各类教材中的课文也常常涉及到英美等国的历史文化背景,常识,民族风俗等问题。一旦缺乏文化背景方面的知识,就极可能在跨文化交际中出洋相,闹笑话。  以某些英语口语书中常见的一个句子为例:“May l have your name?”  女性说话者本意是想知道对方的姓名,但若对方正好是位male native speaker,他会非常干脆地回答:“No,  I can’t marry you.”为什么他会答非所

问,令人啼笑皆非呢?问题就出在文化差异上。英美人一般婚后,女方的姓名后往往会添加上丈夫的姓氏,即“has his name”。因此,当你说:“MayIhave your name?”无异于是在向对方求婚:“CanI matry  you厂这也就难怪那位maie  na“vespeaker  不仅会毫不犹豫地加以拒绝,或许同时他还会纳闷:女士怎么这么莫名其妙啊,哪有刚一见面就开口向人求婚的?由此例可知,文化背景知识在跨文化交际中是多么的重要啊。英语职前教师,作为未来的英语教师,若想使学生透彻理解文章,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就必须熟知英美文化和各方面的背景知识,提高文化意识。因此,在师范英语专业教学过程中,大学的英语教师们就必须尊重英语国家的民族文化,把异域文化客观真实地展现给这些英语职前教师们,并应准确揭示该文化的表现形式与所表达的观念之间的关系。英美文化和各方面背景知识的获取,并不仅仅依赖于教师课堂上的讲授,在很大程度上更取决于英语职前教师自己在课外的广泛阅读和平时有意识的积累。

    另一方面,因为学英语的目的是进行跨文化交际,若要使英语职前教师们具备深厚的本民族文化素养和敏锐的双语文化意识,就必须在乎时的教育和培养中对其加强此方面知识的传输和积累,唯有如此,才能使之在将来的教学中恰当地进行双浯教学和双语文化对比,才能有效的解决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空白和文化冲突等问题。

   3.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的相关知识

   外语教学是一门,也是一门,它与学,心,教育技术学等相关专业有着密切的联系,一名优秀的职前教师必须了解和掌握这些相关专业的知识。

. 首先,作为未来的英语教师,不能只满足于掌握一些英语基本功和常用的教学方法,而应该熟悉教育科学,从国家的教育政策,教学大纲,到教材,教法,课堂教学过程,再到教学测试和教育评价等方面,都应该有所研究。同时,还应该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教学观念,  提高对教学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加深认识并把握外语教育的本质和,使外语教学建立在更为科学的基础之上。

   其次,现在的外语教学界省口在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及“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刘润清,1 9 9 9)这说明外语教学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因素。而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就必须学习心理学,尤其是教育心理学和外陪教育心理学,这两门课程对外语教学有比较全面而系统的指导作用。因此,英语职前教师掌握这方面的理论知识极其必要。

   第三,英语教育理论是师范英语专业必不可少的一门相关专业课程,它包括英语教学理沦和英晤学习理论两部分。英语教学理论是江:分师范英语专业和非师范英语专业学生的首要标志,不熟悉英浯教学理论的人无疑是英语教学的“外行”。而英语学习理论(即科学学习英语的一系列原理和方法),对于英语职前教师也是至关重要的。古人云“授人以鱼,莫如授人以渔”。在科技迅猛,终身学习巳成为大势所趋的社会,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才是教育的最重要目标。

   第四,现代教育技术是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有效辅助手段,英语职前教师理应熟练掌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幻灯,投影,电影,多媒体机等可利用的教学辅助设施越来越多。这些设备可使外语教学融声,文,图像,动画等为一体,有利于营造一个模拟真实的语言环境,促进学生综合利用各种感官进行学习,充分调动其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这一点对于缺乏英语学习环境的人来说尤为重要。

   4.较强的综合能力

   身为未来的英语教育工作者,英语职前教师理应具备摄取知识的能力即学的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即教的能力和创造知识的能力即科研的能力。学的能力勿须多言,“活到老,学到老”,知识的海洋是没有边际的,学得越多,就越会感到自我的浅薄和渺小,就越会激起学习的欲望。因此,英语职前教师理应始终如一地坚持学而不厌的学习态度。“实践出真知”,教的能力也是如此。英语职前教师惟有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做大量的教育实践,教的能力才能够得到逐步力口强和提高。而家教、试教、教育实习无疑是极佳的教育实践途径。试想,一个“茶壶里煮饺子一有货倒(道)不出”的英语职前教师如何去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当然也就更谈不上诲人不倦了。关于科研能力,古人说得好“教学相长”。倘若英语职前教师能够具备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在日后的教育工作中,必定能通过认真钻研来英语教学规律,并以此指导教学实践,从而完成“实践一理论一再实践”的认识过程。

   此外,优秀的英语职前教师还应具备具体问题 具体分析和因材施教的能力。对于英语学习者而言,  英语学习的过程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当上千而求索。”(屈原)它不仅需要学习者付出持续的努力,还必须配以适合个人特点的学习策略和方法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否则,学习就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是徒劳无功了。因此,英语教师只有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鼓励其充分发挥优势,帮助其制订科学的学习计划,并指导其采取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英语职前教师还应具备一定的表演能力。讲台好比舞台,教材好比剧本,而学生就是观众。教师讲得好,则学生才会认真听。具有表演能力的教师一方面能调动学生情绪,激发其求知欲,让其感到听课是一种享受;另一方面还可有效减少学生疲劳现象,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常常有学生在下课时惊呼:“怎么这么快就又下课了?”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来分析这句话:人只有在感到愉悦的情况下才会感到时间的流逝飞快如梭。这句话也充分说明了这堂课的教学质量。能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并忘却学习疲劳的课必定是成功的一堂课,其教学效果之好也是可想而知的。因此,英语职前教师还应学会运用表情,语音语调和体态语言等来进行“表演”性的教学。

   (二)  英语职前教师个性品质的现代化

   教育要促使人的现代化,取决于许多条件,其中教师自身个性品质的现代化,  就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身为未来的英语教师,应以西方国家先进的思想和意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如进取意识,独立意识,参与意识,协作精神,民主观念,时间感,效率感等。教师自身个性品质的现代化,不仅是促使学生个性品质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英语职前教师必须自觉加强这方面的修养,抛弃积淀在自己头脑中的陈腐落后的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跟上时代精神的步伐。但是,与此同时英语职前教师们也要注意防止思想的西化。常言说得好:“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脚。”要成为长期和异域文化打交道的英语教师,就应当具备一定的识别和判断能力。对于西方思潮及文化,应本着“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原则认真加以取舍。唯有如此,才能确保英语职前教师的个性品质是现代化而非全盘西化。

   (三)  较高的素质

   素质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谈。第一是思想道德素质,第二是文化素质,第三是专业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文化素质是基础。就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而言,前文已作详细论述,这里就不再多谈。在此,笔者格外加以强调的是为人师者所应具备的思想道德素质。传道之人,必须闻道在先:塑造也人灵魂的人,首先色己要屯高粒彻灵魂。英语职]前教师,理应深刻认识到“师范”二字的意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英语职前教师应该不断增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充分培养为人师表的责任心和对于社会的责任感。   

   三,结束语

   师范英语专业教学在我国整个英语教学中占有;较大比重,而今日之师范英语专业的学生乃明日之英语教师,他们肩负着提高全民族英语水平和培养未来英语专业人才的重任。因此,师范英语专业若要培养出优秀的英语职前教师,就必须在知识,能力I和素质方面对英语职前教师大力加强素养的全面培养。“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溪流,无以成汪洋。”(孟子)对英语职前教师自身而言,唯有在乎时的生活学习中对自我素养的培养多加注意并狠下J工夫,才能够在以后的执教生涯中做到从容不迫,游刃有余。

  

<1>王道俊.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岑建君.我国高校外语教学现状(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1-4

<3>刘润清.外语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C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9,5-7.

<4)梁中贤.美国外语教育的改革IJ).外语界,2002,4-6.

[5>高翔,穆从军.关于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的思考(J).外语界,2002

<6>李定仁.大学教学原理与方法rM.科学出版社,1994